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误工人员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9喜欢:117
最近比较教条的观点多了,比如“周期股越涨越便宜但也越跌越贵”,“周期一般不超过几年”……这是洞察规律还是刻舟求剑?
2022年60万每吨的锂矿2023年跌到10万每吨的锂矿,电解铝在2022Q火了一下就那么一下,钢铁就2021火了一下,光伏风电制造商也就2020-2022牛了之后呢?
但为何煤炭2020下半年至今2024依然牛?为何石油2021年7月开始突破70美元至今2024依然牛?
我的观察是凡是供应端可以快速甚至无限制扩产的,那么偶尔供不应求很快就会市场平衡甚至快速过渡到供过于求,比如2022的锂,铝,钢铁,光伏制造产业链,电车制造产业链,无限的竞争是基本框架和格调绝对了周期的顶部不可能持久就会进入供过于求。
那煤炭这次为何跟2010前后的“煤飞”不一样短暂?2020年末倒前看五年累积退出10亿吨“落后产能”,安全法出来,然后需求持续增长,但供应端没有了边际弹性,看到高价格也不敢大幅度无限制超产了。
那石油呢?如本文,美国石油产量曾经持续下降足足40年,从70年代的900多万桶每天到2009年的500万桶每天,2023年是1290万桶每天,加上NGL过去10多年美国液体燃料增产1200万桶每天,增产1200万桶每天什么概念?几乎是过去10年的全球的液体燃料的净增量的80%以上!!!
2018-2019万美国石油日产量增产300万桶每天,但2024年美国能源署按78美元预测只能增产20万桶每天,也就是美国如今的产量对高油价不感冒,背后是“甜点”的快速消失?可以观察比如2023-2024美国页岩油大鱼按2023年的业绩的10-15倍市盈率去并购页岩油公司而不是自己去勘探新发现,什么概念?美孚并购先锋自然资源,西方石油并购CROWNROCK等,相当于16000亿人民币收购中国海洋石油石油这样的估值概念。当然实际不止,因为中国海洋石油海油我国95%的海域储量潜力和专营权,目前发现的那是几百亿桶的的储量,那潜力是美国其他中小被收购的页岩油气公司不具备的。
而且2023年的高油价却是美国过去15个月连续钻井数量持续下滑的时间,DUC继续被消耗,新钻井数量和完井数量半年前见顶下降,要是只是目前80美元以下的价格接下来美国产量下降几乎就是确定的。毕竟美国能源署2024年预计产量1310万桶每天,而目前是1330万桶每天,接下来产量下降几乎是明确的。
另外石油公司的业绩,比如三桶油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中国石化,在2020年的开始天然气价格市场化,长协迭代等水涨船高,所以你会看到中国石油的202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已经比历史同期创了新高,这是2023年78美元油价环境下的实现的历史新高业绩,中国海洋石油按这个价格2024年也可以历史新高(2022年基数太高了),而且中国海油的业绩会是比2007-2014年90多美元油价时代的业绩高两三倍。其实中国石化剔除2023年的化工业务不利影响,它的油气业务也快达到历史高位了。
结论:
1.周期的长短除了需求端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供应端会不会因为高价格高毛利快速大规模刺激供应端扩产?如果可以,那么可能很快进去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比如锂矿,光伏制造,风电制造,电车制造等……
反之,如果高价格,如果不能刺激高扩产或增产,可能因为政策限制,可能因为行业高成本公司在今天的高价格依然不赚钱甚至亏钱而不愿意扩产就会导致高企周期拉长。
比如赫斯2023年的美国页岩油气业务亏损3美元每桶,而低成本高售价的中国海洋石油却可以盈利27-28美元每桶净利润,是亚太和欧美地区最高的净利润率油气公司,而且高速成长预期。
另外过去10多年的全球石油新发现不足被消耗的50%,而全球的常规油田每年自然衰减600万桶或6%的产能,同时每年增长150万桶的石油需求。也就是每年必须有750万桶的常规油田投产才能平衡这个世界份需求。但高油价这次老美却迟疑了还是无能为力了?
2.政策条件变了。比如之前天然气价格现在放开了,体现了市场价格趋势,所以三桶油的天然气实现价格跳涨利润大增到新的平台,很多东西已经完全变了。天然气因为我们供不应求,但进口LNG或跨国超远管道运输成本太贵,都决定了三桶油的天然气类似今天的“长些协煤炭”一样高企。
那些可以放进历史薄雾馆的“周期几年一轮回”或“越涨越低估值越跌越贵”认知水平,对某些可能合适,但也会让他们迷失作茧自缚在信息茧房了,失去那些可能的伟大投资机会。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石油股份(00857)$ $中国石化(SH600028)$

