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投资思想语录2014(一)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知道什么事情会发⽣⽐知道什么时候会发⽣要容易得多。--大道

知道和从骨子里相信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大道

1、

段:我自己不投指数基⾦,觉得那个太⽆趣。不过,不太懂投资的⼈最好别碰股票市场,⾮投不可的时候,指数基⾦是个很好的选择,还有⼀个更好的选择就是买⽼巴的股票。以上观点仅就美股⽽⾔,国内的我没了解过。

段:欲速不达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快指的是把事情做对的效率。

2、

网友A:可惜微软错过了移动互联⽹,⼀直不明⽩为什么?

段:成功是失败之⺟。

网友B:windows的巨⼤成功变成了总想⼤⽽全的巨⼤包袱,另⼀⽅⾯,我个⼈觉得盖茨不再专注于MS的发展,这更是⼤问题。

段:盖茨不是CEO,他不是微软的问题。

3、

网友:懂巴⽼的理念不太难。坚持巴⽼的投资理念难于上⻘天。

段:坚持不了的⼈就是不懂!这⾥懂的意思是骨头⼦⾥相信,不是可以照着念但其实不知道点什么。其实价值投资是所谓投资的唯⼀⼀条路,不然你投的是什么?

4、

四⽉中国移动⼊⽹⼿机品牌排名1.⼩⽶175.4万部;2.酷派144.3万部;3.VIVO137.3万;4.联系136.4 万;5.三星126.9万;6.华为118.2万;7.OPPO117.2万;8.⾦⽴45.2万;9.天语42.4万;10.中兴31.4 万;11.苹果29.7万;12.HTC5.9万数据来源:中国移动内部报告.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原来低调的段⼤哥的 两个品牌加起来远远超过第⼀名.段⼤哥搞实业也是超⽜呀。

段:这个数据不是整个市场的销售数据,只是公开市场的⽽已。有些公司主要⾛运营商,这⾥可能看不到,⽐如 苹果。你来我的博客这么久,难道⼀直以为我是个炒股票的吗?

段:这个数据⼀眼看过去就知道不是全⾯的数据,因为苹果的量的⽐例不可能是这样的,三星的也不会只有 这么少⽐例,别的就不说了。

5、

网友:请教⼀下,公司⽣产的产品需要满⾜客户的需求,您怎么看待技术能⼒在满⾜客户需求进⽽构建公司的竞争能⼒⽅⾯所起的作⽤呢?

段:⽊桶的⼀块板,没有是不⾏的。

6、

网友:茅台近期⼤涨,股价达160元。

段:⼤涨?你是day trader?

7、

网友A:您投资账户中平时也是必留⼀部分现⾦吗? 好像看⽼巴讲的东⻄,说随时都有能⽤的现⾦!

段:除⾮我找不到⽬标,不然我不能理解留现⾦⼲什么。需要现⾦时可以卖股票啊!

网友B:⽇常家庭开⽀的现⾦,还是需要预留⼀些吧,或者是应急的。

段:投资用的是闲钱,不然就是投机了。

8、

网友:段总,问个可能很肤浅的问题。很多⼈是留些现⾦作为预备队来对付"越跌越买"的情形。从上⾯段总说的"不留现金",您似乎是不考虑这种情况?

段:⼀般来讲,你说的这种钱⼤概最后都会⽤来追涨的。

9、

网友:我的经历证明了,想买跌=追涨。

段:当合适的价钱出现时,除⾮你知道等什么,不然你在等什么?其实从⻓期的⻆度看,⼀点点价钱的差异远不如公司好坏来的重要。

10、

网友A: 我看到⽼巴买可乐,⽤了七⼋年时间,除了⾸次股灾后买⼊,之后的买⼊也会选股价回调时吧?

段: ⼤资⾦买某个公司有时候需要⽐较⻓的时间,有时候是因为成交量,有时候是因为机会成本----当你有新增加的资⾦时,你会⽐较所有标的,当没有现⾦增加时你甚⾄可以⽐较⼿头持有的公司的差异。如果⾃⼰觉得任何两家差异显著时(⽐如⽤10年或更⻓的眼光看),为什么不换到更合适的公司呢?我当年买⽹易就花了很久,⽽且在很⻓的时间⾥我都找不到对我⽽⾔⽐⽹易更好的公司。这⼏年的苹果也是。记得有次有⼈问到我能接受⼀家公司的仓位的最⾼⽐例时,我说我能接受50%,但我⽬前喜欢的两家公司正好都叫苹果。A股的茅台也是如此。

网友B:喜欢的两家公司正好都叫苹果,国内指茅台吗?

