京东“618”今晚8点开启,以“有责任的供应链”全力守护最美人间烟火气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记者 | 王雅洁

  “针对即将来到的京东‘618’主战场,我们有30万双备货来应对。”莆田鞋玩觅(OneMix)品牌创始人郭景在5月20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各方面比较完善、工艺到位的情况下,公司加大了产能,为“618”做好足够货源的准备。

  面对今年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对于玩觅等零售业品牌商家来说,“生存”是最重要的计划,不停产就是活下去的希望。接下来的年中大促“618”对于他们来说是全年非常重要的营销节点。同时,今年“618”也是刺激消费、重拾消费市场信心的“关键一仗”。如何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准确,则是今年“618”电商平台的重头戏。

01

一仓遇阻,多仓支援

  商家渴望提高抗风险能力

      销售压力大是当下零售业品牌商及商家面临的现实问题,保利润成为他们今年的主要目标,“618”年中大促的销售节点被他们寄予厚望。

  “今年以来,在物流发货、原材料疏通上比较麻烦。举个例子,比如1个月一条生产线产能是几万双,一旦原材料断供就会被迫停产,将面临员工薪资以及其它开销。停产一个月相当于这一年几成的毛利没了,所以今年对供应链生产端大家都抱着能生存下来的计划在维持。”面对经济导报记者,郭景粗略算了笔账,“对生产端来讲,停产1天可能就需要5天或10天的生产来弥补损失。后续流入的订单会变成积压,可能就需要增加人手、增加设备、增加生产空间。这一断一积,无形都会给所有的生产端、供应链造成经营成本的损耗和损失。”

  郭景直言,目前环境下,品牌布局发生了一定变化。线下主要用来体验,玩觅现在在上海、莆田分别有一家体验店。日常消费品,则更注重在线上助推。“线上就离不开物流配送。今年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物流发货是个不小的难题。”他说。

  “平台4月份订单的取消率有明显上升,5月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高于去年。”京东首席执行官徐雷日前透露,核心区域仓储因为封控导致了整体物流履约周期变长。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货源积压以及物流问题,“618”大促期间,玩觅在京东服饰的帮助下开设了另一家京东自营旗舰店,并接入京东仓。在此之前,玩觅在京东就有经营多年的POP店,并在去年“11.11”期间参与了京东服饰为莆田产业带开设的莆田鞋官方旗舰店。为此,郭景表示,“接入京东的各地仓配,不受某一区域疫情的影响,有效提升了物流上用户体验的保障。也希望消费者能真正从官方渠道或者有政府背书的情况下,买到莆田自主品牌的产品。”

  “在大的环境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帮助商家去共度难关。”5月20日,京东服饰鞋靴箱包POP部负责人田怡娜向经济导报记者透露,2020年以来,不少与京东合作的POP商家选择主动接入京东的仓配服务体系。

  据介绍,以京东鞋靴为例,有POP店和自营店两类商家。所谓POP店,是指自主运营的第三方平台商家,商家在平台上开店后会利用自己的仓库进行发货;另一种是入驻京东自营合作的商家,自营的商家是通过京东在全国自主运营的8个大仓来进行履约服务的覆盖。

  来自京东的统计数据显示,京东服饰POP品牌商家中,有87%的商家使用的是一地一仓的备货模式,发货的不确定性从而加大。截至目前,鞋包品类近三成的商家都与京东合作了POP入仓。京东也在加速推进自营合作,为商家拓8仓,增强物流的抗风险能力。

  有了全国仓储物流的背书,玩觅今年增大备货量。“从玩觅今年及去年的销售数据来衡量,去年这个节点的备货量不到10万双,今年至少翻了3倍。”郭景对今年“618”颇为看好,“如今,大家对大健康比较重视,装备也很重要。目前,市场用户反馈的口碑很好。所以我们预期销售量接下来实现5-6倍增长没有问题。”

  在此前举办的2022年京东“618”商家大会上,京东已正式发布30项“三减三优”商家扶持举措。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表示,“京东将重点关注中小商家,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减轻疫情对中小商家的影响,帮助他们在今年京东‘618’的投入产出比至少提升20%。”

