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与商品市场交易的区别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小时候经常和父亲去做小生意,很多。比如从批发市场批来西瓜、梨、桃等各类瓜果到村里的大集或串乡卖;比如卖槐米,从四外村子的国槐树上钩槐花(也叫槐米,当然要花钱人家才让钩)然后卖给来村里收购的商人;比如从自己家的树上长的杏、枣拿到批发市场卖给来收购的商人……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对商品交易有点感觉。

        但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商品市场的交易和股票市场交易有啥区别和共同点呢?

        我认为从本质上看就是时空的割裂与统一。比如说,我卖西瓜,我去批发市场买来西瓜到村里的大集上去卖。我在批发市场买的时候,我是买方。我必须运到村里的集上,我才能把我自己变成一个卖方。这个时空是割裂的,我没有办法在批发市场买了在批发市场卖,我也没有办法在集上买来,在集上卖。因为在这同一个时空里,我是无利可图的。这就是商品贸易最根本的一个特征。作为这些商人(也许叫“买卖人”更贴切)他们需要在两个市场上做出买卖决策,一是采购时的市场,一个是出售时的市场,这是不同时间空间的两个市场,两个市场的逻辑也许并不同。但是,这个买卖决策,都遵守基本的逻辑,那就是尽量压低采购成本,尽量提高售出价格。各种商路、贸易就是这个逻辑下形成的。

       上面特别像废话,但是跟股票市场比较来看,问题就来了。股票市场买卖在时空上是统一的。同一个交易日同一个交易场所即可以是买方也可以是卖方(尽管有T+0的设计,但仍然防不住做T大军)。这意味着作为投资人,要在同一时刻既要考虑买,也要考虑卖,两种逻辑对撞,往往让人很痛苦。我想这也是技术派诞生的一个理论支点,存在这种连续买卖短期套利的制度空间。很多人趋之若鹜,这种来的快走的快的市场,让人痴迷。

       但结果又如何呢?短期内,企业的基本面似乎并不重要,没有现金流、没有盈利都可以,只要有概念,有前景。资本玩家拼的是资金规模和行动策略,目标是散户和那些行动迟缓的大公募。长期来看呢?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时空依然是割裂的,为什么?空间上仍在同一个市场,但是在长期视角下,却处在不同的时间段。这意味着,在长期视角下,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逻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尽管随时可以卖,但在某一个阶段,投资人主要是买方,同样在某一个阶段虽然可以买,但是投资人却主要是卖方。身份的切换之间,是持有,是将股票装在你的账户里“运到”另外一个时间段。这时投资人要考虑的同样是两个市场,在购买的时候,是买方,这个时候不要考虑当时是否挣钱,要考虑的是成本,怎样把采购的成本降下来,为了简单我姑且把这时的市场起名叫:购买逻辑市场。在出售的时候,是卖方,这个时候主要考虑卖高价,而不是降低购买成本,因为这是已经不考虑购买的事了,我们同样为这个市场起名为:出售逻辑市场。两个逻辑市场之间,就叫做持有阶段,持有并不需要买卖,他的目的是安全的抵达出售逻辑市场。中途拿不住,那就是一场空。就和丝绸之路上商队被土匪劫了是一个意思。

       好了,我终于通过定义“购买逻辑市场”“持有”“出售逻辑市场”三个概念,将股票市场和传统的商品市场的交易对应了起来。作为一个“买卖人”,我们要在深入研究基本面的基础上,确定购买逻辑。同时,要确定出售逻辑。两个逻辑市场本身是由若干个逻辑变量相互作用来构成的。而持有的过程中,就是这些逻辑变量逐步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买卖人”只需要盯着基本面的逻辑变量即可,其他时间躺平即可。一旦逻辑变量转变,身份即可转变,操作随之展开。

        连我自己都觉得太学术了,不好。通俗点吧。比如说,我们要找到那些业绩处于爆发前夜,确定性很高,业内专业人士已经很清楚,但是资本市场还没有充分重视的标的,就处于购买逻辑市场,这时要建仓,要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尽量的多囤货。当市场已经逐步认识到了,大量资金涌入的时候,你就要躺平持有了。什么时候进入出售逻辑场呢?比如说行业护城河被攻破,某项竞争优势生变,政策导向生变,这些基本面出现苗头的时候,就进入了出售逻辑场。

       就像实体商业交易一样,不是每个商人都会挣钱,商品市场上如此,股票市场上更是如此。最可怕的莫过于,由于对基本面的不了解,错判了逻辑市场,将出售逻辑市场看成了购买逻辑市场。逻辑变量看错了,本来是向好的变量,实际是向坏处去的。这就像从上海买煤炭去山西卖是一样的,没法赚钱,早日割肉逃跑是上策。其次,就是难熬的持有期,商路漫漫,很多时候投资人都是孤独的,对基本面的判断不是来自于对逻辑变量的认知,而是来自于其他人的行动,这就很麻烦,最容易追涨杀跌,被土匪劫了货亏了钱。还有,就是对底层的逻辑变量判断不准,你觉得是政策打压,实际是政策在唱戏,这就会误导你的判断。尤其是没有实际数据支撑的概念股,概念如雷贯耳,但往往在兑现概念的过程中现出原型,这就需要对逻辑进行验证,实际的验证,逻辑越是经受住验证,就越是增强投资人持有的信心,才能够经受住持有期的寂寞和风浪。

       写了这么多,全当梳理自己的思路。概念上清晰了,才可以为实践做好指引。此记。

全部讨论

06-21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