热门回复

你看我这个截图,代码XOP,分别是美国的石油股票板块指数,你看他们过去10年的K线,今天的K线不到10年前的50%,但你去查美国大部分石油公司的复权股价几乎都历史新高了,过去1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竞争力占了全球80%以上,因此石油产业过去十年在美国整体看是产量成长差不多翻倍的行业。
但为何美国的石油行业指数不到巅峰的一半?因为2015-2016和2020年大量被欧佩克加不计代价的价格战打破产了。
2015-2020因为美国页岩油以不赚钱的模式以每年100多万桶每天的速度在疯狂增产,欧佩克加在2015-2016和2020两次极端疯狂的价格战,就是不计成本去把价格打下去摧毁美国页岩油气公司,也确实消灭了不少油气公司,叠加2020世纪大停摆。
石油价格本来在2007-2013供不应求,但这时美国页岩油气革命性技术突破,带来的巨大产量增量,投资者也不计成本扩产竞争,欧佩克加没办法看到这么紧张的供应被美国页岩油气摧毁了,只能发动价格战去摧毁美国页岩油气公司,比如2018-2019相对缓和没有价格战时平均油价61美元每桶的油价,但美国增产石油300万桶每天,如果加上NGL大概450万桶每天的液体燃料产量增量。 VS 2024年按2023年至今的趋势按平均78美元都只能增产20万桶每天的产量增长。
我们看美国页岩油气的业绩发现巴菲特的西方石油的美国产区过去10年累积亏损12亿美元,那是100万桶每天的产能; 再看赫斯的美国产区过去10年平均每桶净利润亏损10美元,平均每桶油亏10美元!赫斯2023年美国产区在没有计提的环境下亏了几美元每桶的产量。
这是为何美国页岩油气公司增长没有产量后劲的原因之一,多次价格战把美国投资者不少油气公司标的清零。这也是为何最近几年的流行“投资纪律”。
既然美国无力增产,欧佩克只需要减产10%就可以带来油价多几十美元每桶,或提高维持百分之几十的价格,欧佩克拿捏得非常准确。
欧佩克加有一天它的可经济开采储量也会临界点后下降,成本会提高,抽完石油这里大多国家大概率陷入衰退螺旋,谁愿意不得已增产?
几年前是不得已而为之,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我发现欧佩克加看得很准。$油气开采ETF-SPDR(XOP)$ $西方石油(OXY)$ $赫斯(HES)$

铜煤油的逻辑比较硬

油气开采业周期性,主要是那些边际成本型公司参与与退出的结果,如果是低成本公司比如沙特阿美,中海油,周期性不强或没啥周期性。再说,给公司估值的标准是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根本不是周期景气程度。[俏皮]

石油是有限的,可经济可采出来的更是稀缺的宝贵资源。放地下不会坏而且越值钱。这次特殊时期,人家已经顶住全球的压力减产,为何?为了价格。人家有必要加倍把宝藏抽出来烂铁价卖吗?

如何看待沙特和俄罗斯减产的石油产能? 如果需求上来,油价上来,这部分产能会释放,中期来说供需会平衡的,石油短期是OPEC削减了产量来保持油价,中期来说OPEC放开供应量也会达到供需平衡,长期来说真的不知道,不知道到时候OPEC放开供应量,未来的供需会如何变化。

[很赞][很赞][很赞]供给端美国无力增产,欧佩克可以高枕无忧。我比较担心需求端,欧洲日本已经衰退,我们复苏遥遥无期,全球石油需求有下滑的风险。

电解铝国家在供应段也是设立上限的,不存在受价格刺激大量扩产的可能性

为了保份额会增产降低油价打击其他产油国,14年20年都干过这事。

现有矿品味下降导致成本增加,中短期资本投入回报低导致增长慢,电力新能源需求大

有道理,周期既要考虑需求端,更要考虑供给端,做周期股,要选择供给端有门槛的行业,并且需求端也是要有周期的,相辅相成,才是狭义上完美的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