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变动!公开实盘【每天投资10块钱】第602天——2021年1月23日【假如我突然挂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跟朋友聊起一个事,大概意思就是说我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是哪天我突然挂了怎么办~

这个我还真是有很详细的考虑过,一共会有两套方案可以进行,一套是需要我朋友帮忙,非常复杂的方案,操作上没按法律程序走,没有法律保障,所以没有借鉴意义,就不公开说了,我朋友知道就行,除非这方案以后能完善到非常成熟,才会考虑公开讲。另一套方案是由我老婆或子女处理即可,简单易操作,有跟我老婆讲过几次,不过这些都是她不懂的东西,每次讲一点就得解释好多东西,最终都不了了之。索性我先写下来得了,以防万一,先简单写个大概,以后再写清楚细节~

首先我是有买寿险的,受益人分别为父母,配偶,子女三份,不会有利益纠纷,然后保额不是固定的,每一年我都会增加多一些保额上去。我是用微信买的,我挂了后通过我的微信就可以查到保单找保险公司拿赔偿金,如果是属于意外死亡的话,那就还有意外险也可以报销。

然后登陆我所有的资金账户,我是每个星期都有做账,我所有的财产在哪里都可以通过我的账本查到,可以很容易的就把我所有的金融资产都给卖了变现。

保险赔偿金跟我的金融资产两项的钱加起来,省吃俭用是够过一辈子的。但最好还是能保持增值,生活质量才有保障,日子才能越过越好,这就涉及到最重要的问题了,如何让啥也不懂的小白,可以稳稳的几十年时间保持资产增值。

巴菲特给出的办法是买入代表国家发展水平的指数基金,美国的标普500,中国这边的沪深300比较符合巴菲特的要求。这方法倒也不是不行,但是股市的波动,不是谁都能承受得来的,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根本拿不住。巴菲特这方法看似简单,但一点都不容易~

我的办法是,找出全市场评级最优的5只二级债基,把所有的钱平均买入,每年进行一次平衡操作,卖出评级下降的,买入评级上调的,然后本金部分雷打不动的持有一辈子,只可以从盈利部分拿钱出来用。假设本金1000万,一年赚8%,就是80万,那么这一年最多就是可以拿80万出来用。

每年这80万可以用于生活支出,用于尝试自己投资房产,投资股市,做点生意,怎么折腾都可以,但就是坚决不能动用1000万本金部分,确保本金放在二级债基不动摇,守住这一点,那么基本一家子一辈子无忧。

这里就引出一个东西了,二级债基,这是我非常看好的品种,自沪深300成立以来(15年左右),二级债基的长期收益基本与沪深300持平。接下来20年时间,中国股市大概率迎来大发展,沪深300的收益有望大幅超过二级债基,在这当中二级债基也是受益方,也会取得很好的收益,对于稳健理财来说,在接下来20年时间里,二级债基会远胜大部分的投资品种了,包括房产投资,保险理财,银行理财,还有自己做生意等等。

二级债基,就是由不超过20%的股票,与80%以上的债券组成的混合型基金。波动很小,大多数人都能承受得了的波动,经济正常的情况下基本可以年年创新高,对于啥也不懂又想获取不错收益的小白非常友好。

过去这么多年,二级债基能在低波动的情况下还与沪深300收益持平,主要是2个原因,一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快,一直都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债券跟着收益高。二是A股还不完善,常年都是大幅震荡行情,而暴涨暴跌的行情下,非常有利于二级债基这种动态平衡策略获得超额收益,股票突然暴涨,为了保持不超过20%的股票占比,得不断的卖出股票换成债券,这样就保住了牛市的收益,而股市暴跌,债券的占比会变高,债券就得不断的换成股票,就变成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抄底一样的状态,很容易率先于市场创出新高。

