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轮动策略周报20240513-0517丨矛盾?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本篇为ETF轮动策略的周报,策略的具体说明和实时情况可以参见《ETF轮动策略说明》

策略的基金池为:沪深300ETF+创业板ETF+纳指100ETF+黄金ETF,基准对标【25%沪深300指数+25%创业板指数+25%纳斯达克100指数+25%黄金9999】。

本周回顾

五月第二周,整体波澜不惊的一周,中证全指 -0.01%,沪深300 0.32%,中证500 -0.79%,中证1000 -0.20%,中证2000 -0.25%。

从申万一级行业的表现来说,本周最出彩的必须是房地产行业了,5日涨幅12.65%排名第一,尤其周五盘中1点左右的几道政策(降利率、降首付比例)发布后,市场花了1个小时左右来消化,2点左右才开始往上拉升,当日涨幅7.37%,贡献了一周涨幅的58%。

相比之下之前比较火的家电板块,同样属于地产链,这周就比较惨了,直接5日涨幅-2.36%拿了个倒数第一的名次,很明显依旧还是存量资金来回轮动和高切低,整体成交额依旧没有恢复万亿以上,不过周五北向流入了139亿多,不知道下周的市场是否可以活跃起来。

后市展望

于我看来无论港股还是地产,先不说后面持续性,头两波很明显都是超跌反弹走的修复行情,有多少人吃到了?吃到的代价又是什么?

拿万科举例,有朋友说,这波万科的反弹,谭丽等到了,张翼飞没等到,等到的真的赢了么?

谭丽的价值精选万科从20年4季度开始出现在持仓中,21年底加到顶格的10%,直到23年开始逐步减低,最新的比例大概5%出头。

而张翼飞的民稳增长中万科也是从20年下半年买到持仓第一,占比2%出头,21年开始随着权益仓位的提升被动提升比例,同时也把港股的万科加入持仓,A股的万科23年3季度就清掉了,港股的万科一直坚持到23年底,24年一季报也不见踪影。

一路坚持的代价看下K线的走势就知道了,最近的反弹带来的影响只有图中红圈这么多。

所以说,要么你精准吃透政策,4月底开始左侧布局地产,不然就算这波反弹,依然还是亏的。

至于右侧能不能做,怎么做?波段仓位那有能力的根据模型看线就行了,之后到底是利好出尽结账还是继续往上,尊重客观,趋势跟随,波段时长没人知道,看到多久就是多久。配置仓位就交给那些基金经理比如董福琰这种自己去把握了。

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思路,各有应对,区分清楚手动挡和自动挡的逻辑就行。

策略情况

本阶段时间为5月13日-5月17日,一共5个交易日,ETF轮动策略本阶段收益-0.87%,对基准超额收益-1.62%,24年收益率13.53%,对基准超额收益5.24%。目前持有标的创业板ETF,持有收益0.16%。

本周基本没创业板什么事,但看159957这个ETF,5月13日-5月16日连续4个交易日场外资金申购6亿多份,接近7亿元,基金本身1季度规模也才5亿不到,很明显有大资金开始逐渐布局了,今年大部分指数都收红了,创业板目前还是绿的,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轮动补涨行情,且走且看。

信号矛盾时如何处理?

顺便说点题外的,除了周报中的全球轮动策略,下周群里会额外增加全市场行业轮动策略,策略的执行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什么叫怕高都是苦命人~

群中有时候会额外用顶底指标来做短期风险提示,比如5月7日曾做以下提示:

但行业轮动策略发出的信号5月10日提示买入的标的就有港股通红利ETF中概互联ETF,其中港股通红利ETF当天还大涨3.59%,这种情况怎么处理?能不能追高?

说实话确实很难判断,港股通红利甚至后面5月14日一度盘中溢价接近10%,短期情绪的事谁能说得准。

以前有朋友就曾问过我某只标的某个时间能不能买,我之前的回答是: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即使是我本人,同一时间可能既会做买入操作,也会做卖出操作,完全取决于背后的逻辑,而不是预测标的之后的涨跌。

那放在这个案例里就可以很清晰的呈现,如果是看短期波动,那顶底指标的辅助择时,既可以选择提前左侧减仓,也可以选择留一部分后续右侧回调减仓。

但本身行业轮动策略(包括周报中的全球轮动策略)并非高频动量策略,更偏向于捕获中期趋势,港股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流动性,如果上涨带来了流动性,流动性又进一步推动上涨,后续的弹性也会十分惊人,不排除主升浪会继续进行的可能性,跟随信号买入也完全没问题。

而这就是两种不同久期策略的区别,多策略的执行过程中,重要的是仓位的控制和区分,同一时间做出相反操作也不足为奇,切勿用不同策略的逻辑去做跨策略判断,那自然就可能产生矛盾了。

再举个长久期的例子,之前一直说24年非常看好的高胜率品种里有黄金,配置仓黄金的回调,如果看得够长,其中短期的回调带来的都是机会,这不又重新突破2400了么?

好了,本周周报就聊到这,略微有些超篇幅,之后策略的情况也会每周更新,有兴趣的可以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