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决择,自己决定!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4回复:259喜欢:25

大盘的底部究竟在哪里?

到底啥时候会有牛市?

个股和大盘牛熊运行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未来该采取何种投资战略才能生存下来?

如何精选行业和能持有五到十年的个股?

我的这篇文章里都说得很清楚很通透了。

有人说你这是割韭菜啊,

那我强烈建议你最好不要去看;

有人说付费太贵了一点,

那我也强烈建议你最好不要去看;

如果你是冲着文章标题就下结论了,

那我也强烈建议你最好不要去看;

如果你不是抱着如何避免巨亏

和未来如何在A股生存下去的目的

而是抱着别的目的和想法的

我不只是强烈建议你不要去看了

你都可以选择取关和把我拉黑了!

如果再过几个星期去看

文章的价值可能会添加一个零

而你的损失可能会增加不少;

如果再过几个月去看

文章的价值可能会添加两个零

而你的损失可能会再次加剧;

如果再过几年去看

文章的价值可能会添加三个零

而你很可能已经在A股亏损的泥潭里无法自拔。

今天大盘大跌

各大指数全线创新低

以及很多个股也新低了。

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真的可以

救很多投资于水深火热当中!

所以

实在是忍不住医要叩门了

如何决择

自己决定!

精彩讨论

吴王投资01-17 20:28

分享三个
判断大盘底部和个股底部的指标和经验!
第一个是非量化型的指标。
刚才有球友留言说底部判断很简单,
不就是跌到大家都绝望了嘛。
其实不然
底部形成的过程
对应的心理状态大概是这样的:
①套牢---不指望反转只盼反弹解套;
②恐惧---有的开始割肉了;
③绝望---不敢打开账户了;
④无所谓---不在意账户的盈亏了。
绝望对应的不是大底,真正的大底对应的股民心态反而是麻木和无所谓。
因为这时他不打开账户都知道,不管股票近期如何反弹和反转,一时半会是解不了套的,所以涨跌对他来说已经都无所谓了!
第二个是量化判断指标。
真正的个股大底一般是暴涨几倍几十倍的大牛股,把它们的牛市最高点的股价直接除以10、除以20,甚至要除以50或者除以100。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和粗暴,你不要用任何别的什么估值、价值、业绩、MACD、均线等指标去衡量,这些指标统统都会失效。
比如2015年那轮牛市有一个叫全通教育的,最高点四五百元,后来直接跌到四五块钱,最高点直接除以了100。
算除法的时候,分子尽量大一点、下手狠一点,这样比较安全和保险!
第三个也是量化指标。
主要是看高价股的数量。比如100元以上只有多少只了,50元以上的只有多少只了。
这个数据自己去拿捏,尽量严格尽量少,不要怕,A股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少之又少,很多价格都是虚高。
实在吃不准,那你现在就去统计这些高价股的数量,再直接除以5或直接除以10,应该大盘也就差不多了。
以上是个人多年的实战经验分享,仅供参考,也不能完全排除大盘特别极端的情况出现,大家可以活学活用吧。

吴王投资01-29 16:57

走在散步的路上,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究竟什么样的股市才是正常的股市?
目前我自己心中的答案是这样的:
那就是悄无声息、逐渐上涨的股市
才是一个正常、健康的股市。
什么利空利好满天飞
什么政策消息满天飞
什么股价大起大落等
我都觉得不是一个正常、健康的市场。
虽然1999年的519行情以及2000年大涨,
虽然A股2007年出现了超级大牛市行情,
虽然2015年又出现了杠杆牛市的行情,
虽然2019--2021年很多板块和个股暴涨。
说实话,我觉得没有一次行情是正常的。
准确说这三十多年的行情总体还是炒作。
不同的就是每次炒作的板块
和个股幅度不一样而已。
我心目中真正正常的资本市场应该是
那种润物细无声、悄无声息的不断上涨,
比如长江电力沪宁高速等
比如像欧美、印度等国的股市那样,
这里真不是后视镜和崇洋媚外
我自己在实体经济里面呆了几十年
自己做实业也做了很多年
正常来说,好的、健康的实体企业
它的业绩应该是缓慢稳步逐渐攀升的
像我们在二级市场看到的业绩那样
一会儿是连续亏损无数个小目标
一会儿又是连续大增几倍几十倍几百倍
既然上市公司业绩的波动都这么巨大
那它对应的股价波动可能就更加巨大了,
所以投资者基本除了赌基本是无所适从。
虽然我也知道一家企业的业绩
受很多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可能波动很大
但如果真的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完全的主动权和定价权的企业
他们是会有战略规划部分门提前预判市场
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进行平缓业务和业绩的,
国外的那些长青企业我就不举例了。
说说国内的企业吧
很多市值不小、行业翘楚
散户认为的、看似很牛的上市企业
比如果链、有些疫苗公司等
其实就是人家的一个供应商
或者一个生产部门而已
别人业务忙你就忙业绩就好
别人不忙你就闲业绩就不好
别人要是换供应商你就得完蛋
哪里还有什么谈战略规划
平滑业绩的资本和资格呢?
我以上仅仅是举例说明而已
大家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去想想。
以上纯属牢骚
请不要太较真!

