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从近年来的房地产企业歇业情况以及最近的城镇银行无法取现的情况来看,自己总是瞎想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或者相似性。
其中,房地产企业很少有完全用自有资金去建设项目的,绝大部分都会以银行贷款方式去进行周转,去弥补那些没有到账的按揭资金。如果企业再激进一些,更会去完全依赖贷款资金去扩张买地、建设项目。当下银行已明显缩减房企融资,再加上房子销量跟不上,导致房企资金成本越积越多。自己在想,如果银行能够源源不断地向房企提供融资,是不是那些歇业的房企依旧正常运转,是不是房企生存的关键其实是银行是否提供融资。
对于银行业,自己总是有个考虑极值的想法。如果某一银行的所有储户同时去取现,这个行为银行能承担的起吗。既然是极值,也就代表这个不大可能出现。按自己的理解,银行商业模式终归落在“一进一出”上,如果出去的钱不但不能赚钱还折本,甚至是各种原因“掉油”,那绝对是回不来的。自己在想,如果上边或是同行业之间能够源源不断地进行拆解以及其他货币政策支持,是不是那些歇业的银行依旧正常运转,是不是银行生存的关键其实是放水的开关的松紧度。
自己越来越觉得暴雷的房企还是歇业的银行也好,都是主动缩减资金流动的结果,有一点像压力测试,暴雷企业数量的多少一定程度说明了这些企业发展这么多年所形成的资产质量到底怎么样。
结合自身处于的工作环境,公司发出去的债一分钱不会少还,但生成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又是多少呢,至于社会价值谁又能够说清楚呢,所以只能像以上行业一样进行无限的循环。减少一点流动性,或许立即就能显现他们的资产成色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