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支付宝一直不敢干的事,京东干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移动支付网

支付史上许久不见的大规模补贴和羊毛来了,京东支付借着微信的东风再次杀入线下支付并疯狂“撒币”。

近日,沉寂已久的支付行业又风生水起,前有万事网联正式开业,后有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以网联作为清算基础,实现支付互联互通。对于后者,值得注意的是,京东支付还是首批打通微信个人码和商家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拥有微信支付庞大的线下支付场景支持,京东支付这波看起来要起飞了。

为什么说这次要起飞呢,因为京东支付在这次互联互通上下了重本,用户在菜市场、早餐店、超市便利店、水果店等小额支付场景,使用京东金融App扫描微信个人码、商家码,不仅可以快速支付,还可以每天获得支付立减优惠,最高30元。除线下消费立减,活动还支持“分享好友赚现金”玩法,分享人可获最高288元的现金奖励。

在此之前,从2019年监管部门鼓励开始,就曾有多家机构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这就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钱包,工、农、中、建、交、邮储在内的近30家银行以及云闪付。但这些项目并没有在市场上引发太多的声音,微信支付的泼天富贵,貌似并不是特别容易接得住。

这一方面是过往的互联互通合作不够深入,没有打通微信商家码;另一方面大量的用户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日常使用微信支付的习惯,而对于日常使用相对低频的App来说,如果真的想要切入这块市场,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去培养用户的习惯。在已经相对成熟的支付市场,是否真的需要不计成本投入互联互通这件事,则需要很大勇气。

京东支付的最佳时机

顺势而为则事半功倍,京东支付这回看准了时机。

较之以往的支付互联互通合作,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的互联互通有着诸多亮点,同时也顺应了市场需求。

据了解,本次互联互通实现了“不增设码牌、不改变平台收款”功能,为用户提供多元化支付选择。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的这次互联互通跟以往完全不一样,比如京东支付打通微信商家码,是互联网支付创新与互联互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推动行业格局迈向一个新台阶,加上此前打通的个人码,京东支付基本实现了与微信全码的互通。全场景的覆盖,让京东支付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无缝的支付体验,同时也让其拥有更广阔的展业想象空间。

其次,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都有数亿级的服务用户,两家的互联互通是行业中用户交融最多的一次。两个拥有超大用户体量的支付服务融合,将进一步丰富C端用户的支付体验。

不难看出,京东支付这次也是下了狠心,相较之前其他互联互通的点到为止,这次不计成本的大规模推动落地,促进这次互联互通成为行业第一次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合作的互联互通。京东支付近期将开展多样的优惠补贴活动,给到用户更多的优惠、更多的服务和更好的体验,在这次互联互通中将给小微商户和消费者的价值落到实处,提振消费的同时,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另外,本次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还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支付行业来说,本次互联互通,能够助力支付格局多元化健康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支付行业开放多元的生态。互联互通激发产业活力,推动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用户来说,本次互联互通让支付选择权重回用户手上,还为用户提供真实惠、进而提振消费。过去,由于各支付机构作为钱包方与收单机构之间没有完全实现互认互扫,用哪家机构的服务就要扫哪家的码,消费者每次支付时都要面临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者和商户对于支付方式和支付工具的选择。现在,京东支付为用户提供了新的支付选项。

对于商家来说,本次互联互通,在提振用户消费的同时,也给商家带来新的商业增量。在京东支付的专项补贴下,在用户交易的最后一环提供优惠,将进一步促进用户下单决策、激发商户经营活力。

在单一支付选择权背景下,用户和商户渴望新支付选择到来的已经达到临界点,这可谓天时;京东支付背靠京东集团优势,有实力在市场上获得极大的关注度,这可谓地利;而腾讯与京东过往成功的合作经验,也让业界更加看好这次互联互通,这可谓人和。

在此多重因素下,沉寂多年的移动支付市场,可能再起涟漪。

移动支付大战或再起

移动支付大战会再来一次吗?

今年4月初,抖音将收购联动优势,补齐收单资质短板的消息在各行各业“炸了锅”。作为日活能够达到10亿的短视频App,所有人都知道抖音的任何动作都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巨大,一旦抖音支付涉足线下支付,势将引起轩然大波。

而今,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的互联互通,可以让京东支付的线下支付服务能力实现巨大的飞升。更令人期待的是,京东支付计划推出大规模的用户补贴活动,期望一定程度上改变用户的支付习惯。自始,支付互联互通或不再是过去点到为止的“象征性”合作,而是真正可能改变支付格局的真动作。

京东支付拿出了“真金白银”与“真刀真枪”,想在移动支付市场有所作为。或许第二轮的移动支付大战即将开启。

抖音拥有强大的短视频社交属性,目前也在大力布局生活服务等线下交易场景。而京东支付背靠京东集团电商优势,结合微信支付支持的线下受理环境,也有了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的商业想象空间。

如此看来,重要市场的局部场景较量正暗潮汹涌,由局部升级到全局的移动支付竞争也存在可能性。存在竞争,就意味着优胜劣汰,这利于激活市场活力,丰富商业服务。

互联网巨头们正摩拳擦掌,我国的政策也在积极“拱火”,鼓励竞争,激发活力。

2022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推动平台企业间合作,构建兼容开放的生态圈,激发平台企业活力,培育平台经济发展新动能。

5月1日刚刚生效执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亦明确了支付机构的小额、便民支付服务宗旨。同时也肯定了非银行支付业务在我国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兴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条例》的发布,有利于指导头部支付机构发挥好“头雁”作用,更加注重行业利益、社会利益与公众利益,带头维护公平竞争,推进互联互通,扩大生态开放。

在市场与政策双重驱动下,京东支付在监管的鼓励下实现这次互联互通,更是顺势而为。有意思的是,近几年移动支付市场的争霸中,支付宝在线下支付竞争中逐渐呈现颓势。而今微信支付与京东支付组成联盟,压力再次给到了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