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试点阶段,谁会是下一个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移动支付网

数字人民币试点3年多,已形成17个省市的26个试点地区,10家运营机构参研的研发试点格局,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2022年7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在各机构的支持下,央行正扎实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他透露央行吸收兴业银行作为新的指定运营机构。也就是说,兴业银行成为继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招行、网商(支付宝)、微众(微信支付)之后的第10家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

这两年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不断拓展,应用创新持续推进。不过在运营机构的扩充上并没有继续开放,那么接下来谁会成为下一个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呢?

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的门槛

《白皮书》中强调央行需要审慎选择在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具备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牵头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服务。

也就是说,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需要是有“实力”胜任的“商业银行”。除此之外,移动支付网认为还需要是“全国性商业银行”,毕竟数字人民币作为国家基础设施,需要在全国各地有相关机构进行线上线下的试点拓展。

达到这两点基本要求之后,剩下的就是央妈拍板了!所以,归根结底这个事还是央妈说了算!

但是,也别以为运营机构“权限”地位高,就那么好做。在移动支付网看来,运营机构面对的竞争和挑战一点也不少。

一方面,运营机构需要有庞大的资源、人才、技术优势,来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自身体系的运维。也就是说,光央行“点头”了还不够,还需要成立专门的部门来推动相关业务的落地,比如系统的改造、接入,应用的试点、落地。

另一方面,运营机构还需要面对同业的竞争。在数字人民币的钱包开立上,无论是个人钱包还是对公钱包,都是运营机构直接面向用户的“入口”,因此其需要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推广,增加数字人民币的用户数量,便于未来通过数字人民币拓展其它增值服务。因此,各运营机构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钱包数量和应用场景拓展和创新方面的比拼。

从这些而言,部分运营机构在金融科技创新、互联网技术方面走得比较早和远,在数字人民币试点过程中也异常积极,因此便会有较大的先发优势。而诸如,招行兴业等后期加入的运营机构在资金、用户和场景等方面则会相对落后,拓展起来便会增加难度。

谁会是下一个?

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了2023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

按系统重要性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五组:第一组10家,包括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广发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第二组3家,包括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第三组3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第四组4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

从以上看出,按照系统重要性而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属于第一梯队,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属于第二梯队,中信银行浦发银行邮储银行属于第三梯队。而这3梯队刚好是10家银行,被分到第一组的10家则是第四梯队。

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分类可以看出,银行系统的重要性与银行的资本、实力等是成正比的,而这份名单似乎也正与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名单高度重合。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目前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共计10家,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兴业银行

除去其中依托支付宝、微信而存在的两个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之外,其余8家均在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前三梯队(第二、三、四组)中,并与其高度重合。也就是说,目前系统重要性前三梯队的10家银行中,仅有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不是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

而按照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的建设要求,数字人民币采用的是双层运营模式,人民银行负责数字人民币发行、注销、跨机构互联互通和钱包生态管理,同时审慎选择在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具备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牵头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服务。

目前运营机构在数字人民币上的投入成本非常巨大,而且尚未形成规范而有效的收入,这也是央行强调要具备资产规模、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现金服务能力、支付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要求的商业银行成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原因。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此前英国《银行家》杂志(TheBanker)发布了2023年度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其中全球前20强银行排名中,中资银行占据了半壁江山。而这份榜单也与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名单不谋而合,中资前十均位列其中。

考虑到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的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国有4大行到6大行,再到招行兴业的加入,在移动支付网看来,未来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很大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当然,位列系统重要性银行中第一组的10家也同样具备运营实力,比如此前坊间传闻的北京银行在数字人民币业务上拓展积极,也因此包括光大、民生、平安等在内的几大银行也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