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的基金现在能不能买?一文回答上述问题

发布于: 雪球转发:14回复:9喜欢:26

写本文的初衷是因为经常在各种投资群、论坛、社区看到介绍基金的话题时,总有人在下面问现在位置能不能买?

看似这是一个只有两个选项的判断题,能或者不能很简单的二选一,但其实背后很复杂,千人千面,根本没有标准答案;所谓“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就是这个意思。

本文希望能尽可能简单地把一些常见的关于能不能买以及相应的衍生问题进行解析,做到下次再有人有类似疑问的时候把文章甩过去就能解惑。

一、能不能买?

先假设目前有一只还算不错的基金出现在各位面前,各位也不是对基金一无所知的新人,同时手里也有点闲钱,此时想必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问题:我知道也许这算一只还可以的基金,但是现在位置可以进吗?

·基金判断

首先要明确的是你为什么要买这只基金,到底看中它的哪一点?

是基金的风格,布局的版块,持仓的个股,还是基金经理个人特点,亦或是只冲着最近涨得好?

再好的基金充其量也只是工具,搞清楚它能发挥的作用,这样用的时候顺手,之后发挥不了作用时换/卖起来也不会犹豫不决到处问人。

·投资体系

基金投资从来都不是只看个体基金的好坏,就像足球队不是把一堆明星球员堆砌起来就一定能拿到好成绩一样,关键是要能互相配合形成体系;

有了自己的体系之后,各个基金在体系中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那此时要思考的是这只基金在自己的组合里打什么位置,前锋?中场?后卫?亦或是 成长?平衡?价值?还是作为卫星在某个行业上进行布局?

特定的位置缺人或者看中的基金比原有的强,那才有纳入的必要,而不是看中就买盲目的堆叠“好基金”。

·风险偏好

市场的行情从来都是千变万化,之所以不敢买入无非是怕买入后跌了,但世上哪有买后就只涨的产品。

别光想着买入后数钱的场景,首先第一点要想清楚的是万一最坏的情况发生了,自己能不能接受?

也就是万一买入后一路下跌,自己能接受的最大回撤是多少?不同的产品对应不同的风险,每一点多出来的超额收益都是由额外的风险带来的;

开仓的时候只有做好最坏的打算,那下跌后加仓也好止损也好,一系列的操作计划也出来了,最坏的情况都想好了,后面只需应对不需预测,自然坦然处之。

二、怎么买?买多少?

想清楚上述问题后如果决定买入,那就涉及经典的第二大难题,买入时机和买入仓位。

如果只是单纯的同类型基金调仓替代,只要当天超级转换或者手动转换就行了,不需要思考别的,可能有些朋友现在想要调换的基金还在浮亏中,有着等回本才卖的执念;

都已经认定B比A更优秀才要替换的,那接力后B不是比A更快回本,何必要等A回本才换?

或者换个角度思考,原有的基金就当是一笔现金,目前新开一个账户同时出现A和B的话会买哪个,答案也不言自明。

如果是新开仓买入,那我们来看下以下不同买入方式的区别;

·一次性投入

先给结论:一次性投入在避开极端时间段的时候,比起其他方式是有更高的年化收益的(具体可以见下文链接),如果有一笔存量资金需要开仓,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现在市场位置的高低和所买基金持仓版块位置的高低;

具体的择时指标有很多,比如股债性价比、指数估值分位、投资者情绪指标、巴菲特指标、破净股统计等等;

我们都知道要在相对便宜的时候买,参考上述指标也许没有那么精确,但就像姜诚说的你不知道一个人的体重,但很胖的和很瘦的还是能一眼看出来的;

如果一眼就认定很便宜的时机,自己又有足够的把握,就比较适合一次性投入;

但最大化收益的方式所承受的风险也是最高的,便宜的时候往往市场还有继续下跌的惯性,结合上文说的提前测算好最大回撤做好心理预期再决定是否采用这种买入方式。

·分批次投入/定投

先区分资金的属性,分批次投入适合存量资金,而定投本身更适合增量资金;

理论上一次性投入虽然效益高,但给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抄到最低点哪有这么容易,但底部是一个区域,定投的方式虽然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但也平滑了波动能得到一个时间段市场的平均值,这样在持有体验上让人舒服了,自然可以拿得更久。

定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1、定期定量定投 2、估值定投法 3、股债性价比定投法 4、止盈定投法 5、均线定投法。

详细的比较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本文就不展开了,个人认为如果你没有十足的把握和非常高的风险偏好,分批次投入/定投的方式是更适合普通人的。

投资基金的正确”姿势“

·仓位的分配

上面聊的是你给新基金分配资金的投入方式,那这笔资金到底占自己总仓位的多少,这个也应该在开始的时候想清楚。

需要思考的步骤从上而下举例给大家打个样:

1、基金投资占你投资资产的比例,其他的资产可能有股票、债券、黄金等等,也就是大类资产配置。

2、基金里分给全市场基金、行业类基金、固收类基金等等的比例,比如经典的核心+卫星的模式,80%给全市场基金,20%给行业类基金等等。

3、全市场基金也要按照自己的投资体系,分给不同风格/类型的基金的仓位也是各有不同的,有人等比分配每个上限在10-15%不等,也有摊大饼各2-5%,也有累进式每次1、2个点逐步买入慢慢替换原有基金;不同方式完全因人而异看自己的投资体系。

4、行业类基金也是想好看中哪几个行业,给予不同仓位上限进行分配,比如20%的行业基金上限里分了4-5个行业,那每个的上限就是4-5%。其他类型的基金也同理请大家举一反三。

三、买入后亏了怎么办?

