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红高峰季,红利策略表现会更好?数据分析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5

截至2024年4月30日,沪深两市5113家上市公司基本都已完成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的披露,相应的利润分配方案也随之公布,其中共计3630家发布了2023年度实施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案,占全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比例达到71%。

在新的国九条的大背景下,就上市公司分红是否有事件性机会?长江证券桃子姐最新研报给了数据提示:

根据历史经验,上市公司分红期间股价会受到分红方案信息披露的影响,可能存在事件性

投资机会。以年报利润分配为样本,统计现金分红预案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至股权登记

日之间的股价走势相对于行业指数的超额表现。分行业来看,银行、煤炭、钢铁等行业上

市公司在现金分红预案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跑赢行业指数的概率更高,因而可以关注

这些行业内现金分红的事件性投资机会。

银行、煤炭、钢铁基本都是中证红利指数的核心持仓板块。

那么,关于中证红利现在是不是合适继续买?应该是很多人最为困惑的问题。

确实,过去3年,红利带来的稳定性在新能源、消费医药等行业主题崩塌下,显得格外的熠熠生辉。看着涨幅不错,等等回调再买,总也等不到合适的时机。

就算回调,也么有想象中像样的回调。想买觉得时机不对,不买了发现错过了时机。

年初觉得再等等,一等发现又涨了十几个点[哭泣]

毕竟,人是感官动物,看着已经缓慢涨上去的基金,总觉得很有可能会买亏。

这里,还是用一些相对客观的思路和数据,仔细思考下,我们如何看待当前的中证红利

首先,从宏观的视角看,红利资产是否值得持有。

答案是:长期值得。

过去很多年,A股喝酒吃药科技新能源半导体,轮番上演各自的牛熊转换,红利显得有点默默无闻,行情显得有点迟缓。很多人也许仍在等待过往重现,但从经济等速换挡的大背景下,业务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下红利的真实价值。

关于红利资产的底层逻辑,概述两点:

第一层逻辑,将红利资产置于时代背景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取理解。

全A指数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后,自由现金流从之前连续10年的负值,变成正值,并持续上升。 截至2022年底,自由现金流达到了1.2万亿以上。 越来越多的行业,在进入成熟期后,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再因为恶性竞争而拼命增加资本开支,这些企业从原来的成长股转变为偏价值、偏分红的股票, 站在这个时代的背景去理解,可以发现红利类资产的供给在未来会越来越丰富。

从资产需求来看,伴随这次的熊市,其实绝大多数未必能容忍特别高的波动率,在人口老龄化后,对财富管理波动率的诉求是要越来越低。 因此,这类资产具有巨大的长期发展空间,同时拥有深刻的产业背景和老百姓的理财需求。

第二层逻辑,红利资产相较于沪深300指数等其他宽基指数有一个很大区别。大部分指数从某种意义上是以追涨的方式构建的,只有满足一定的总市值或者流通市值的要求,才能纳入某个宽基指数或者某个产业指数。而这种追涨的方式通常意味着,某个板块的某些龙头公司纳入指数时,往往是处于高点。

因此,投资者从指数中获取超额收益的概率和难度往往较大。红利指数的构建是基于分红收益率的底层逻辑,即如果一个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但股票跌了10%,红利指数的配置是会增加的,因为它的分红收益率是上升的。 所以,红利指数的构建原理,相较于一般宽基指数或者行业指数更具投资价值。

其次,红利资产是否拥挤和高估。

文字描述略显单薄,我们看看各个维度的数据。

配置角度来看,目前处于历史中低水平。2024Q1 主动权益基金对红利策略相关标的的持股市值达到 2448 亿元,相比于1.56 万亿元的重仓股市值,配置比例 15.7%,为 2010 年以来 36%的历史分位,超配比例-11.1%, 为 2010 年以来 48%的历史分位。

交易角度来看,目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2024Q1 红利策略相关标的的成交额占全部 A 股成交额的 8.5%,为 2010 年以来 25%的历史分位。

估值角度来看,目前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代表性红利策略指数——中证红利指数,目前 PE 分位数约 40%附近,PB 分位 数约 20%附近。

结论,红利策略长期值得持有,目前不拥挤、也不高估。

那么短期,年内涨幅已经13.28%的中证红利还值得买吗?

这里直接借用@张翼轸 老师的图,EarlETF图表周刊2024-05-10

下图是中证红利相对 Wind全A 的轮动三棱镜,请密切注意 40 日收益差,过高的时候不要追高,可以静待回落到零轴甚至此前常见的更低点时杀入。

目前,已经处于零轴位置了,至少数据上,短期买入不算追高。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上证指数(SH000001)$ $兖矿能源(SH600188)$ @中证红利ETF @小秘书

全部讨论

05-16 18:19

政策是个催化,但从时代背景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理解,上市公司加大分红也会成为趋势性行为。而从年报数据看,这一趋势已经逐步显现。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年报进行分红的企业中,65%的企业分红比例有所提高。分结构看,原先低分红公司较多的成长板块,今年分红比例增加公司的数量翻倍。对应股息率看,基于2023年年报的上市公司股息率整体抬升,分红增加的企业中,中高股息公司比例从34%升至43%,增加了9% (股息率>2%)。$中证红利ETF(SH515080)$ $中证红利(SH000922)$

红利策略表现会更好?

40日收益差是什么意思?

短期买入不算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