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来临,真正收割的是中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41回复:317喜欢:149

买房是破产的最快方式

一对深圳夫妻经过10年打拼,到2021年积累了400万的存款,家庭年收入稳定在150万左右。为了给刚出生的孩子建立一个稳定的家,于是夫妻俩决定买房。看了一圈,最后以300万首付,买了一套120平米价值1000万的二手房,每平8.3万。位置、学区都还不错。存款也还有100万。

然而买房的幸福只持续了几个月。2021年年底,丈夫李某遭遇公司业务调整,部门裁撤,失去了工作,只拿到10万赔偿。2022年李某努力找了个份工作,但是只做了不到两个月,就因为和公司矛盾,不欢而散。之后,再找工作,更是四处碰壁。拿惯年薪百万的李某也不愿意去做30万的事。于是李某尝试自己创业,却未见收益。2022年家庭收入只有50万。还贷、养娃,消耗却多了不少,这一年存款只剩下50万。

2023年,李某创业仍未见显著收益。眼看着存款已经要见底,房贷已经难以支撑。焦虑已经趋近歇斯底里,创业的耐心也早已耗尽。此时,夫妻俩已经在盘算是不是该把房子卖了。然而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700万的房贷,每月还款3.76万,还了1年半,本金还有684万。18个月还的67.7万里面,只有16万是本金,51万多是利息。再一看,现在的房价,已经只剩下7万,如果真的想卖的话,6.5万才能快速脱手。房子下跌已经赔了220万。

夫妻两实际的净资产,只剩下780万的房子+50万存款-684万的贷款=146万。两年没了254万。50万的存款勉强还能撑一年。可是房贷还有28年!!!

李某夫妇还是幸运的,还有很多中产有300万就买了1000万的房子,甚至只有200万就借钱买了1000万的房子。还有很多二三四线的中产,用100万买了300万的房子,现在房子只值150万。这就是为啥,大家断供了、负债累累了、不敢消费了。

怎么回事呢?不是说上海300万就可以财富自由吗?怎么买了个房,两三年就能破产了?到底哪里不对?

中产其实是无产

这就是危机对于中产的收割。中产其实是无产。中产往往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拿着高薪,但是却没有什么被动收入。以上面的李某夫妇来说,他们的收入就是工资,李某100万,妻子50万。而占据他们绝大部分资产的房子,其实不是资产,是负债。因为它每个月会消耗他们3.76万的现金流。

事实上他们18个月,给银行送了51万利息,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年收入。辛辛苦苦,最终却是给银行打工。

真正的富人阶级,往往有核心地段房产(二环内),家族信托,龙头公司股权,黄金、外汇储备等等。经济危机于他们而言,其实无非只是以现金统计来说,资产从2亿掉到了1亿,影响不大。而无产阶级,本来也没什么资产,就没什么返贫不返贫的了。当然,负债的就比较惨了。

危机的本质是过剩

“现在我们已经身处危机之中了吗?”。没错,我们其实早已身处危机。而这一轮危机的本质,就是过剩。

就拿最近比较火热的汽车降价事件来解释一下吧。(请忽略细节)

过去十年,中国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从每年1500万增长到了2000万。中国汽车企业从100家增长到了200家。为了适应持续的市场增长,也为了争取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各家车企都在尽量提升产能。然而到了近两年。我们发现,销量增长的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产能提升的速度。

到了今年,车企现在一年要生产3000万辆车,然而销量却只有2000万。车企通过努力打拼,又往国外卖了300万辆。然而还是有700万辆过剩的车。怎么办呢?最终一定是要有人的车卖不出去的。于是降价潮就出现了。少赚点,或者亏点钱,总比砸手里强。

这,就叫过剩!

而这样的过剩在我们周边方方面面都在充分演绎着:

——一年毕业1200万大学生,而市场上需要的大学生可能连200万的零头都不到。挤破头,上了船,也仍然只是卖命为别人赚钱。

——全国6.6亿栋房子,而出生人口却已经开始下降。很多地方的房子,早已过剩。尤其三四线,房子多了卖不上价,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认知。房子过多,人口不够,房价不跌才怪。

——中国一年能生产的服装百亿件,手机十几亿台。然而内需不振,出口下跌。电子厂,服装厂只好纷纷关门。民工找不到工作,露宿街头。

如何应对过剩?

