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条款解析之-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概 念

是将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到身体的某一部位,以恢复被破坏器官或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被移植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称为移植物。

提供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供体。

接受器官的一方为器官移植的受者。

分 类

根据移植物来源不同分为知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

根据移植物不同可以分为细胞移植、组织移植和器官移植。

适 应 证

主要是所需移植器官的功能衰竭

免 疫 学 检 测

必须做免疫学检测:

ABO血型配型是为了防止溶血反应,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是指受体的血清与供体的淋巴细胞之间的配合试验

一般脏器移植两项检测任何一项不配合或阳性的供体,均是移植的绝对禁忌症,否则将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同种肝移植不存在超急性排斥反应,所以两项不匹配并非绝对禁忌

相对必须做的免疫学检测:

HLA(人类白细胞)配型,对移植物短期存活影响不大,但高度配合着者有较高的长期功能存活率

红细胞冷凝集素和高纤维蛋白血症的检测。为非常规检查,但不明原因和多次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应进行检测。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对判断供、受体组织相容性程度和判断预后很重要,但需要培养时间过长。该检查在亲属供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中占有重要地位。

群体反应性抗体试验。阳性患者体液致敏程度较高,最好在血缘亲属中寻找供者。

排斥反应

排斥反应是指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或受体机体损害的过程。可分为三类:

超急性排斥反应,指移植术后24小时以内发生的移植物免疫学破坏,是受者体内预存抗体直接对抗移植抗原的结果。典型临床表现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移植物严重渗血水肿。常见原因:ABO血型不符,受者反复多次输妊娠或是既往做过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通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2个月,由抗体介导或细胞介导,可引起急性血管炎或是急性间质炎,使用免疫抵制剂可减轻。

慢性排斥反应,发生在急性排斥反应后,也可以一开始就是慢性排斥反应,移植物被逐渐破坏并失去功能。长期使用免疫抵抑制剂。

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器官移植受者容易罹患移植术后新发肿瘤、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常见的器官移植

常见的器官移植有肾,肝,心,肺,胰腺,小肠等,其中肾移植,起源于1950年,开展最早也是最多,临床效果最佳的一种器官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概念:是通过静脉输注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从而治疗一系列疾病的治疗方法。基本上取代了“骨髓移植”,因为造血干细胞不仅来源于骨髓,亦来源于可被造血因子动员的外周血中,还可以来源于脐带血。

分类:

根据干细胞的来源分为:骨髓、外周血、脐带血。

根据供受者关系分类: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将自体正常或疾病缓解期的造血干细胞保存起来,在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后回输造血干细胞。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同卵孪生之间的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指人与人之间的干细胞移植。

适应证:具有高危预后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比如难治或复发性白血病,中高危组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

保 险 条 款

重大器官移植术,指因相应器官功能衰竭,已经实施了肾脏、肝脏、心脏或肺脏的异体移植手术。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指因造血功能损害或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已经实施了造血干细胞(包括骨髓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异体移植手术。

根据保险责任约定,理赔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要求的重大器官是肾脏、肝脏、心脏和肺脏或是造血干细胞

2、必须是异体移植。

问题1:医学上的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而重大器官移植术却没有脾移植术?

问题2:新生儿存了脐带血,如果日后本人发生白血病,再把脐带血里的干细胞移植给自己,本条款可以理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