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季 | 借钱分红,厦门象屿的资金困境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39喜欢:42

#2019年报解读#

$厦门象屿(SH600057)$

表哥有好几个好朋友是东北人,有个私交很好的分公司同事在福州。

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表哥没有地域歧视。

但,投资市场上有两个地域风险比较大,一是投资不过山海关,二是投资要谨慎对待福建公司。

你看,这不打脸了,还是歧视胡建人。我又不是广东人,歧视胡建人干嘛。

两年前,表哥就开始质疑一家福建的上市公司,销售额高达2000亿的厦门象屿

当然了,得到的评价是既不懂业务,也不懂财务,对这种评价已经习惯了。

就在刚刚,乐视网启动退市流程,时间终于证明财务大佬刘姝威的先见之明。

对于厦门象屿的质疑,两年过去了,公司虽然没有什么一飞冲天的惊人业绩,但也是稳健发展,没有暴雷啊?

是不是又打表哥的脸了?

表哥读完公司2019年的年报,却认为公司可能快撑不住了。

厦门象屿的财务报表里,藏着什么异常呢?

一、高昂的资金成本,不能承受之重

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24.12 亿元,同比增长 16.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06 亿元,同比增长 10.84%。

虽然营收直奔3000亿,但公司的毛利率只有3%,净利率更是低到0.54%,一不留神就到了亏损的边缘。实事求是的讲,公司赚的钱,还不够还利息的。

公司在2019年,利息支出高达10.98亿,几乎和归母净利润持平。

在表哥的预警体系里,利息支出超过净利润的10%就需要引起重视,超过30%就可以逃离了,几乎年年都接近100%的,很可能过几年就扛不动了。

这说明公司借来的钱周转效率不高,钱生钱的能力不强,拆了东墙补西墙,早晚会堵不住窟窿。

表哥对比了公司近年来的财务费用和净利润,发现年年如此。鲜明的数字对比,说明了公司多年来辛苦打拼的真实目的:要么是给银行打工的,要么是掏空投资者腰包的。

你信哪个?

二、供应链企业的幻象

有人说,表哥不懂供应链企业。高周转、低毛利是供应链企业的共性。

表哥表示笑而不语,当年倒单子做大销售额的时候,嘲笑表哥的选手可能还没毕业呢。

什么叫倒单子?

为了做大营业额,通过拐弯抹角的亲朋好友,做一笔笔"虚假"的销售,之所以虚假,是因为这笔销售没有实物流通,只是发票过了一圈,所以毛利极低。

为了能够方便倒单子,设立几个参股公司,再通过参股公司对外投资N个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参股比例比较低,不需要体现为关联交易。资金绕来绕去,形成庞大的倒单子产业链。

于是,表哥打开了天眼查,想看看厦门象屿的关联方。

瞎眼了。

并不是说关联方多了不好,只是说,如果一家公司关联方太多了,业绩造假关联方利益输送的风险就会加大。

有句俗话说得好,只有破车才需要那么多备胎。

一项供应链业务,公司帮客户把货物从厂家运到销售网点,应该按什么标准入账呢?

有两个选择:

一是供应链企业表示,这些货物算我买的,然后卖给下家,整个销售额都算我头上。很多追求营业额的供应链企业都是这么核算,导致毛利和净利润极低。本质上是因为这些货物压根不是公司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才是,所以这种核算方式虽然会计准则允许,但实际上并不合理。

二是客户比较强势,比如小米怡亚通,怡亚通也是一家供应链企业,是小米的合作伙伴。小米不会给对方开销售票,怡亚通只能按运费计入收入。这种核算模式符合真正的业务逻辑,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比较高,但是销售额明显就降下来了。

比如公司运输100万的货物,最终收1万块的服务费,前者销售额是101万,后者销售额是1万。

这就是厦门象屿2700亿销售额的本质。

参考物流公司的15%-20%的毛利率,倒推厦门象屿"真实"的营业收入,大概是400-500亿的水平,净利润率3%左右,这就比较符合正常业务逻辑了。

当然,可以继续批评表哥不懂供应链,但是不能否认,无论任何企业,赚钱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上市公司不赚钱,敢明着说的,只有贾跃亭。

为了维持所谓的供应链业务,公司预付款项高达83亿,一季报更是突破百亿大关,高达152亿。

硬扛着资金周转压力贷款垫资给客户服务,顶着巨大的坏账风险,只赚0.54%的辛苦费,这样的商业模式,真的可以吗?

