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火爆,投资显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晚恢复小组夜话的陪伴直播,组长上钟为大家做B计划和汇智乾坤两个投顾计划的跟踪,也会有市场观察分享,今晚7点,欢迎在#逢源成长笔记 视频预约。

今天市场整体一般,出海板块再次新高,今天看各群讨论出海也多了起来,再次成为新显学了,未来几天市场对这块的认知会迅速提升。

出海方向最早走出来的是很传统的产业,客车和叉车是比较早的,咱在叉车上有一些老相好大家都知道。这些产业当时大家归因的点是电动化的大趋势,只不过当时大家看电动化都还在电动智能车上,认为这些只是扩散。

去年开始机构讨论出海产业链就多了起来,电网设备、工程机械和家电是最先有关注的,因为这些行业都有订单的数据跟踪,确实发生了一些好转,卖方也开始推荐,市场认知逐步建立。

到了今年,随着上面这些逻辑的演绎,市场持续挖掘各种出海的方向。比如之前咱聊过拼多多的海外业务TEMU非常强,市场就去交易出海物流和相关产品;国产轮胎全球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市场就去看这些在海外设厂的轮胎厂。

上一次市场如此密集讨论出口,还是疫情的时候。当时别人供给都有扰动,咱保住了制造业的运行,所以出口相关的特别吃香。但在海外群体免疫完成后,市场曾经担心出口会有很大压力,事实上过去这两年,出口数据超预期似乎是常态了。

这背后还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力比较强,现在看很多出口的产品,其实放在我们国内都是很传统的行业,跟AI和新能源比都会觉得没啥想象力,但最后都走得特别强。

投资并不需要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数据推动是原始力量。之前这些传统产业因为内需市场摸到天花板后降估值没错,当下打开全球市场后,天花板迅速抬高导致提升估值也没错。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主要矛盾,这是需要不断学习,跟市场同步起来的。

出口方向成为显学后已经有比较强的贝塔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机构在这块的配置也在持续提升。空中加油的事儿我们不太做,想参与这些的自己看图就好。

这里我们比较关注的是科技里的出海,感觉预期差还是比较大的,上周已经聊过了,这里再简单聊聊。

科技从去年开始市场就一直在交易周期见底,但由于卷狗实在是太多,整个板块一直没有走出来。电子行业里面有一些公司是做了很多出海业务的,这部分的基本面并没有那么差,研究了几个细分行业的出海龙头,相比现在这些传统产业出海公司已经打到25倍的估值,这些公司的性价比都还挺不错的

我们遇到的大环境已经聊很多,国内卷得实在是太厉害,企业只能出海去找机会,当年日本也发生过相同的事情。出海的贝塔已经走出来了,这个逻辑大概率没有结束,可以作为红利和资源的补充。但节奏上是要注意的,这并不是强事件驱动的方向,过热后还是得注意一下风险。

1、受到周末社融数据的影响,今天市场低开比较多,但随后收回来了。收盘看指数层面跌幅并不算大,算是符合我们昨天的判断,但个股层面还是比较难的,下跌家数超过了4000家,也有15家公司跌停,亏钱效应普遍。

流动性层面,全市场成交额9000亿,流动性中枢保持稳定。今天资金流层面没法监控北上了,但从今天的盘面上看,大概率是有一些抛压的。

板块层面今天最强的是出海,咱在上面聊过这块的逻辑了,市场热度起来或许还会有动量,但逻辑的演绎需要时间,这里看图走就行。

每次市场下跌红利方向就会出来防守,今天公用事业和银行都还不错,公用事业这块是涨价逻辑驱动的,但似乎大家都不太同意。银行方向的逻辑也比较清晰,不再盲目扩张的情况下资产质量将会得到提升,这里是系统性的估值修复。

市场今天低开高走,日内看算是有惊无险了。当下日线趋势依然保持着,继续跟着走就好。结构上保持红利+上游资源的配置策略,交易仓只要不是减量就可以参与市场,业绩空窗期事件驱动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2、特发信息连续5年财务造假,ST带帽。上一次我们聊到因为财务原因带帽ST的公司,但那只是5月带帽潮的开始,特发信息和海峡创新的ST带帽是比较特殊的,国内上市的公司里垃圾确实比较多。监管的这些动作就是在提升公司运营的质量,改善市场环境,短期可能会对一些公司有冲击,但只要是坚持投好公司,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3、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本周开始发行,期限最长50年。在4月底重要会议后,财政发力明显提速了,5月17日第一笔超长期国债招标,30年期的债券400亿面值。拿到钱以后就是要向外投资了,按照之前的披露,这些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大致是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方向,后续肯定会有一个线索会围绕这块展开,值得关注。

4、海运费暴涨、“一舱难求”再现。红海事件最近影响比较持续,每天胡塞武装都在搞事,很多船都绕道行驶了。这种海运供给层面的扰动会让价格中枢向上抬升一段,欧线集运期货最近都翻倍了,股票市场反馈得也没啥问题。

5、宇树科技公众号发布G1人形机器人,售价9.9万起。这个价格是比较超预期的,但讲真看了视频,感觉能做的东西并不多,噱头感更强一些,10万买个大玩具,有多少人会买单?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风险提示: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搬砖小组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