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公平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前些日子我们聊了高考报志愿,今天再聊聊中考。

和中考息息相关的,其实是房地产行业,所以我们要聊房地产。

最近密集出台了几个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政策和讯息。

一是高级别会议首次提出了不得借助学区房炒作房价的要求;二是出台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

这是一个房地产行业的历史性转折点。

一、学区房的末路

先说学区房。

北京某学区房被调到所谓的“渣小”,也成为这个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

学区房比普通房贵得离谱,已经失去了它的真实价值。而这种虚增的价值,并非房产本身,甚至也不是学校带来的,而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结果。

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呢?

周末和朋友吃饭,了解到葱省某县的中考录取规则:尾数录取法。

全县5000名学生过分数线,全县共10所高中,前300名直接进入一中,301到5000名,按照考生分数的尾数提供报名资格。

比如,只要过线,401分、411分、421分、521分能上的学校,是一样的。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尤其是尾数只能选挑剩下的学生来说,这不太公平,但对于全县除了一中外所有的学校来说,起到了生源质量大致相近的平均效果,这个宏观角度又是公平的。

朋友戏称,摇号上高中。

虽然高中阶段名义上不涉及学区房,但实际上选小学还不是为了选高中。如果只要能过最低提档线,除了最顶级那所高中不能上,其余的所有高中的机会都是均等的,那么初中买学区房鸡娃的压力也就小多了。

学区房的市场空间会极度萎缩。

除了这种有点极端的“摇号”上高中模式,很多省份都在试点“指标生”模式,由高中向所有初中按照人数比例提供指标,初中毕业生按照指标进行报名录取。比如全市最好的高中,会向每一所初中提供录取指标,确保不会出现某个初中因为成绩差完全没有好高中上的情况。一些城市的指标生,已经超过了全部录取人数的60%。这些政策,从一定程度上,抹平了不同初中之间的教学质量差异。

当这类宏观角度教育公平的政策不断落地不断加强执行力度的情况下,学区房存在的价值,也就崩塌了。

二、保障性租房

再说一下保障性租赁住房。

7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旨在从基础制度、土地、审批、资金、金融、以及税收政策等几大方面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同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基础设施REITs项目。综合来看,当前时点发布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的政策,可能表明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在继续发力。

说到租赁住房,不得不佩服王石。

这位2017年离开万科的老将,虽然不情愿的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当年确实是高瞻远瞩。

早在2013年,王石就提出了“轻资产重运营”的理念。

王石提出的“轻资产重运营”战略转型,刚刚有了起色,但在业绩导向的继承者带领下,又绕了个圈子,回到了老路上。

什么是轻资产重运营?

所谓轻资产,就是2013年起,王石提出的,万科不再谋求联营楼盘的控制权,甚至会出让部分已有的开发项目或商用物业股权,但通常这类项目的经营管理仍会由万科负责,万科也可从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或要求获得高于股权比例的超额分配权。

这种模式最典型的变化就是营收增幅不明显甚至有下降趋势,但净利润增长,公司分散了经营风险。

当王石离开后,一切有回归了“正轨”。

2018年,在万科营收冲上历史新高的时候,郁亮喊出了“活下去”。

除了轻资产,王石还把相当大的精力放在了租赁地产的开发。在长租公寓方面,万科布局很早,形成了青年公寓(“泊寓”)、家庭公寓、服务式公寓三类产品。2017年的中报发布会上,万科称,从回报率来说,我们能够达到1%-2%的回报率,已经很满意了。

王石的格局和视野,长远的布局,最终实现长远的回报。

在王石离开万科之后,万科泯然众人矣。

好在租赁业务还长期存在,并没有砍掉这条业务线。万科CEO祝九胜提到,目前,万科的集中式公寓规模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底,在33城市累计开业14.24万间……

王石留给万科最好的礼物,是希望。

政策层面鼓励房屋租赁,意味着什么?传统房地产行业经过30多年的狂奔,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三、投资趋势

多年前写过一篇小说,叫《最后的尼安德特人》(未发表),当时设计了一个情节,尼安德特人并没有随着现代智人的发展而消亡,反而是趋同进化后,和智人外观基本一样,潜伏在人群里。他们智商比较高,由于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偶尔暴露的尼安德特人往往是以单身王老五、同性恋的身份出现,比如牛顿、达芬奇、图灵… …

为了筹划高科技战斗的情节,查到世界五百强巨头IBM的总部竟然是在一个3万人口的小镇。我现在的小区都不止3万人口,我们小区最大的巨头是肉夹馍连锁店。

集中力量做大事带来的资源不均衡,在将来的经济发展中,将得到有效缓解。当我们的小镇上也开始出现世界五百强总部的时候,房价的问题,学区房的问题,教育公平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当然你要是说现在的房地产巨头会倒闭吗?也不现实,相当一部分地产商经营指标已经大为好转,储备土地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一些刚需相对较强的二三线城市,维持稳健盈利并没有难度。

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趋势,投资历史的进程,才是正确的选择。

那么,未来十年的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芯片?

全部讨论

2021-07-06 12:54

我倒觉得房屋租赁是被蛋壳和互联网金融搞死的,竭泽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