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明星公司Arvinas放弃的PROTAC项目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3

PROTAC模式图 图源:XVIVO Scientific animatio


PROTAC是近年来小分子药物研究领域的绝对热点。已经在临床临床或者已经IND的大概17个项目,共7个靶标。据药明康德3月29日公众号文章整理临床前项目共108个。

PROTAC从业者应该已经深刻体会了PROTAC项目极高的合成资源消耗,选择恰当的靶标,开展PROTAC项目,对成药前景、市场前景影响极大。

Arvinas是业界翘楚,其对PROTAC有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度思考,从Arvinas的管线变迁,能够窥得一斑。笔者整理了Arvinas公司布局过PROTAC专利的靶标,对比其在研项目进展,相信对读者有所裨益。

表中,笔者备注了大量“降解效率低”,读者无感,笔者以案例示意:Arvinas EGFR PROTAC专利(WO2018119441A1),数据也刚好在其发表的文献中(Cell Chemical Biology 25, 67–77, 2018),如下图:

图注:化合物孵育24h后检测EGFR的含量

笔者解析:

其PROTAC 250 nM 24h 才能把EGFR降解比较干净,时间孵育太久,剂量太高。与在临床PROTAC相比(通常4h及以内,低nM级 降解干净)差别太远。而且,孵育时间非常关键,仅需要获得低nM级别数据,很容易实现,即延长孵育时间。

因此,经常能在文献、报告、BP中看到,孵育8h,36h, 更有甚者,孵育48h,得到很漂亮的半降解剂量DC50。因此既看DC50,也看孵育时间,尤其看短时间(4h)的降解需要的剂量

笔者观察:


1)进入临床的靶标,非常集中。且主要玩家是Biopharma, 执行力超强的Biotech。核心原因是PROTAC项目合成的工作量大,对执行力要求高,有成熟研发团队(或靠谱合作方,且财力雄厚)有先天优势,不是技术的比拼。进入了临床的PROTAC分子,没有看出其体现了“催化”优势。

2)没进入临床的靶标,比较分散,正如此前在《为什么说还没进入临床的PROTAC几乎都是负资产》所述,降解效率低,布局的企业,花费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研发,项目依然处于“探索、早期研究阶段”,可能是方向性问题,即该E3不适合该靶标做PROTAC。

3)没上临床的PROTAC类项目,涉及的其他E3,没有发现除CRBN、VHL之外高效率的E3成就其PROTAC。

4)从业者可以对比自己在研项目的降解效率与Arvinas放弃项目的PROTAC降解效率,重新审视自家PROTAC项目。旁观者可以以效率这把尺子,预测已经上了临床的各家PROTAC分子前景

5)向Arvinas学习,勇于探索,探索终有回报,以及,敬佩Arvinas花了大量资源做探索,敢于中止、终止项目

全部讨论

2022-04-04 08:38

之前追踪过PROTAC项目,觉得还是停留在概念验证阶段,蛋白对蛋白的降解清除,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