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仍然不卖平安的原因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5喜欢:0


我2020年初买入中国平安 ,成本82.717元,当前72元。账面浮亏13%。
要说卖,首先要说买。因为,只有有了前面的买,才能有后面的卖。所以必须要回溯我当初买的理由,那我当初买的理由是什么呢?
1.中国的保险深度与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台湾比还是很大差距的,所以该行业依然处于上升期。
2.中国的保险行业是经过充分竞争的,几个头部保险公司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所以行业是有门槛的,且当前中国平安是保险业老大。
3.股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然后在分析一下当前市场不看好平安的一些原因,是否对我买入理由产生了否定。
1.中国平安保险代理人数量下降。2.近几月来中国平安新增保单减少。3.中国平安一季度预期利润增长率下滑或不增长,股价下跌。4.一些我还没有看到的风险。
以上4条是否能将第一条中国保险行业仍然处于上升期这一条证伪呢?当前中国的保险深度与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的差距依然存在,这一事实不以平安股价是否下跌为改变。然后再看过去保险业的增长历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就是保险需求的一个爆发转折点,居民对保险需求大幅上升。中国GDP增速虽然放缓,但还是可以预见增长的,超过人均1万美元只是时间问题。这些事实都不以中国平安代理人是否减少,利润是否减少为转移,所以第一条仍然成立。
再看第二条,中国的保险行业是经过充分竞争的,几个头部保险公司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且当前中国平安是保险业老大。毫无疑问啊,这是有目共睹啊,当前还没有其他保险公司超过中国平安,而且可以预见未来3-5年也不会有。
第三条,股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我个人对保险公司的估值能力不是很在行,所以我觉得择时是我的弱项,那就不要太看中择时,只要市场不过度兴奋,手上有长期资金就会买,因为判断市场是不是过度兴奋还是容易的,宁数月亮不数星星。我买入时中国平安市盈率(PE)9倍左右,(虽然保险公司经常用PEV估值,但我同时看好平安的银行和其他业务的发展,所以用的PE)过去5年平安净利润增长分别为39.11%、20.56%、42.78%、15.11%、37.99%,可以计算出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30.63%。考虑到平安的体量太大不能保持高速增长,企业改革可能影响到短期利润的增长,疫情也会影响2020年上半年业绩。(拉长来看疫情影响最小,因为疫情终会过去,当前低起点必是未来的高增长)。未来五年,我给它的净利润增长打一个8折,这对一个面临拐点到来且天花板还很远的行业来说,已经是十分保守了。考虑到平安处于金融行业,是高负债、高杠杆企业,为增加安全边际,我再给它打个8折,也就是0.64折。那么它未来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9.6%。2019年年报净利润1494亿,以19.6%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计算,5年后净利润为3656亿,假如我仍可以以9倍市盈率卖出(9倍市赢率并非处于平安历史市盈率的高分位,所以是可以预期的。如果5年后市盈率没有9怎么办?那就太好了,只要公司还没有烂,我可以继续持有或买入,不用寻找新的投资标的)那么5年后中国平安市值为3.29万亿,对应买入时市值1.5万亿,总盈利119%,平均年复合收益率为17%,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四.未知风险,我不是集中投资在平安一家,所以没有必要为一个未知风险惴惴不安。
没错,当前我是亏损了。那是因为我的择时能力不行,同时也没有预见到疫情突发的影响这么大。一个人不能赚到他认知以外的钱,所以当前的亏损是合理的现象,不构成我卖出的理由。
国外市场用杠杆还是比国内方便的,外围市场的连续大跌,必然会造成一些账户保证金告急,所以外资布局在a股蓝筹的资金,就回撤去保卫大本营了,我大a当然就要下跌了。人类不可能会被一个肺炎搞完蛋了,所以这一切都会过去。平安就要分红了,我准备将分红资金再买入,我可不希望买入时股价太高,所以这真不是什么坏事。
最后再说一说我对平安减少代理人的看法。人均GDP 1万美元,并不代表每个人收入1万美元了,就好比拿姚明去跟潘长江去平均身高,能说大家都一米八了吗?在社会财富结构方面,仍然逃不过二八定律,也就是少数人掌握着全社会大部分的财富,抓住高净值用户就抓住了未来。都说平安未来的竞争者是阿里这样的线上互联网公司。可我觉得中国平安基于保险、银行的金融深层次线下服务才是未来。不要让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中国是人口大国,医疗资源不会长期富余。当你处在生死边缘还在排队等待病床的时候,人家却拥有一份生病时给安排特别看护病房,能安排全国最好专科医生看诊的保险,你作何感想。


全部讨论

2020-03-17 18:30

第四风险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利率下行

2020-03-17 18:18

讲的还是很好,但是大家都更愿意获取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