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听则明,偏信则暗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9回复:8喜欢:41
1、如果你问一位炒股者,做股票赚钱还是做债券赚钱?不用问,他的回答一定是做股票赚钱,他可以举例说从长期看,股票的收益一定超过债券的收益,这是有历史数据的。但他不会告诉你,在某一段时间内,股票持有者是亏钱的。
       最近,在看了《不落俗套的成功:最好的个人投资方法》一书,看到惊人的数据,该书P48:“在1929年10月股市崩盘之后,股票投资者用了整整21年零3个月的时间才使得自己的收益赶上债券投资者”。
      试想,如果你的投资黄金年龄段恰好在这21年时间内,并且将退休,你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股市里,那么你将如何去面对未来的退休生活呢?


       还有另外一组统计数据如下:
       假如一个日本人在20年前日本经济最好的时候把钱都买了日本股票为养老,那么20年来不管他是定期定投或使用任何策略,到今天他不仅没有解套,还已经损失了60%的本金;
       假如一个美国人30年前参加了美国政府的401K计划,用这个计划的全部钱去买美国的股票,那么2008年后即将退休的时候,他必须推迟退休,考虑再多工作10年,因为经济危机中股票已经大幅缩水。

      人们在进行理财之前必须明白理财不是玩数学游戏,每个人一辈子只能有一次30年的投资的机会,这次错了就是一辈子投资理财都错了,而且当30年后后悔莫及的时候也没办法补救了。

       而且现实的事实是,大多数做股票的人都是亏钱的,而我还没听说过大多数做债券的投资者都亏钱!

      所以,不要问理发师,自己需要不需要理发!

     这里,我们就应该明白,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并且,在不同的投资时钟内该配置哪类资产,不应该配置哪类资产。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任何时期都应该配置股票。

     僵化的理论说教要死人的!

2、保罗.吉尔在其1999年的《错过10个最好的》的一文中指出:

1984年到1998年间,股票市场的年均回报率为17.89%。

错过最好的10天,年均回报率下降到14.24%。
错过最好的20天,年均回报率下降到11.99%。
错过最好的30天,年均回报率下降到10.01%。
错过最好的40天,年均回报率下降到8.23%。

回避最差的10天,年均回报率上升到24.17%。
回避最差的20天,年均回报率上升到27.04%。
回避最差的30天,年均回报率上升到29.45%。
回避最差的40天,年均回报率上升到31.66%。

      如果同时错过最好的和最差的10天、20天、30天和40天,年均回报率上升到20.13%、20.68%、20.80%和20.87%。

     有一类观点是“闪电来临时,你必须在场内”,意指不需要回避股市指数的大跌风险。保罗.吉尔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的观点似乎却是:闪电来临时,你必须离场。

     到目前为止,我个人接受的观点是:回避大跌的日子非常必要。

3、长期持有好还是波动操作好?

        一位网名叫十年七剑的投资者,他的操作方法如下:

        我的一个方法也许更笨一些,收益还不错。
        一次一倍,三次牛熊;三年买股,七年空仓
       通过观察,我发现A股,每3年大概有一次翻倍的行情。过去十年,从05年到现在,经历了3次波澜壮阔的牛市。
       第一次是05年到08年,指数涨了6倍。
       第二次是09年,指数翻了一番。大量小盘股十倍,超越07年的高点。
       第三次是14年到15年。也就是本次牛市。大盘指数涨1.5倍。大量小盘股十倍,创业板成为神创。
       所以,我的方法就是每次熊市,选价值股,比如中信证券,极度萎靡,极底建仓,涨一倍就抛。其他时间,空仓买4%收益的货币基金,或者做低风险套利。三次牛市都是翻一倍就跑,不考虑逃顶,锁定收益。
        这样十年十倍。无风险必胜策略。

       又比如, “港股,一年我只玩两个星期”的那一位投资者。
       有人说巴老从来不看盘,每天就从收市的报纸上扫一眼收盘价。持有股票的周期都是按10年来计算的,最后的结果就是造就了巴神的投资神话。开始模仿巴老的价值投资来做港股。结果,呵呵了,熟悉港股的朋友应该都清楚,长期持有一个港股的结果是什么。除了极个别的港股,类似腾讯之类的,长期持有可以赚钱,大部分的股票如果不能在一个相对低的位置进入,并且在一个相对高的位置离场,最后比较好的结果就是回到原点,亏了佣金。如果进入的位置比较高,那么抱歉,最后很可能是多年时间黄粱一梦,甚至亏的血本无归。
      香港这个奇葩市场的尿性让我明白了,如果一个公司不是归你所有,那么价值对你来说可能毫无意义。难怪巴菲特看中的公司,大多数最后都变成了他的公司,人家根本就是玩一级市场的,咱们这些二级市场的屌丝想模仿,那就是东施效颦
      我们大部分时候只是赚了一个趋势的钱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与智慧。
      这种情况在牛市里面特别明显,总以为自己赚了几个钱就无所不能了,对市场的敬畏之心荡然无存,最终的结果大多都是财富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赚了一个趋势的钱,与其说自己多牛逼,倒不如说是自己运气不错。刚刚过去的股灾还历历在目呢,不管你多牛逼,选的股票有多牛逼,只要是有多头仓位的,基本都不能幸免。
       80年代下海,90年代炒股,00年代炒房,如无意外,现在应该都混得不错了。说近一点,如果去年炒A股,今年初炒港股,不管选了什么股票,那么现在大概率也赚了不少(猛放杠杆自己作死的不算)。这就是趋势,趋势选对了,最后只有量的区别,而绝对不会有质的区别。(所以曹仁超有看大势赚钱一说)
      我喜欢赚趋势的钱,而不是个股。(听风和识鸟哪个重要?)

      艾米米:
      从上市公司而言,中国企业缺乏创新,很少有长期竞争优势型的公司,其竞争优势都体现为阶段性的优势。那么,简单粗暴地照搬巴菲特,最后不免画虎类犬。而且由于缺乏高效的对冲工具,散户投资者难以锁定持仓的短期波动风险。从这点来说,A股很适合做大波段的趋势交易。
      从本质上来说, 交易者只有合适的机会,才会扣动扳机。而投资者呢?把股票看成是公司股权的一部分,采取BUY AND HOLD策略。从我内心来说,我并不赞同买入并持有,因为A股市场多数时间是震荡的垃圾时间,还有少数一些时间是钟摆摆向过热,另外一些时间则是过冷。作为一个交易者,就是在最热的时候离场,在最冷的时候入场。

        现在你认为长期持有好还是波段操作好呢?

 4、待思考


       结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主观的、片面的、碎片化的,所以一定要用多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这个世界,比如像霍华德.马克思所提倡的第二层思维,比如像我们的先辈唐太宗李世民所言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全部讨论

06-27 06:52

2018-04-21 11:20

兼听会明?人家不是说越多信息是件坏事?忽悠 ,脑子进水。

找到了一些国外的关于Missing Best & Worst Days的研究,供参考。
1. 网页链接
2. 网页链接
3. 网页链接

2015-08-01 16:18

牛短熊长,分析公司也存在黑天鹅,不失为一种办法,只是与价值投资相悖,活着最重要

保罗.吉尔,1999年,《错过10个最好的》。能找到出处或是类似论证吗?
谢谢。

2015-08-01 13:59

回避,能做到吗?

2015-08-01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