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轮动策略周报20240611-0614丨新高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2

本篇为ETF轮动策略的周报,策略的具体说明和实时情况可以参见《ETF轮动策略说明》

策略的基金池为:沪深300ETF+创业板ETF+纳指100ETF+黄金ETF,基准对标【25%沪深300指数+25%创业板指数+25%纳斯达克100指数+25%黄金9999】。

本周回顾

六月第二周,继续震荡调整的一周,中证全指 -0.10%,沪深300 -0.91%,中证500 0.08%,中证1000 0.53%,中证2000 2.07%。大盘整体承压,上证指数一直在3000点上方徘徊,小盘虽然涨得多一些,但这个修复幅度比起之前的跌幅,其实远不尽人意。

本周申万一级行业表现靠前的行业为通信和电子,涨幅分别为6.01%和4.67%,前者主要沾了CPO(光模块)的光,而CPO又主要是美股科技股在国内的映射,可以说息息相关;后者则主要沾了科特估的光,想必诸位这周应该不少听到这个名词,没少看到推半导体的文章。

跌幅靠前的行业为交通运输和农林牧渔,跌幅为-3.72%和-2.99%,前者里的航运版块受到欧线集运期货跌停的影响,主要还是对于巴以挺火协议的反映;后者里猪产业出了名的博弈度拉满,指数才创新年新高没多久,现在回调也可以说不让人意外。

可以看出基本上本周的涨跌大部分都和基本面无关,毕竟一周的维度时间太短何况本周才4个交易日,更多还是事件驱动、资金流动和情绪影响为主。

后市展望

上周的周报里就提到过对于6月的行情完全没有期待,本周的表现和相应数据可以说进一步证实了之前的判断。

主线版块的红利正处于回调期,而所谓科特估,在我看来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换了一个名词,搞得好像国家最近才出来支持半导体行业一样?

很多推半导体的文章逻辑用的是库存见底,跌幅够深,大基金三期注资,却忽视了需求不足,估值仍高,盈利下滑;而且大基金三期投的钱也不是一次性而是分批逐渐投入的,何况有价值的公司早就被投完了,后续新投的都是不确定性极高的。

那些“科特估”涨了就出来吹国内半导体,只说优点不说风险的,要么是媒体思维追热点,要么就是软文推产品。

用中信陈果的话来说近期A股核心矛盾是清晰的:

短期没有增量资金流入,甚至是减量,增量流入红利可以逼着存量切,但没有增量时,大批存量资金就不愿意再追红利,同时也看到茅宁短期缺乏上涨逻辑,因此试图找一个新方向。半导体甚至消费电子预期过低了可以涨,但目前A股科技板块作为一个整体也承载不了过高期待。

我来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就是:都不便宜,没一个值得涨的。

很多人说A股现在便宜,其实看下大A上市公司整体roe情况就知道到底是不是便宜了,下图为中证全指的历年ROE数据:

中位值已经从之前的12%掉到5%不到了,所以为啥一直涨不动,市场到底是不是有效,还是说大家都放着便宜不捡,诸位可以自行判断一下哪种可能性更高一些?

策略情况

本阶段时间为6月11日-6月14日,一共4个交易日,ETF轮动策略本阶段收益2.94%,对基准超额收益2.90%,24年收益率19.74%,对基准超额收益12.69%。目前持有标的纳指ETF,持有收益4.82%。

本策略于6月13日创今年净值新高,目前距前高回撤0.07%。

虽然A股表现不尽人意,但完全不影响ETF轮动策略的表现,上周就说过,本策略是一个主动选择牛市的策略~

纳指ETF为本策略今年的涨幅着实贡献了不少,这里也展开聊下。

前段时间看了Zealer老戴聊苹果WWDC网页链接{【深度】Apple Intelligence}一个视频。

其中提到大众的判断和思维并不总是理性的,不相信苹果AI的人分为两种:

第一种人不信任苹果AI的原因是担心苹果是外国公司,自己的信息可能流向国外,国内政府监管不到,所以无法信任(担心无监管)。

第二种人不信任苹果AI的原因是担心苹果的数据在云上贵州,可能和百度云一样被各种审查,所以无法信任(担心有监管)。

虽然出发点完全不同,但是得到的结论却是相同的,可以说殊途同归了~

那放在投资来说,很多人错过纳指也分为两种原因,一种是自认为研究得比较透,现在纳指不便宜了所以不敢“追高”;还有一种是认为自己没有研究透彻,既然没弄明白那自然不敢买或者买不多。

虽然出发点也完全不同,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错过了,可以说也是殊途同归了~

对于本文的全球轮动策略来说,并不关心标的背后的涨幅到底源于价值还是价格,现在是贵了还是不贵,只关心趋势如何,能不能坐上这班趋势向上的车,并且在车抛锚的时候不会一起车毁人亡。

重复一下上周周报里说过的:本策略也许在震荡市的时候会有反复,但至少不会让你错过牛市大的趋势,也不会让你深陷熊市的漩涡不能自拔。

本周周报就聊到这,之后策略的情况也会每周更新,有兴趣的可以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