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29-2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马克.格林格拉斯的《基督教欧洲的巨变(1517-1648)》,5分。“企鹅欧洲史”第5卷(缺第4卷文艺复兴时期),现代早期。水准稳定,没有出现波动情况。赞!

混乱的一个多世纪。总体观感,这一时期的欧洲发展,已达到或接近同期中国的水平,即使不及,也相差不远了。几个优势和潜力项目:新世界、海外贸易、体制化的大学教育、前现代科学。

1637年,耶稣会士艾儒略出了一本小册子,其中提到:他的中国朋友常常问:“如果有那么多的国王,你们怎么避免战争?”据报道,他幼稚或不诚实地回答说:“欧洲所有国王都通过婚姻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和睦相处,如果发生战争,教皇就会干涉,派出使节警告交战方停止战斗。”

艾儒略无疑是在掩饰。当时正是三十年战争期间,这场20世纪前欧洲最血腥的战争导致800万人死亡。欧洲历史上战争频率显著高于中国。一战实际是欧洲大战而不像是世界大战。欧洲人直到二战后才痛定思痛,消停收敛。

实际上,欧洲的内战频率如叛乱、暴动、起义等似乎也不低于中国。但1840年后,中国出现了超高频率的战争和内战,大概是转型期异常现象和痛苦代价。

现在的欧盟,有点像神圣罗马帝国,也有点像当时的波兰体制。观察对比现在和历史欧洲,有很多相似性延续性。所谓传统或文化,如行事方式、思维方式等,不是难以捉摸的东西,而是可观察感知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