吴王投资01-24 10:34

现在和未来数年的A股
大家都悠着一点吧。
不要动不动就要抄底
也不要动不动就加杠杆!
离我说的判断大盘和个股的
三个指标还有十万八千里远。
①投资者的情绪还远没到麻木和无所谓
即使是恐惧和绝望阶段都还没到。
②很多前几年涨幅非常巨大的个股
虽然已经腰斩甚至跌了很多
但离从股价的最高点直接
除以10、除以20、甚至除以50或100
的情况暂时都还没有出现
离历史大底的时间和空间还遥不可及。
③高价股还太多太多太多
2007年A股走牛的熊市之后
100元以上的高价股好像是0只。
2015年A股走牛的熊市之后
100元以上的高价股好像也不过几只
具体多少只真不记得了
唯一还有印象的只有茅台。
再看看2019--2021这次结构慢牛
后的熊市现状
100元以上的高价股满天飞
真的是国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达到了可以支撑这个股价的地步?
我觉得还是虚火较旺的原因。
我知道的都告诉大家了
大家且投且珍惜吧!

吴王投资01-24 11:25

暂时A股的很多投资者应该还
体会不到恐怖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
房地产行业的下行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消极影响
可能要远远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很多人认为房地产行业的下行
影响最大的就是债务之类的问题
其实不然,
影响最大的是增长方面的问题。
房地产目前的总规模是五六百万亿
后续如果每年开工和销售的面积
每年减少几亿平米的话
对应的金额大概是几万亿
如果房地产行业按2--3倍的货币乘数来计算
该经济规模大概在一二十万亿甚至更多。
那这个下行的缺口怎么补谁来补?
①基建已经不太可能了
该建的都建得差不多了
能维持以往的建设水平和增速都不得了啊。
②外贸也是
增长面临基建同样的问题甚至更糟。
③实体和外贸息息相关
按目前的状况来看
受外贸下行的影响
应该是稳中有降
如果能维持之前的规模和增长
那都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④内需的增长也主要受制于于两点:
第一是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
第二事消费人群的消费意愿;
目前这两点都不容乐观。
⑤汽车行业
在国内对居民而言,
房子是第一个大宗商品
汽车是第二个大宗商品
房子虽然分配不均但总量已经饱和。
汽车还有不少的增量空间
尤其是在我国大量推行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期间
但汽车行业增长的这块蛋糕
还难以弥补房地产下行带来的那块缺口。
当然这里面最大的隐忧还是:
楼市车市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该买车买房的、能买车买房的可能都已经买了
剩下的可能大多是
想买车买房的但又暂时还没钱买不起的。
而房地产下行带来的另外一个影响
就是很多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所以在居民经济比较拮据的阶段
购买房和车的需求端就会自然萎缩。
还有一个就是
之前几十年的房地产高速发展
老百姓其实已经投入了很多很多
不少人都还是加杠杆投入的
除了长达二三十的负债时间
还动用了几个钱包的负债空间。
这也是股市难以走牛的原因之一。

吴王投资01-22 15:11

我前几天说了2760.98点肯定不是底,
依据就是:放量不是底、是底不反弹。
当然情绪方面的指标就是目前散户心态
还远远没有达到麻木和无所谓的状态
甚至连恐惧和绝望都还没有达到。
只有散户心态从侥幸进入恐惧
再从恐惧进入绝望
最后从绝望彻底进入麻木和无所谓的时候
底部区域可能才会开始慢慢形成。
真不是推销我的这篇付费文章
里面的内容确实很干
逻辑确实很硬很符合实际
很多看过的朋友如果照做了
先不说赚钱的问题
至少可以避免大幅、巨额的亏损。
有些人觉得付费定得高了一些
因为这篇文章可以管A股未来五到十年的事情
所以还是物有所值的
现在去看还是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这篇文章以及包括我现在说的
真的是提示未来数年的风险
不一定能让大家立马赚很多钱
但至少可以让大家立马回避巨亏。
觉得我是为了推销我的文章
为了收费和赚钱的
还是那句话
你可以取关可以把我拉黑!
$上证指数(SH000001)$

全部讨论

为什么A就一定要有牛市? 经济不好,该熊市就熊市

前几年鸡精太过,高位暴炒白酒,新能源,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打几个枪,不为过

01-17 16:22

吴王,虽然跌得体无完虎,我还是会支持

01-17 18:53

劳心费力的,挣钱,可以!

没有彻底的改革,问题大了去了,这些负面的言论我还是少说,倒时候及时提醒粉丝朋友就好了,善意提醒,没其他意思哈

大盘股三年前就见底了,都走了三年趋势持续创新高了,还问底部在哪里?

写得好

牛屎一定会有的,什么时候来,看吃了多少?

01-19 13:10

看了,很值,还不错 : 西 ?

01-17 21:21

老兄也不别想得太多,没有那么不堪。。。。。。
一条大阴线下来,未来更容易走几个十字星。
关注下超低估值的港股是否能带动下a股的情绪,这几天还是港股走得太弱,也影响了a股的做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