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各位领导好:本周上证指数下跌0.91%,沪指维持在3000点以下,成交量较此前回落。
近期我们国投策略鲜明提出:市场向上的小beta在于东升预期,主要是对当前-明年上半年房价与财政力度的观察;市场向上的大beta来自美元外溢的开启,主要在明年下半年观察降息节奏与FDI资金流入。
在此,我们维持判断:当前岁末年初若有一波行情,那么胜负手只有在于再次定价“东升”的预期。客观而言:结合2012年末-2013年初,2018年末-2019年初以及2022年末-2023年初三轮行情对比来看,岁末年初市场出现W型底部反弹的行情,要么年底有足够强的稳增长政策支撑,要么是年初经济数据开门红。如果两者都没有,那么市场多数情况在内外部环境平稳前提下维持窄幅震荡。我们认为:显然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坚定高质量发展,2024年初经济数据的修复幅度是岁末年初反弹幅度的核心依据。当前建议宜将“熊心”换“牛胆”,对A 股复刻 2018 年末到 2019 年初的反弹行情,我们心怀期待,建议通过铜金比、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和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标持续跟踪。
同时,美十债利率快速回落至4.0%左右超出市场预期,我们维持判断:外围宽松预期交易没那么快步入到衰退预期。若维持美联储降息操作维持年中预期,则对应A股中小盘占优趋势持续。(若降息提前到一季度,那么对应A股一季度高股息占优)。
在结构层面,近期A股中小盘成长占优(TMT+医药)特征愈发明显,充分验证我们此前将年内胜负手放在海外高利率(核心看降息预期)的定价层面。站在当前,我们看到的是近期A股中小盘和大盘的分化来到历史极值水平(最新国证2000指数/沪深300指数比值为2.22,创近6年新高;国投策略个股估值分化指数为36.33%,接近新高)。根据历史经验,当这两个指标接近历史极值后,中小盘成长短期会出现波动。从中期视角看,相比于2013-2016年、2017-2020年大小盘分化-收敛周期,一般这种分化的周期在4年左右,最终大小盘分化-收敛往往需要经历“喇叭口”式分化所带来的“至暗时刻”才会出现风格的回摆,目前评估中期小盘成长占优格局并未被逆转。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在TMT演绎之后,岁末年初可以重点关注医药板块。详情参见大国大潮——《号角已吹响!当下已是医药新周期》。
以上,供各位领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