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接到证监会处罚相关内容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24喜欢:8

2017年5月19日,国海证券收到证监会《限制业务活动,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事先告知书》,暂停相关业务的内容是:

1.暂停资管产品备案一年

2.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一年

3.暂停证券账户开户一年

下面就暂停业务的相关数据进行一些分析

1.资产管理业务

据2016年年报数据,公司资管计划目前产品已涵盖股票、 债券等传统标准化证券业务、资产证券化、MOM、量化产品、新三板、 员工持股、投顾型产品、银行委外管理产品、指令型定向资管业务等。此业务在公司5大业务中收入排名第5。

全年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是1.83亿元,16年全年营业收入为38.37亿元,资管业务收入占比4.7%;国海员工总数2535人,资管部门人数有79人,占比3%。2015年的数据是,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0.71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1.4%。

从数据来看目前资管业务对于公司收入的影响很小,但16年资管业务收入相比15年有大幅度增长,可见此业务对于公司来讲是快速发展的一项业务。暂停此业务一年,对于公司今年的业绩影响大概在5%左右(考虑到今年证监会规范券商资管业务的相关举措,券商资管业务规范后的收入增速不会明显增长)。告知书中指出的前四大问题都是关于资管业务的,公司如果能够在此次事件后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查和整改,对于公司今后资管业务的健康发展会有积极作用。

2.证券账户开户

2015年底A股总户数为9910万,2016年底A股总户数11811万户,增长19%。截止2017年5月12日,A股总户数为12474万,较16年年底增长6%,简单粗暴预计今年新增开户数增长15%的话,国海作为一家较小券商毛估估增长8%。暂停开户一年,如果结合目前大盘的走势,预计到年底前应该不会出现投资者新开账户大级别的增长,这块儿对于国海今年收入的影响不会大(我也没再查到更加具体的国海公司的开户数据,只能感觉)。

3.债券承销业务

据2016年年报中数据,公司债券承销家数144家,承销金额1029亿元,承销收入9.25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24%。

数据表明债券承销是国海非常重要的一项业务,归属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仅次于经纪业务。2016年的债券承销业务收入是2015年的2.64倍,是发展迅猛的一项业务。

国海萝卜章事件发生在16年年底,停牌至17年1月20日,2017年一季度的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减少近50%,从16年数据看投行业务收入中近70%是债券承销业务,可见17年一季度公司的债券承销业务已经受到影响,几乎停滞。

2017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是7.37亿元,这其中其实已经没有了债券承销业务的收入,等同于证监会暂停其业务的效果。也就是说目前的业绩反应的就是没有债券承销业务收入情况下的业绩。简单乘以4的话17年预计营业收入是30亿元,比16年营业收入减少22%,与前面文字提到的债券承销业务占比24%相符合(占比5%的资管业务一季度也必然受到影响)。

综上毛估估暂停的三项业务对于国海业绩的影响大概在30%左右吧(简单粗暴)

国海股价从16年12月算起的话已经下跌了近30%,复牌后下跌近16%。

个人认为目前的股价已经反应了利空,如果市场认为目前的股价是反应了国海17年业务受到债券门影响大幅下降的预期的话,那处罚结果公布只是利空出尽,如果市场不这样认为,也没办法。

再来看一下利好,国海证券当晚就发布了第一大股东广西投资集团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是这样写的,广西投资集团坚定不移地支持国海证券的发展,将按照原增持计划,在原实施期限内增持国海证券股份至国海证券总股本的2%;并计划在二级市场进一步增持不超过总股本2%的国海证券股份,全部累计增持股份不超过国海证券总股本的4%,实施期限为自2017年5月19日起的12个月内。

萝卜章复牌后广西投资集团于1月20,23,24日共增持0.46亿股,增持均价6.4元/股,耗资1.33亿元。

接下来将第一期增持计划剩余3879万股完成的话,均价5元/股的话耗资1.94亿元,第一期共耗资3.27亿元。

第二期增持计划如果全部完成,会继续增持0.844亿股,均价5.4元计算的话耗资4.56亿元。

再来回顾一下2015年两大股东广西投资集团和桂东电力增持情况(配合定向增发)

1.桂东电力于2015年7月15日至8月25日期间合计增持1015万股,耗资1.33亿元,增持均价13.12元/股。

2.广西投资集团于2015年7月6日至8月17日期间增持0.36亿股,耗资5亿元,增持均价14.11元/股。

综上,桂东电力2015年以来合计增持1.33亿元,均价13.12元/股;广西投资集团2015年以来合计增持1)5亿元,均价14.11元/股,2)3.27亿元,均价5.45元/股。3)潜在耗资4.56亿元,均价5.4元/股。

两大股东合计套牢近10亿元,潜在可能为14亿元,其中近7亿元亏损已达近60%。

如果说今年以来国海的走势让很多重仓的投资者苦不堪言的话,上面的数据多少会让人好受些。作为国资背景的广西投资集团和普通投资者一样被深深套牢,在这样的境遇下仍然计划巨资增持,除了自救外,也有仍然看好国海作为一家拥有稀缺牌照资源的证券公司前景的因素。

关于下周开盘后的个人操作策略就不用再赘述了。

$国海证券(SZ000750)$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7-05-22 11:15

目前国海证券的PB已经接近10年来最低点。

2017-05-22 09:18

可否谈谈最后一句里说得个人操作策略。谢谢。

2017-05-20 18:04

真的跌太惨,会被其他机构举牌,10亿即能买到5%股份。妄想2—3个跌停再买的不靠谱。

2017-05-20 17:59

纯分析,不表明观点。买了被套是你的错,买了涨也是你的运气!!

帮转一下。

昨天处罚决定公布后,我曾测算过利润损失,暂停三项业务,简单粗暴的把三项业务的利润直接归零,这样最大的损失是全年利润的40%(其实是不可能为零的,原有存量业务仍可继续,贴主的30%可能更准确一些),那么2016年全年的业绩是6亿元。如果按贴主把损失简单定为30%,那么2016年业绩为7亿多元。这个业绩如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对比西部、山西、东北等小券商。

2017年一季度,根据财报扣非利润是1.95亿元,这是债券门后的第一份季报,债券门在业务上的影响应该是体现出来了的,简单粗暴的用X4来计算全年业绩,2017年全年业绩约8亿元。即便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以我的损失最大化为40%计算的损失,全年业绩约5亿元,目前的市值对应如此的业绩,匹不匹配各人自己评价。



$国海证券(SZ0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