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变成知识,和把知识变成钱!

发布于: Android转发:9回复:60喜欢:14

促使我谈这个话题的原因有3件事。第一件事是在几年前"双创"的时候,很多人喜欢问我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硅谷地区的创新通常是技术创新,而国内的创新通常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第二件事是每年的10月,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陆续公布期间,总有一些媒体希望我谈谈,为什么中国已经是科技大国了,而且创造出很多世界领先的成果,却很少有人能够获得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第三件事是我和我的师兄、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的一次对谈,他的一些话让我很有感触。

我们先从第二个问题讲起。为什么中国已是科技大国,却很少有人获得诺贝尔奖。其实过去李约瑟和钱学森也问过类似的问题。李约瑟的问题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很高,但为什么没有出现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钱学森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培养的人才成不了学术大师。这几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先要澄清一个概念,那就是科学不等于我们所说的科技。"科技"这个词是近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其实它包含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和技术。它们虽然有相关性,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今天很多人会泛泛地谈科技,然后混淆科学和技术的概念。

什么是科学?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差别,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科学研究就是把钱变成知识,而技术开发就是把知识变成钱。这样说,大家就知道它们不是一回事了。中国古代有技术,而且曾经在技术上还相当领先,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现并不多。今天,中国在科学上取得很多成就,但是相比在技术上的成就,依然少得很。

国内很多大学教授,一方面做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又想着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即变成钱,但这种想法其实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模式。如果只是想把科学作为一个媒介,把钱变成更多的钱,那么还不如直接去华尔街投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中国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人并不多,中国也没有像钱学森所期望的那样,培养出很多学术大师。因为很多人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并且希望两件事都要做。

那么,一个怎么样的社会环境才能诞生科学?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好科学研究呢?

2022年,我和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院士讨论了这两个问题。郭院士讲,在做科学研究之前,要先搞清楚科学是怎么一回事。"科学就是研究一些扯淡的事情",这是郭毅可的原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科学是一种以获得关于世界结构和规律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智力活动,它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因此,人们在研究科学的时候是不知道成果最后有没有用、能不能赚到钱的。只不过有些科学研究最后能够变成技术,并且产生经济效益,但这是后来的事情,而不是当初做研究的目的。

比如,今天深度学习的算法很有用,不少公司靠这种算法赚到了钱。但其实在2000年前后,约书亚.本吉奥、杰弗里.辛顿和杨立昆研究这个算法时,大家都不看好它的用途,甚至这些研究者自己都不知道将来它有什么用,只是觉得这个问题需要解决,而且能够解决。至于后来它找到了应用场景,那也是后话了,和当初他们要做这件事的初衷无关。

因此,在历史上,研究科学的人要么自己很有钱,又对世界的规律很好奇,比如当年牛顿的同事坡意耳和哈声;要么有人支持他做研究,以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望,比如牛顿本人,以及今天被各因政府支持的科学家。相比成为物质上的富翁,真正的科学家史希望成为精神上的富翁。比如,高斯想出了用圆规和直尺画正十七边形的方法,而之前牛顿就没有想出来。于是高斯特别满足,他甚至希望在他的墓碑上刻一个正十七边形。

此外,做学问的人需要对科学有至诚的情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对数学的态度近乎对待宗教的态度,他把数学神圣化。他认为,数学可使灵魂升华,与天地融为一体,万物都包含数。当时很多人为了求知想要加入毕达哥拉斯学派,但是并不容易,因为他们要接受长期的训练和考核,遵守很多的规范和戒律。

到了中世纪,欧洲很多学者怀着非常虔诚的心想搞清楚上帝创造世界的奥秘,虽然当时的研究条件不好,但是这些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研究。今天,虽然很多科学家不再信仰宗教,但是他们对自然规律依然有着深深的敬畏之情。

什么是技术?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如何把知识变成钱,也就是技术领域的工作。

既然要把知识变成钱,就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存在,因此做技术工作,首要任务不是创造新知识,而是寻找已有的知识,看看如何把它们用好。这就好比要炒一盘鱼香肉丝,去买两斤猪肉就好了,而不是先去养猪。

但今天很多做技术的人不是这么想的,他们总想创造出一些之前没有的新知识。有些时候,做技术确实能产生新知,但那是在将知识变成钱过程中创造出的副产品,而不是初衷。

在一些科技企业中,大家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管理者安排名博七生去改进一个产品,但这个博士生总是热衷于基础研究,对产品本身的改进没有兴趣,觉得做那种工作没有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个博士生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因为没有体会到什么是技术,他把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混为谈了。技术开发的目的或者说创新的目的是赚钱,不是创造知识。

创新要基于现有的人类知识,或者说,要用已有的知识来创新,不要等别人去开发新知识才开始动手。

在这方面,乔布斯就做得特别好。乔布斯一生主导了很多技术发明,他设计的产品常常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当你把他所设计的产品拆开了看,所有的技术都足早先就有的。以苹果手机为例,它刚问世时最大的亮点是触摸屏,而触摸屏技术是其他科学家在此之前发明的。乔布斯只是在原有的技术上面做了一点改进,通过软件实现了双触屏的很多功能,于是双触屏也就成了一种新技术。

为了实现技术创新,个人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了解新的技术成就,这样才能在更高的基础上做到技术进步。而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对新技术实行保护,同时也要保证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在收益上超过做生意的和搞管理的,否则他们为什么要去做技术开发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虽然我们说技术是把知识变成钱,但如果技术得不到保护,不能变成钱,就不会有人去开发技术了。假设在一个社会中,企业 A 花钱开发了技术,指望因此赚大钱,但是企业 B 直接偷去用,让企业 A 无钱可赚,那么企业 A 肯定不会再去做技术开发了。于是大家都不开发,最后只能互相抄袭。

了解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一个科研机构、一家企业就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了。

说白了在把钱变成知识搞科学的路上我们还是少了那么一点点心如止水、致虔致诚的情怀;在把知识变成钱搞技术的路上又少了一点点敢做敢为的闯劲。后面这两句是我加上去的。

精彩讨论

熬元2023-05-17 08:16

大的周期视角,让人安定。静心潜伏。小的周期杂乱无章,乱人心神。

往事如风-奥德彪2023-05-17 10:32

知识产权 各种产权都应有保护

赣州金源创富研究2023-05-17 09:41

做股票与行业研究也是一样,做研究不能赚钱,还是得做好操作才行,用好的操作才能真正赚到钱

全部讨论

2023-05-17 08:16

大的周期视角,让人安定。静心潜伏。小的周期杂乱无章,乱人心神。

2023-05-17 10:32

知识产权 各种产权都应有保护

2023-05-17 09:41

做股票与行业研究也是一样,做研究不能赚钱,还是得做好操作才行,用好的操作才能真正赚到钱

2023-05-17 17:14

当一大群985/211毕业生都买不起房子🏠
纷纷加入考公独木桥
如果考上了
一劳永逸多好
然后是努力搞钱💰
买更多的房子🏠

2023-05-17 09:43

一如既往的深刻!

2023-05-17 08:26

这就好比要炒一盘鱼香肉丝,去买两斤猪肉就好了,而不是先去养猪

2023-05-17 08:25

不用急,不同阶段做不同事情。进入深度工业化,创新是必须的阶段,顺利发展的话,以后的中国会批量产生真正的科学家。

2023-05-17 08:17

科学研究,比如说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