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让牙医下岗?!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喜欢:6

高考结束后,星空君又成了诸多亲朋好友的免费咨询师。

因为有很多行业的研究经验,虽然达不到张雪峰的高度,但大致还是能帮忙解答的。

有朋友问,孩子学习不太好,还想学医怎么办?

星空君强烈建议学牙医。

和其他医学学科相比,口腔学的学习难度相对较低,而且哪怕起步稍微低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肯吃苦。

星空君认识多位专升本甚至中专升本后考研、考博成为口腔博士的医生。

然而,一份招股书让星空君吃了一惊,这家准备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目标竟然是让牙医下岗!

当然了,公司没有在招股书里说这么直白,而是这么说的。

未来的齿科将实现快速、自动、智能化、数字化,解决国内外口腔医疗中诊断治疗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关键问题,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惠及国内外广大医技团队以及患者;在研究传统口腔医疗的基础上,探索智能化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智能化数字化设备,为实现口腔医疗的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提供全套的材料、技术支持及服务。

划重点,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

这个目标,看起来至少要让一部分牙医下岗。

这是一家什么公司?

一、爱迪特的野心

爱迪特核心产品有两类,口腔设备和耗材。

一是口腔修复材料,以氧化锆瓷块为主,这些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牙冠、贴面、嵌体等,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美学效果接近真实牙体;

二是口腔数字化设备,包括数字取像设备、切削设备、烧结设备等。这些设备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改造,助力传统齿科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2023年,公司营收7.8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约27.8%;净利润1.47亿元,较2022年增长了约26.9%。

公司在招股书里多次强调其技术实力,不过星空君认为还是有点水。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获得93项专利,其中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这些专利涵盖了公司在口腔修复材料和口腔数字化设备领域的核心技术。

不过,之所以将这些专利罗列出来,还是为了证明公司的技术壁垒以及对市场的掌控能力。

公司引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口腔产业趋势报告》称,爱迪特的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78,038.37万元人民币,在国内口腔材料细分领域主要参与者中排名第一。

可见,公司唯一的目标就是牙齿修复材料领域的头把交椅。

二、上市的目的?

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中,结合招股书,公司上市募资的目的有四个,一个是修建牙科产业园修复材料部分,二是修建牙科产业园的设备部分,三是建一个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四是补充流动资金。

这引起了星空君的好奇心,查了一下历史资料,公司早就在新三板上市,历年年报显示,公司并不缺钱,甚至还有大量闲置资金趴在账上。

2024年一季报货币资金余额超过7.36亿元,比拟募资的金额都多。募资的理由并不是特别充分。

那么问题来了,这家不缺钱的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什么?

爱迪特这个名字,来源于全民爱迪特。

全民爱迪特(Q&M AIDITE INTERNATIONAL PTE. LTD.)曾是爱迪特(秦皇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根据招股意向书的信息,全民爱迪特在报告期初持有公司6,084,155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2.25%。全民爱迪特是新加坡上市公司新加坡全民(Q&M DENTAL GROUP (SINGAPORE) 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

在2021年1月15日,全民爱迪特通过减资方式退出了公司,与公司签订了《公司股份回购协议》,将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由公司回购。这次减资完成后,全民爱迪特不再持有爱迪特(秦皇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粗算下来,累计套现超5亿元。

爱迪特提交招股书的时间点,恰好是第二年的2022年。

也就是说,全民爱迪特完全退出,就是为了爱迪特在创业板上市。

全民爱迪特为什么撤出呢?

大概率和2022年出台的《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有关,按照该通知,三级公立医院单颗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不应超过4500元。

这给牙齿耗材产业套上了紧箍咒,而且纳入集采指日可待。

在这种情况下,口腔行业虽然是一个广阔的市场,但被敲掉了暴利空间,对从事这个行业的资本非常不友好。

然后把爱迪特包装上市,资本运作一下分果果?

三、专利官司

由于公司前身来自全民爱迪特,所以在海内外市场攒了一些专利官司。

据招股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官司。

B&D公司诉讼:2021年5月12日,B&D公司对爱迪特美国提起诉讼,主张爱迪特美国在美国销售的氧化锆产品涉嫌侵犯其在美国的专利技术。但B&D公司在提起诉讼后的90天内未履行法定的诉讼文书送达程序,并于2021年8月10日自愿撤回该起诉。

义获嘉诉讼:2023年3月15日,义获嘉对公司及德国子公司提起诉讼,主张公司及德国子公司在德国销售的玻璃陶瓷产品涉嫌侵犯其专利权。该案件尚未开庭审理。德国子公司自成立以来未销售过玻璃陶瓷产品,且在德国地区销售的玻璃陶瓷产品收入占公司同期收入比例较低,即便败诉,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较小。

科美诊断诉讼:2022年8月,科美诊断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公司及子公司科美科技存在侵害其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请求法院判令公司及科美科技停止侵害行为,变更企业名称,并赔偿经济损失。

尽管公司IPO闯关成功,但依然背负着重重风险,未来业绩还需要拭目以待。

全部讨论

06-19 07:22

06-19 08:43

06-19 07:01

口腔科设备耗材这方面竞争之激烈普通人是想不到的,微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