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打响“电池战”!宁王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雪球星计划#

新能源开始“电池战”了。

宁德时代计划下半年推出麒麟电池的二代产品,充电倍率将达到6C。三年未发布电池新品的比亚迪,也在酝酿推出快充电池产品,二代刀片电池或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比亚迪的6C电池也在研发中。中创新航也曾表示,公司将在2024年四季度量产支持6C充电倍率的46系大圆柱电池。

6C充电倍率,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充电8分钟,就能补能80%。离“充电像加油一样快”越来越近。

电量焦虑,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痛点。借鉴智能手机行业用快充解决续航焦虑的他山之石,动力电池行业也试图用快充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电量焦虑。

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所有参展电池商均打出超高压快充概念。6C倍率电池产品的到来,意味着这个痛点已经看到了解决的曙光。

6C快充电池的推出,也有望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据SNE 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车量约为705.5GWh,同比增长38.6%,竞争格局也由之前的“中韩争霸”,变为中国企业领跑全球。

2023年动力电池市占率前十大厂商有六家为中国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在全球市占率之和达63.5%。

在这场全球能源变革角逐中,中国企业已经凭借技术、创新等优势占据高地。

企知道平台显示,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全国相关企业10747家。

近年来,产业呈现迅猛发展趋势,从企业新增存续趋势来看,2015至2020年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2016至2019年,增速均超25%。自2021年起,新增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显示市场进入成熟调整期。

在优质企业方面,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合计占比17.6%,表明产业内优质企业占一定比例,但市场仍以普通企业为主。

在地域集中度上,广东、江苏、湖南、安徽等企业数量较多,这些地区凭借经济、政策和技术优势,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企知道平台显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政策数量看,该产业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强,尤其在2021年和2022年,政策增速均保持双位数增长。然而,2023年政策增速有所回落,出现负增长,这可能与产业逐渐成熟、政策调整有关。

从政策扶持方向来看,研发创新投入占比最大,显示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视。其次是商贸发展投入和企业荣誉奖励,而人才引进投入和财务、税收优惠也占据一定比例。

企知道平台显示,近年来,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专利申请量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全球范围看,专利申请量在逐年上升后,2021年出现下降,但授权量占比却稳步提升至76%。

中国方面,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保持高增长,特别是在2021年,中国专利申请量占比达到94.22%,授权量占比更是高达98.83%,显示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强劲实力。

总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布局日趋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球该领域的重要力量。

从中日韩“三国大战”,到“中韩争雄”,再到中国企业一骑绝尘,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在这轮能源变革中,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策略,占据了优势地位。

在4C电池尚未普及的今天,国内厂商积极推进6C电池的研发与量产,充分展示了它们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实力与决心。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企业正加速向海外市场的拓展。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企知道)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