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3回复:13喜欢:28
【华源证券公用】写在水电新高之际,水电现在还有性价比吗?
直接说结论:有,且空间很大,再看50%,长电1万亿,其他水电公司空间相似。
问题1:长电股息率与国债收益率的差距已经很小了,还有压缩空间吗?
答:复盘历史走势,水电并不是按照股息率定价的,而是按照全口径DCF模型的隐含折现率定价的。股息率没有给没分红的钱定价,还债和再投资并没有减损企业价值,川投的股息率长年低于国债收益率,但是股价走势与长电趋同。
问题2:水电股价上涨的驱动力是什么,如何拆解?
答:核心驱动力是折现率下降,但是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只能解释水电股价1/3的涨幅。低协方差理论及CAPM模型太学术了,用一个更好理解且容易量化的拆解方式,水电可以视为超长久期类债资产,折现率由三部分构成,无风险收益率、高等级信用债较无风险收益率的利差、水电较高等级信用债的利差(毕竟不是真的债券)。
以可供分配前权益现金流为分子(对于永续资产约等于净利润+折旧),长江电力约为500亿,通过市值倒算DCF模型折现率,2020年至今隐含折现率从10%下降至当前的7.1%(500亿现金流/7000亿市值),折现率下降2.9个百分点。
但是分拆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2%降到2.2%,下降1个百分点,本质是长周期资产回报率下行;7年期AA级企业信用债利差从2.5%降到1.5%,下降1个百分点,本质是稳定收益型资产荒;剩余0.9个百分点为水电相较高等级信用债利差的收窄,本质上市场近年来对风险更加重视,对水电商业模式低风险属性的重估。
问题3:长电1万亿是怎么算的?
从当前时点看,长电隐含折现率7.1%,分解为2.2%的国债收益率、1.5%的信用债利差、3.4%的水电相较信用债利差。债牛行情未结束,说明前两项仍在收窄;最关键的,我们认为最后一项仍具备较大下降空间。
其一,水电是终端同质化商品中的少数低成本供给,而且占比会越来越低,电力供需趋紧格局下,电价下行风险极低,反而有上行动力(尤其西南地区);其二,降雨与宏观经济脱钩;其三,极简商业模式带来极高的报表质量;其四,构建水电组合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来水波动影响。
因此,第三项利差未来可能被极限压缩,整体折现率从7.1%降到6%,500亿现金流对应8333亿市值,降到5%,对应1万亿市值。极限情况,没有第三项利差(假设前两项不变,将水电完全视为高等级信用债),1.3万亿市值。核心逻辑不是国债收益率与信用债利差,而是水电商业模式重估。
问题4:水电推哪个,买大票求稳定还是买小票博弹性?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推论,组合优于个股。折现率逻辑下,避免分子端风险敞口,可以规避公司治理、来水丰枯、交易性行为的影响。精选个股,不如长江电力/华能水电/国投电力/川投能源/桂冠电力/黔源电力各买1%。
核电逻辑类似,中国核电/中国广核也可加入组合,现阶段高强度资本开支意味着更长的久期,长久期资产价值对折现率变化更敏感。
$长江电力(SH600900)$ $华能水电(SH600025)$ $国电电力(SH600795)$

全部讨论

06-13 18:57

牛的,转来分享看看。核心驱动力是折现率下降,但是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只能解释水电股价1/3的涨幅。低协方差理论及CAPM模型太学术了,用一个更好理解且容易量化的拆解方式,水电可以视为超长久期类债资产,折现率由三部分构成,无风险收益率、高等级信用债较无风险收益率的利差、水电较高等级信用债的利差(毕竟不是真的债券)。

06-13 18:35

记录下

06-13 19:08

估值到这个地步,泡沫的象征

水电再看50%上涨空间,长江电力看1万亿市值,看到这种新闻就是怏要跑路了!

你发什么研报基本什么到头,远离

06-13 21:49

学习了

06-13 21:42

继续嗨

06-13 18:44

06-13 18:36

我正在犹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