以车企案例来说,无论怎么卖,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200家里面总有几家是比较牛的,还能持续增长$比亚迪(SZ002594)$ 。而一定会有更多家,车卖不出,亏损过度,最终走向关闭。直至剩余车企产能匹配上销量。

这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各行各业都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即使留存的企业里面,为了提升竞争力,也一样在内部加速淘汰落后者。而西方的银行危机,也将持续影响全球经济运行,进而影响中国。直至大家的杠杆都降下来,重启增长。

面对越来越卷,越来越危险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1、精益求精:只适用于精英。说白了就是卷。100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却不影响顶尖的1万大学生找到更好的工作。用GPT4降维打击各行各业,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科大讯飞(SZ002230)$ $三六零(SH601360)$ 

2、降低杠杆:随便理个财就有5%稳定收益的时代过去了,未来会进入低利率时代,高成本的钱别用了。提前还贷是对的,相当于买了5%的理财,这世道不容易买到了。

3、收缩投资:如此红海市场,搞不好哪里就崩了,风险高了。钱也越来越难赚了。不亏就是赚。已经这么卷了,就别去投资布局不确定的新东西了,已有的也要考虑收缩。

4、注重组合:如果你担心房价下跌,现金被稀释,那就分散一点投资吧。房子、股票、债券、黄金、外汇、现金都可以。带700万贷款价值千万的房子,不如换成300万的房子,跌30%也不那么心疼了,或者干脆租。

人生不易,且留善意,祝大家潇洒一生、平安喜乐。

鹰眼看风,每周1-3篇文章,财经干货逻辑分析,提升财富认知,助力财富增长。

#危机下的投资策略# #微软将GPT-4整合进Office办公软件# #银行危机再创美股,第一共和银行重演暴跌#

精彩讨论

闽商黄先生2023-03-19 12:47

这些故事都是没有社会经验的体现,或者说有个三四十岁的人不会说这样的故事。

月牙湾渔隐2023-03-19 12:40

“家庭年收入稳定在150万左右” 一切问题的根源在这个“假设”或者说“前提条件”。这个前提一旦不成立,就好比万丈高楼塌陷了地基。其实股市里也一样,“盈利稳定年增长20%”,“股息率稳定每年6%”,明天的事儿,谁敢保证?所以一切的一切最重要的是要有“常识”。

不懂得学2023-03-19 14:30

一对深圳夫妻经过10年打拼,到2021年积累了400万的存款,家庭年收入稳定在150万左右。

这句就有很大问题

高老庄的佩奇2023-03-19 09:43

收割房奴

至尊博士2023-03-19 15:14

通篇瞎说!傻子编瞎话!

全部讨论

2023-03-19 18:00

百万年薪的打工人只要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和人脉,就不会陷入真正的危机

2023-03-19 13:03

东北小中产瑟瑟发抖

编故事的成本越来越高了

如果只有一套房,用于自住,就算还不起房贷。银行也不能回收和拍卖。10几年前就有这样的法律解释。而且不是还有贷款保险吗?

2023-03-19 07:57

图文受限,被删重发。难呀!

2023-03-20 02:39

一套房子都没有的中产,这个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中产这样定义不合适

2023-03-19 22:20

年收入150万的李某两口子,“给银行送了51万的利息,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年收入”,谁会算数给算算有没有毛病。

2023-03-19 21:34

300w买1000w房子怎么想的!年收入150w,才坚持一两年就没了,这叫稳定在150w?啥玩意,自己作死,没啥同情

2023-03-19 20:35

百万年薪,工作10年,被离职补偿10万。。。瞎jb编啊

2023-03-19 18:51

错,买房不是,借贷才是,不论房贷,车贷,信用卡,都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