段:我的意思是,我可以接受50%买了苹果,另外50%最后还是买了苹果。

11、

网友A:我⼀直都困惑于集中与分散投资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在也常常是困惑于⼀次买⼊还是分批建仓的问题,看了段总的回答,似乎明⽩了⼀些。关键还是⾃⼰对标的公司是否真正的了解,是否看懂了,如果真正看懂了就应该敢于下重手。

段:如果你没看懂的话,你下的是什么手?

网友B:我4年前买⼊过本地的⼀家医药公司的股票,由于是身边的公司,⼜有不少朋友在公司任职,对其管理层和公司业务算是⽐较了解,到现在4年的累积收益率只有60%,⽽我其他⼀些持仓时间远低于它的股票收益率反⽽更⾼,但这⼏个收益率⾼的股票仓位却很低,所以整体绩效并不⾼。这也是我⽐较困惑的如何分配资⾦的问题。

段:理不理解我的话⽆所谓,理不理解你要投的公司则要重要得多。4年60%应该也算过得去了,要能⼀直持续这个收益率你就应该可以战胜指数了,追求⾼收益率是危险的。

12、

网友:⽬前国家要求运营商减少对⼿机终端销售补贴,这会对苹果IPHONE⼿机在国内的销量造成⼤的影响吗?

段:不会有⻓期影响!该买的最后都是要买的,只是购买周期可能要延⻓⼀点点⽽已。

13、

网友:为了避免⿊天鹅事件,是否有必要买2-3只股票,不能全部压在⼀只股票上?买⼊时,是否需要分三次买⼈?还是价格合适就⼀次买够?

段: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不然你买啥股票都睡不好。

14、

网友:朋友想开家卖⽜⾁汤的店,起名字有没有什么需要遵守的原则啊?

段:别起那些让⼈想起就没⻝欲的,另外就是不要有歧义的,最好是⼀说就能写出来的。

15、

网友:海底捞算不算⼀家有利润之外追求的公司?

段:不太熟海底捞,最近去过⼀次LA的店吃过⼀次。服务确实⾮常好,服务⼈员给⼈的感觉很亲切和真诚。很少⻅到华⼈的服务很真诚的,多数服务感觉都有点势⼒。也许这真是⼀家有利润之上追求的公司?

16、

网友:⼀直想不明⽩品牌对于⼀个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身边的朋友有很多并不知道苹果为什么好,但是很多都觉得苹果是最好的⼿机,我⾃⼰没⽤过三星的⼿机,但是⼼⾥却认为苹果要⽐三星好很多,如果换的话还会选择苹果。每次我和⼈提起茅台,很多都觉得它是最好的酒,这种观念对茅台来说能带来些什么?⼈的观念容易改变吗?

段:个⼈理解,品牌就是产品在⼈们⼼中留下的印象。⼀般来讲,好的印象传播的⽐较慢⼀点,坏的传播的⽐较快⼀些。⼴告是企业主动去传播其产品的印象。好的企业会如实地传播⽽不好的企业经常会蒙⼈。⽼百姓⼼⾥有杆秤,只要时间⾜够⻓,⼤多数⼈都会对⾃⼰关⼼的产品的品牌有个⼤致正确的印象。建⽴⼀个好的印象⼀般需要很⻓的时间,但破坏⼀个好的印象可以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或某⼀两件事情。所以建⽴⼀个好的品牌是⾮常不容易的。互联⽹加快了传播的速度和到达⽬标受众的准确率但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好产品最后会有好印象,能够⼀直有好产品的公司会活得⽐较好,短视的公司最后会有麻烦。

17、

网友A:张勇对员⼯真诚,所以员⼯对客户真诚,是这个道理吗?

