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市场潜力巨大,打通换房链条是关键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自2024年4月初,郑州打响住房“以旧换新”第一枪后,跟进的城市数量仍在持续增加。截至目前,至少已有超过50个城市相继落地相关政策,其中不乏以深圳、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以旧换新”政策直接目的是打通需求端换房链条,刺激住房消费需求,更底层逻辑是进一步居民住房消费预期,助力楼市完成筑底回暖。一方面,可以肯定,“以旧换新”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以旧换新”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一、“以旧换新”可撬动万亿级市场潜在需求

尽管当前房地产仍处于试探性触底阶段,但我国房地产市场规模依然巨大。

2023年,中国新房市场交易规模约9.5亿平,折合成销售金额约为10.3万亿元;二手房成交面积约为5.7亿平,成交金额约为7.1万亿元。根据《中国住房需求测算2024》数据显示,未来5年,中国新增住房需求在9.4亿平每年,其中改善性需求约为3.7亿平。同时,就“卖旧买新”比例看,不同能级城市表现有差异,整体约为46.7%。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测算出,当前我国“以旧换新”可撬动的潜在市场需求约为1.73亿平,折合成金额约为2万亿元。当然,这是狭义上的“买新”潜在需求。

就广义角度来看,考虑到一二线城市“换新”比例相对较低,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换新”比例仅为33%,二线约为46%。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新房配套成熟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新房依然以期房为主,在交房时间及品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从广义角度看,我们可以将楼龄在20年以内的次新房,也可并入“换新”范畴,这一比例大概为42.01%。从这个角度看,“以旧换新”的潜在市场需求约为3.28亿平,约合3.82万亿元。

总之,无论是狭义还是从广义角度,“以旧换新”潜在市场都已经超过万亿规模。

二、当前“以旧换新”主流模式

面对过万亿的潜在市场,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方式来有效撬动住房需求,必然会成为当下关注焦点。总体来看,当前主流的“以旧换新”模式主要包括三种。

其一, “代售购新”模式。政府主导,面向“卖旧买新”客户,提前锁定新房房源并优先出售其旧房,代表城市包括上海及深圳。以上海为例,“以旧换新”大致流程是,面向计划出售二手房并购置新房的客户,购房者先与房企达成购置新房意向,再由房地产中介机构推动旧房交易,在约定期限内,完成旧房交易并购置新房。如果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卖出旧房,换房人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其二,回购模式。地方使用财政补贴鼓励房企收购旧房以达到“卖旧买新”的效果,国企收购用作保障房,政府收购用作安置房。代表城市有海宁、连云港及南充等。

其三,购房补贴模式。针对住房“以旧换新”给予一定程度的契税优惠或购房补贴,以此降低购房成本。以沈阳为例,沈阳推出了“卖旧买新”补贴100元/平方米的优惠政策;此外,苏州也推出了“卖旧买新”购房契税补贴政策,最高可享受100%购房契税补贴。

三、“以旧换新”现存挑战

当前主流的三种模式,除了其自身优势外,各有挑战点需要克服。

“代售购新”这种模式的最大挑战点在于如何在约定期限内“换旧”,特别是在市场预期有待提升的背景下,刚需是否愿意接盘,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流程上看,当前客户锁定意向新房的期限一般是2个月,这也意味着,房地产中介机构要在2个月内帮助客户卖掉“旧房”。然而,数据显示,2023年主流城市二手房成交周期总天数约为189天,远超出2个月的时间期限。

购房补贴及回购模式最大挑战点在于,严重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情况,如果购房补贴力度不足,就难以激发换房客群的积极性,如果加大购房力度,又要依赖于地方政府财政情况。回购模式大致相同,以郑州为例,其制订的二手住房收购计划,先行在金水区、郑东新区等区域进行试点,试点期间完成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500 套,逐步在主城区全面实施,全年计划完成 5000 套。然而,相较于2023年郑州超过10万套的二手交易规模,这个比例显然较低,仅占约5%。更直白来讲,“以旧换新”这笔钱,到底该由谁来出?这个问题依然待解。

“以旧换新”的市场潜在规模是足够大的,一旦推动起来,一方面可推动新房二手置换的有效联动,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商品房及保障房的有效联动。这是其有价值的一面,此外,当前存在的挑战点也是不容忽略的。旧房子如何能够在短期内卖出去?业主是否愿意让利来促进成交?刚需客群是否有动力接盘?谁又来为大规模回购来买单等。换言之,当前并不能得出“以旧换新”切实能够有效促进市场回暖这一结论,尚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作者:金强,系纬房研究院首席分析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转载、摘编需注明出处、作者及机构。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亦不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文中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数据仅供市场短线研究分析参考,市场评价以统计部门为准。

意见、建议与合作:

微信号(电话):17190301535

邮箱:zfdsj2@163.com

更多数据分析及研究报告,请扫码加入专业讨论群(注明专业机构名称、职位及姓名)或粉丝群(无身份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