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关于投资房地美的逻辑分析中国平安

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3喜欢:4

案例:选自《芒格之道》1989年西科金融致股东的信

西科金融互助储蓄通过连续增持,共买入240万股房地美的预发行优先股。我们的持股数量占总流通股的4%,达到了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在撰写年报之时,所有240万股优先股均已发行并全额缴纳股款。互助储蓄买入的平均成本为每股29.89美元。1988年末,此优先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交易价格是50.50美元。按照1988年末的市场报价计算,通过买入房地美的股份,互助储蓄获得了4950万美元左右的税前未实现收益(240*(50.5-29.89)=4946.4)。按照目前的税率计算,税后收益约为2920万美元(税率约41%),约合西科每股收益4.10美元(西科股本约712.2万股)。
房地美的生意。房地美是一个混合体,它仍然接受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的监管,但已经完全由私人出资,股东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房地美为支持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而生。它的业务模式是买入住房抵押贷款,随即将贷款打包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为其提供担保并在市场上出售。在此过程中,房地美可以赚取担保费和“利差”,而且不必承受利率变化的风险。房地美的生意很好,大多数储贷机构望尘莫及。近年来,房地美超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即是明证。
亮眼的财务数字。按照房地美目前平均每股1.60美元的股息计算,以互助储蓄平均每股29.89美元的买入成本为基数,我们的税前股息率只有5.35%,税后股息率更低,只有4.4%(互助储蓄是通过优先股买入的,因此股息得到了保障,买得便宜才是王道)。从房地美的历史记录来看,它有能力稳步提升盈利和派息(长期稳定的经营状况是估值的前提,但是需要防止黑天鹅比如之后房地美出现的危机),从而带动股价走高。房地美的优先股实际上相当于它的普通股。以下为房地美1985—1989年的数据(除年份,以及收益率单位为百分比之外,其余单位为美元):


VS
中国平安


如此亮眼的财务数字,1988年末50.50美元的股价非常便宜。市盈率为8.8倍(现在的中国平安PE为8.77倍),股息2.47%,中国平安当前的股息率是5%,中国的红利税要低很多。净资产收益率为27.%。
股价低迷的原因。投资者对房地美的股票反应冷淡,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1)投资者对房地美不熟悉;(2)投资者担心房地美的监管部门可能失职,或者迫于国会的压力,给予私人资本不公平的待遇。

看当前平安:有:(1)寿险作为胜负手,疫情期间核心优势减弱,连降三年,被中国人寿反超,但当前已触底反弹。代理人规模也加快企稳;(2)产险稳步在增长;(3)平安银行在稳步提升;(4)投资端看,地产投资比重较大,虽然已连续拖累平安业绩3年,仍然处于低谷,在深蹲坑的情况下,恢复增长的可能性较大。(5)利率下行风险。
风险分析。确实,房地美的生意虽好,但投资者担心很多风险。它有可能违反对私人股东的承诺;有可能放松信用标准;有可能押注于利率走势。我们则认为,出现上述风险的可能性不大。投资者之所以有上述担心,主要是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的前车之鉴让他们心有余悸。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曾经肩负着为储贷行业提供保险的职责。由于监管部门失职,5这家公司轰然倒塌,数百亿美元灰飞烟灭。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人们认识到,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的破产主要归咎于监管部门的失职。监管部门未能及早出手干预,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结果风险迅速膨胀,最终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投资者因此对监管部门持有怀疑态度,这完全可以理解。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血雨腥风,在那以后的很长时间里,银行一直都维持着严格的信贷标准。见证了20世纪80年代住房抵押贷款的大规模损失,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房地美也将保持严格的信贷标准。只要房地美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只要房地美谨慎地防范好利率变化的风险,它就会成为互助储蓄一笔良好的长期投资。
查理为何公开关于房地美的投资逻辑?我们公开了我们投资房地美的逻辑,这不符合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个团体的惯例。我们一般不谈论我们的投资逻辑。公开投资逻辑之后,我们后续的买入或卖出活动可能遭遇阻力。(另外,我们经常犯错,不谈投资逻辑,也是不想把自己的错误公之于众。这倒不是主要原因。)这次我们破了例,是因为我们已经买到了法律规定的上限,应该没办法继续买入更多房地美的股票了。既然如此,我们选择了披露此项信息。披露这笔投资的逻辑,不代表我们建议西科股东买入房地美的股票。我们从来不鼓励西科的股东模仿西科的投资行为,照抄西科的投资。
本文利用查理芒格分享投资房地美的各方面逻辑,分析了当前的中国平安,总体看当前的平安机遇大于风险。全文完。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平安#

全部讨论

2023-07-01 16:15

《芒格之道》不错,值得推荐

2023-08-28 22:11

如果不能从房地产稳健获利了。保险公司收的保险费投哪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