段: 对员⼯真诚并不是让员⼯对客户真诚的充分条件,但确实是必要条件。在公司⾥建⽴⼀个那样的⽂化似乎不太容易,所以很少⻅。苹果店⾥的员⼯对⽤户的态度也是⽐较真诚的,这些年我⼤概去过⼏⼗次不同的苹果店了,⼏乎没有过任何不愉快的经历。我没有服务业的经验,没想过如何能够让所有⼀线员⼯如何做到那样的办法。

网友B:为什么苹果店⾥的华⼈员⼯对⽤户的态度也是⽐较真诚的呢?为什么呢?是什么使员⼯对⽤户的态度是真诚的呢?

段:国内我只去过深圳的苹果店,确实觉得那⾥的苹果员⼯也很好,就是到处都是保安的感觉有点怪。在美国的苹果店好像是看不到保安,所以苹果店的⽅式在中国还是有点挑战的。

18、

网友:我的MacBook Air手机掉水里,吹干了可用。已经⼀年多过去了虽然进过⽔,但⽤起来依然是很爽跟以前没有任何区别。跟⼏个朋友说过这事有些⼈还不太相信总说我在推销苹果,我说难道苹果是靠推销的?

段:我和厨师聊天时厨师特别提到苹果是不搞推销的。

网友B:记得段总以前⽤“不亢不卑”这个词形容过苹果零售店员⼯的服务态度,印象很深。今天⼜看到苹果的“不搞推销”,受益。

段:苹果的⼴告都没⻅过推销的,⼀般⻅到的都是融⼊⽣活的场景。这种⼴告效果慢但持久。

19、

网友:茅台经常在央视做新闻联播前的报时⼴告,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或许改为苹果这种⼴告效果会更好,把产品融⼊到家庭节⽇聚餐或其他喜庆动⼈的生活场景,融⼊到亲情、欢乐的⽓氛中,这样更能传递产品的价值。

段:个⼈感觉报时⼴告对茅台似乎不太合适,但想不出合适的是什么。不过,对茅台⽽⾔,做点⼴告⽐⼀点 不做好。只要茅台持续做,他们会找到更合适的⼴告的。

20、

网友:前段时间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平》⾥看到,打倒四⼈帮以后邓⼩平拿出珍藏多年的茅台和家⼈⼀起喝。那个场景⾮常⾃然,谁也不会觉得⽣硬。我个⼈觉得嵌⼊式⼴告对于茅台还挺合适的。

段:哈,那个多数不是⼴告。记得前段时间领导⼈送茅台,夫⼈⽤iphone那都是真实地。

21、

网友: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听听段总点评⼀下三星的企业⽂化。

段:苹果是⼀家有利润之外追求的公司。真正有这种追求的公司⾮常少。

22、

网友:茅台也是⼀家有利润之外追求的公司。茅台他会创市值之新⾼的。

段:茅台⽬前还不太像⼀家有利润之上追求的公司,不然集团不会有那么多种酒,也不会有某某年要多少营业额的⽬标。茅台顶多算是取之有道吧,但作为国有企业,相对⽽⾔,茅台算是很不错的公司了。当然,由于属性所致,茅台管理层是有可能有利润之外的追求的,这⾥不是指⽬前的管理层,只是泛指。

23、

网友:⽼段,厉害呀,佩服! 惭愧呀,我当时买的苹果的股票价格⽐你低,没有拿住呀! 在从700多跌破600的时候卖掉了。 当时以为苹果不出⼤屏的iphone,⽽且新东东⼜迟迟不能退出(⽐如iTV等等),市场会丢失很多。 当时⾃以为研究苹果很深⼊了,很懂苹果了,看来还是没看懂苹果深层次的东东。

段:我当时就说过,苹果⼀定会出⼤屏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已。其实我现在依然不知道苹果什么时候出。知道什么事情会发⽣⽐知道什么时候会发⽣要容易得多。

24、

网友A:有点不太理解,苹果的企业⽂化和追求在乔布斯的传记⾥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特别是最后那段⽂字,可为什么还是很多⼈甚⾄是⼀些应该算是⾜够聪明的圈内⼈都不理解呢?是视⽽不⻅还是不相信还是啥原因?另外关于学习和讨教还想请教⼀下:应该如何区分⽿根太软和从“谏”如流?