市场每天都是波动的,买入后亏了其实再正常不过,买入后只涨不跌才是最不可能的。

这里讨论回撤较大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问题进行应对。

·归因分析

买入回撤后第一个需要复盘思考的就是当初自己买这只基金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最初的买入逻辑有没有本质的改变。

只有最开始买入时就有着严谨的逻辑,这样发生变化也早有了预案,而不是被净值变化牵着鼻子走,买卖只看涨跌好坏。

·止损

什么时候需要止损,比如常见的基金经理风格漂移、基金经理更换、基金经理身心健康出现问题,这些都是很明显的信号,不要因为现在还亏着就心存侥幸想等回本再调整,当断则断不受其乱,止损也不是卖出认亏,可以选择相应的备胎进行调仓。

·补仓

如果最初的买入逻辑没有变化,只是因为市场整体行情发生变化,比如遭遇黑天鹅或者意外事件;或者是基金经理布局的行业你依然十分看好认为只是错杀or回调;

那上文提到的买入时做的最大回撤的计划此刻就起到了作用,根据回撤比例分档进行补仓,可以是等比也可以是倒金字塔型,买入计划早在最初就定了,只需执行便是。

当然注意做计划的时候设定好总仓位再结合最大回撤来做计划,这样也不会补着补着变成重仓,万一看错突破最大回撤后给自己造成重大亏损,比如著名的中概互联

·持有

有时候买入逻辑没有发生变化,但一些朋友对市场也好行业也好没有自己清晰的判断,那完全可以继续持有保持不动;

因为最初仓位的设定,每一只基金在自己投资里的占比都不是决定性的,那看不太清楚的时候不动就是了,后面发现看错了再行动损失有限,看对了反弹时事先没补仓也只是少赚而已。

四、买入后赚了就是好事么?

前面说买入怕亏损才犹豫,那假如运气不错买入一路小涨了有一定幅度岂不皆大欢喜?

我认为情况并非如此,只有你眼光卓越运气爆棚正好一次性建仓在底部然后一路往上涨的情况,才是不需要担心的,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说说。

大多我们看好一只基金时往往是它最近表现不错的时候,比如最近的信创版块,布局得越多的基金自然涨得越好,也许买进去涨了,但问题是仓位没建好手上只持有很小份额,赚了也只是毛毛雨,此时后续该怎么操作?

·追涨

追涨杀跌大家可能条件反射觉得这是贬义词,但就像风险这个词一样,本身它们都是中性的词,并没有褒贬一说,有时候有些投资标的或者方式,就更适合用追涨杀跌的操作;

比如成长股,天生就比价值股更适合追涨杀跌的操作,如果你的投资体系相信市场是有效的,选择尊重市场跟随趋势做右侧,那在有些版块刚起来的时候确实也可以采用追涨的策略(前提是这个版块估值还不是很高,都泡沫化了还追那就是刀尖跳舞了)

友情提示:在控制好仓位同时有利润垫的情况下,设定好右侧回调多少进行卖出,也是在追涨前就应该提前设定好的。

·止盈

止盈的方式也取决于你的体系是偏左侧还是右侧,左侧看估值,右侧看回调,其实最终卖出时候的收益长期来看未必有多大差距,形成适合自己的体系才是最关键的;

还有一点就是看你前面买入时是一次性还是分批的,仓位小自然可以放着不动做右侧尽可能多赚一点市场博弈上的便宜,仓位大就适当根据涨幅来进行减仓熨平自己那颗焦躁不安的心,毕竟拿得住拿得稳才能走得更远,而不是就想着每笔投资都要从鱼头吃到鱼尾。

·持有

投资基金大部分朋友还是习惯左侧,右侧这种事也只有新手阶段追涨越买越多才会频繁发生,此刻新手也完全不懂什么左右侧,直到后面顶部反转被挂在山顶欲哭无泪,慢慢开始学习变成老手~

相信20年入坑的朋友有不少以上体验,如果你的投资体系也好,风险偏好也好如果不支持追涨,那安心持有就是,没有人会因为少赚而破产的,重要的还是克服自己的心魔;

你赚的每一分钱都不会超出自己的能力圈,不是你的就不要去贪形成纪律性,才是长久投资的不二法则。

总结:以上大致把我能想到的一些买入时大家可能会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实每个部分都能扩展开来谈谈,但那就没有尽头了;

本次理论篇限于篇幅就到此为止,如果有机会之后再结合实例来分析下,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希望这次的分享给大家带来收获。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雪球星计划# ##投资理财# 

全部讨论

04-17 17:39

对看中的基金现在能不能买以及相应的衍生问题进行简要解析。

2023-11-19 10:40

在哪里能买到您的投顾组合?

2023-06-14 16:34

怎么把黑马贴删了

2023-03-02 00:36

大佬带我飞

2023-02-12 07:57

总结的真好,入门过程中踩了其中的很多坑

2023-02-11 19:31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2,也推荐给你。

2023-02-11 19:23

写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