02

网零额增长背后

  “有责任的供应链”支撑凸显

  “对于零售消费行业,今年除了大商超品类和健康品类保持了相对比较高的增速外,带电品类以及服装品类市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5月17日财报电话会议上,徐雷对外披露,如通讯品类,受制于市场平均价格上升等因素,导致消费者的整体换机周期大幅度延长;服装品类,因为疫情和消费原因,一些工厂的春装库存仍处于积压状态,很多工厂没有选择再生产夏装。

  正如徐雷所言,今年以来,消费市场迎来新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单看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1-4月,全国网零额38692亿元,同比增长3.3%。

  网零额逆势增长的背后,是特殊时期下,对电商平台供应链的一次重要检阅。如果说,往年大促节点,零售巨头们都在比拼谁送达更快。那么,今年“618”,谁的供应链更加稳定、可靠,则更受关注。

  在5月20日举行的京东“618”启动发布会上,辛利军表示,“今年京东‘618’,依托于有责任的供应链,京东不仅要在关键时刻努力成为消费者信赖的代名词,成为品牌、商家稳定发展的合作伙伴,更要尽自身所能,在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

  事实上,在重大节点的应用场景中,不管是面对抗疫保供等突发状况,或是支持重大赛事,京东有责任的供应链在过往几个月中已经得到充分验证。此前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封控社区物资配送“最后100米”难点,京东物流联合京喜在山东共创社区“菜篮子”保供新模式,在今年4月26日至5月初,累计为济南数十个管控小区送去民生物资、防疫物资。

  此外,京东在“618”启动发布会上还首次公布了“织网计划”的建设成果。以43座“亚洲一号”大型智能物流园区和全国范围内运营的约1400个仓库为核心,搭建的高度协同的多层级物流基础设施和仓配网络,助力约90%的京东自营线上订单实现当日和次日达,以及全国93%的区县、84%的乡镇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织网生态效应通过“亚洲一号”等智能新基建,还帮助众多企业实现了库存管理优化、运营成本减少以及内部资源的高效分配。同时,为全国1000多个农特产地和产业带开展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有效推进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

  据了解,今年京东“618”大促期间,全国单日峰值操作货量预计将超过6000万件。在运力方面,京东物流已开通超过5万条运输线路,每日发车近7万次,并且还在不断引入更丰富的运力,统筹发挥不同运输模式的各自优势,进一步提升配送质量、促进物流降本增效。为了在疫情的复杂形势下强化物流履约时效,京东物流网络规划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创新了针对民生物资的保供临时专仓模式,能实现品牌商的物资直送入仓,减少了运输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时长。

03

“晚8点”唱主角

  跨店满减让利

      自去年“双11”京东将大促时间从0点提前至晚8点,今年京东“618”将再次延续“晚8点”不熬夜的购物体验。据了解,今年京东“618”活动从5月23日晚8点开始,持续至6月20日。整个促销期分为“预售期”“开门红”“场景期”以及“高潮期”,不仅预售、付尾款、全品类放价都将在晚8点开启,大促期间的每个晚8点都有限时秒杀、红包雨、大额惊喜券等活动。

  为提振消费动力,本次京东“618”大促升级为跨店满减优惠,直接每满299减50元。“今年的跨店满减,是在保证权益力度不削减、不降低的情况下,让用户在权益体验和感知上做到减负。”京东零售平台业务中心大促营销部相关负责人吴博刚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对于C端消费者来说,用户在权益体验上,少了一道领券的环节;另外,跨店满减的叠加力度、使用场景、使用频次也都优于之前的“头号京贴”。对于B端商家来说,参与到满减活动中的成本和以往参加“头号京贴”相比没有增加。

    经济导报记者观察到,在多重不确定因素叠加下,今年“618”担负的责任尤为厚重。消费者对供应链的价值和作用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京东对供应链的理解,已经进化到有责任的供应链,从商业价值、产业价值,进一步延伸到社会价值。”辛利军表示,今年的京东“618”不仅会通过线上线下的优质商品、最优价格和贴心服务,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也会通过有责任的供应链,为守护人间烟火气贡献自身力量。

编辑 | 戴岳

版权 | 山东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