段:知道和从骨子里相信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段:知道严不带兵和爱兵如⼦不?知道三思⽽后⾏以及当机⽴断不?不知道可以查Google哈。

网友B:段总这句话很有意思。我觉得⻣⼦⾥相信的前提是真正的理解,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带⼊到现实中的具体现象中去,弄明⽩⾥⾯的因果逻辑。如果经营者对“现在做什么未来会导致什么”思考的很清晰,⾃然会端量利弊选择最有利的⾏为。那些优秀卓越的经营者和优秀的价值投资者⼀样,他们的思考中⾮常重视“时间性”,⻓期的企业经营会怎么样。平庸的经营者更看重短期效益,喜欢赚容易的钱。

段:⼤概半年多前有机会和厨师聊过⼏句,他也特别强调了对企业⽂化的“turely believe"。苹果有今天绝对不是偶然的!

25、

段:欲速不达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不然可能南辕北辙。“唯快不破”指的是把事情做对的能⼒。想想刘翔你就知道光是快也是不靠谱的。

26、

网友A:价值投资本身就没有什么好学的,重在悟。有些东⻄是学不会的!

段:“价值投资”的原则没什么好学的这句话我同意。说来说去就⼀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净)现⾦流(折现)。不过,理解公司⻓期的发展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部分⼈最后在股市上赚不到钱是⾮常合理的。

网友B:过了24个⼩时了,老段说的极是,同感! 其实我们需要花⼤量时间去做的就是伴随着价值投资理念在⾎液⾥流淌,理解⼀个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能读懂公司的经营特征,⽑估估公司的价值(DCF的思维方式), 耐⼼等待有了⾜够的安全边际的时候出重拳,⻓期持有(⼼理准备,往往时间不是太⻓,2年 3年 who knows)等待价值回归。 如⽼段所说,除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净)现⾦流(折现)以外,我理解其他的都是"衍生品“,⽐如不懂不做(不懂就不会知道内在价值,还做什么),集中投资(因为好的机会真的不多,机会来了等什么,出重⼿),⻓期持有(⼀般价值回归或等待公司发展需要⼏年时间),安全边际(我们买的就是错杀的股票,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 在老段这⾥”沉迷“了好⼏年了(绝对第⼀批博友),我现在感觉自己在做对的事情,但是偶尔还不能把事情做对。⽐如apple虽然赚到钱了,但是当时感觉自己很懂apple,现在看看还差的很远,现在⼜$100了。 在A股,也经常赚2倍3倍了(有时候仓位不重)。 努⼒ing!

段:我很少提安全边际,所谓安全边际指的应该是⾃⼰对公司的理解度⽽不是价钱。

网友C:这个解释不太理解,⽼段能举个例⼦说明⼀下吗?

段:如果不理解的话,给个例⼦你也不会明⽩的。⽐如苹果...

网友D:请问段总,当管理层犯了⼀个低级的错误,使⾃⼰陷⼊困境中,但是只要改掉这个错误,就能轻易⾛出困境,股价能涨2到3倍,但是仍不确定会不会改,不改的话可能继续徘徊在亏损边缘甚⾄越来越糟,您是会趁股价便宜的时候买进,还是发公告纠正这个错误的时候买进?还有种⾛出困境的可能,就是这个公司如果其他机构发起收购要约获得控制权的话,强⾏纠正这个错误的话,现在的价格应该是值这个价的,以后就难说了,您会怎么选择?

段:我不会这么跟⾃⼰过不去的。

27、

网友:小苹果花钱的⽅式让投资者受益。最近和⼀个炒外汇的⼈聊天,发现原来每个⼈都是认为⾃⼰是做事很谨慎、不懂不做的啊。⼈们要想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并不容易啊。

段:呵呵,⼀般⼩偷也都是认为⾃⼰很谨慎的哈。

28、

网友:段⼤哥不在雪球上发⾔⾮常明智啊,雪球现在乱套了,互相开始⼈身攻击了。

段:其实雪球可以学成网易博客这样,发言的⼈决定愿意接受谁可以在⾃⼰的发⾔下发表评论及交流。雪球只要加⼀个网易这种博友功能就可以了。雪球加这个功能⽐⽹易还容易,因为在决定是否加好友时只要点开对⽅的链接就知道对⽅都说过啥。雪球这样做的话,所有愿意发⾔的⼈都会愿意说话的,雪球的流量⻓期⽽⾔绝对不会因此减少。雪球⽬前的做法太短视,已经把滚雪球的初衷变为扔雪球的战场了。有点⼉可惜了雪球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