至于接下来还能不能保持,我觉得很长很长时间内还是可以的,起码不会落后沪深300太多。首先是中国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利率大概率不会太极速的降低,而A股市场要短时间变得像美股那样牛长熊短也是不可能的,这是由市场参与者决定的,得由机构主导的市场才能走出牛长熊短,而从目前市场参与者来看,大概到了90后的人才开始接受通过基金等机构间接投资股市,那么就得等90后这一代人成长起来,成为A股的主要参与者,大多数人得45岁之后才能积累下大量财富,那就是得等90后45岁,这大概需要20年时间。还有一点,评级高的二级债基,20%的股票一般都会配置最优质的医药跟消费股,这一点也非常有利于二级债基跟得上沪深300。

至于怎么知道哪一些是二级债基,这个目前还真没有太直白的方法,各大基金平台把好多种策略基金都归入混合基一类,混合基目前包含得太多了,有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偏股混合基,灵活配置基等等。相信以后各大基金平台应该会将混合基进行更清晰的区分,就是不知道得等久,我自己有在慢慢整理中,庞大的工作量,加上工作比较忙,一直耽搁,尽量~

顺便简单科普一下,寿险这东西,就是拿个死亡证去跟保险公司领钱,去领钱的当然就是活着的人啦,所以受保人没法受益的。发觉身边买的人好少,就算买了,好多都是买的终身寿险或高龄寿险,我个人觉得没啥必要,能保到50~60岁一般都够了,首先是保费会便宜非常非常非常多,然后是通货膨胀的影响,不管现在买多高的保额,经过50年的通货膨胀,消费力都所剩无几,大概只有当前的5%,不是50%,是5%,没写错,100万保额也就剩5万的消费力了,而这已经远超自己所付出的成本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寿险要保的人,是能给家庭带来收入的人,受益人得是家庭中比较没有收入能力的人,而等自己到高龄了,家庭的主要收入早已经交由子孙后代去奋斗了,自己才是成了那个没有收入能力的人,本末已经倒置了,在年轻时候付出的高昂成本去保障一件没必要的事,实在不划算。所以寿险能保到自己失去工作能力的年龄就足够了。

保险不是我的专长,不太想说这方面的,但确实身边经常看朋友一些买保险的钱花得稀里糊涂的,有点看不下去,比如我有一个朋友,没给自己买任何商业保险,反倒是给他自己小孩买了寿险(还有其他各种险,寿险夹杂在里边),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嘛,我那个目瞪瓜呆的父爱啊,这不是个例,所以觉得还是得多嘴这一下。觉得我对寿险的观点不对,一笑而过就好,不用跟我说,我不争论这方面的对错~


   当前的定投计划:

       周六周日市场不交易,并在周一

       操作是依据我自己整理统计的全市场估值数据,在公众号同步发的第二篇文章当中,可以进入公众号里查看~


       公开实盘叫『每天投资10块钱』,顾名思义,就是每天定投10块钱,其中周六跟周日的并在周一。为啥是10块钱呢,首先每天拿出10块钱,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毫无压力的,哪怕是小孩子,现在很多小孩每天都不止10块钱的零花钱,对于成年人来说,10块钱都不够一天的烟钱,不够喝杯咖啡。很多人一听到理财,要么立马第一反应就是没钱,没得理财。要么就是一口气砸自己几年的工资进去,希望一夜暴富。这两种极端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开始接触的时候,先用自己不至于心疼的钱养成理财的习惯,再慢慢深入学习知识,等自己觉得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后,再慢慢增加投资的金额。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无价之宝。

       另外10块钱虽然少,但也不要小瞧10块钱的力量,复利可以把10块钱无限放大,第一个图是年化收益率15%对应时间的金额,前10年没什么惊喜,让人没动力坚持,但是坚持30年就有200万,坚持50年4200万,坚持70年8亿,这就是复利的力量。不过很多人都是打死也不会相信的,所以我打算做这个实盘来记录完整的过程,每个交易日都会更新。我的目的是记录,没打算为别人负责,跟风需谨慎,最起码得确保自己不会心疼这10块钱,不要因为短暂的浮亏而跑来骂我。

       欢迎关注公众号『喊破喉咙ETF』,就可以收到公开实盘的更新消息,起始时间为2019年6月1日投入第1个10块钱,刚好是儿童节,寓意也不错,从小开始,暂定坚持记录70年,也就是我刚好100岁,目标8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