三、现金流量表里的假象

2018年分析厦门象屿的时候,表哥主要依据是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经常为负数。

结果,为了打表哥的脸,2018年年报出来后,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数,2019年,继续为正数。

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有了好转了吗?

放心,不会。

只要利息支出一天不下降,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就一天不可能好转。

道理很简单,你的房贷月供比你工资都高的时候,当你有钱了是先消费还是先还账?

那么,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上的经营性现金流好转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备胎多的好处了。

正常情况下,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好转后,公司会拿钱偿还金融机构借款,导致筹资性现金流变好。同时,公司会合理的把控投资性现金流。

厦门象屿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增加多少,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就会减少多少。

为什么?

因为这是很多福建籍企业常玩的把戏。

这些现金流大概率是通过繁杂的关联企业流进来的,它最终必然要有个通道流出去。

2018、2019两年,公司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为-56亿,同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60亿,这两个数字非常接近,是巧合吗?

当然不是。

公司的投资性现金流支出,主要不是投资在建工程、构建固定资产、购买子公司,而是买理财。

你能想象吗?

一家利息比净利润还高的企业,还有闲钱去买理财,为了几千万的利息收入,放任十个亿的利息支出不去还?!

不合常理必有妖。

年报显示,这些理财并不是从工农中建等大行买的,而是哈尔滨、厦门等地的农村商业银行,象屿金控等民间借贷机构,更有趣的是,这些农村商业银行和象屿金控均有厦门象屿参股!

2019年理财收益甚至是负数,把2018年的理财收益都吞掉了。

整个资金周转链呼之欲出。

通过象屿控制的金融机构,把资金给各备胎采购象屿的服务,然后象屿通过购买理财的形式再把窟窿填上。

投资性现金流量净额的负数,转换成了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的正数。能修饰现金流量表的,都是真·高手。

完美。

四、资金压力有多重?

3月6日,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对当前的借款情况进行了说明。

1、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未经审计净资产数额为217.90亿元人民币,未经审计借款余额为168.84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2月29日,公司未经审计借款余额为325.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累计新增借款156.31亿元人民币,占上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的71.74%。

2、其中银行贷款。

截至2020年2月29日,公司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较上年末累计新增银行借款115.31亿元人民币,占上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的52.92%。

3、其中债券、债务融资工具

截至2020年2月29日,公司通过新发行公司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较上年末累计新增借款41亿元人民币,占上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的18.82%.

也就是说,公司7成净资产是各种借款。一季报显示,公司还在疯狂的借钱… …

那么问题来了,公司的备胎们,还能撑多久呢?

全部讨论

2020-05-21 08:12

我还发现一点,福建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厦门的公司,估值都特别低,而财务报表看起来都挺好的,但是股价就是不大涨,至于为什么真看不懂,所以厦门的上市公司最好不碰。

2020-05-21 07:46

从常识来讲,国企,没啥造假动机。

2020-05-21 10:29

不错啊,分析的有理有据。不是有句话么,做空机构应该去住厦门那啥海峡小区。恰好,我从不碰这个省的投资。纠正你,我虽然是广东人,但我不歧视胡建人。广东人歧视的不是他们的地域,是他们的行为。某非洲医生针对广州人歧视黑人的说法说的,引用过来正合适。

2020-05-21 07:38

“投资不过山海关”,不管您是否有一点点歧视,作为东北人,听到这样的话,还是会有些不舒服

您只是想表明投资这两个地方,风险有些大,有些方面确实出现过不如意的地方,可能有些层面还是有差距

但是这种星星点点的舆论,最终可能还是会伤害我们大部分无辜的东北同胞

特别是像您这样有不少粉丝的名家


祝您投资顺利

2020-05-21 08:44

各有各的看法,唯一可以看出来的是今年这个公司多位高管增持了!在今年A股市场是独一家!公司内部人都是傻逼吗?把自己的钱打水漂!为什么所谓的好公司高管使劲减持……

这些可以通用到所有房地产公司

2020-05-21 07:54

这社会上的歧视,根本就是无处不在。
真话伤人但有益进步。
东北人与其感到不快,不如扪心自问,所谓无辜的大多数,真的无辜吗?
系统和身处其中的个体,肯定是一个和谐共处的关系,因为不能共处的会被系统淘汰。

2020-05-21 19:51

好文,有几个疑问:
1.国企统计数据有假不可避免,下属公司为了绩效等有可能,但是公司整体大规模造假不可能,个人政治前途比啥都重要!
2.毛利率低有利有弊,这样才有弹性空间,毛利率即便提高1%,利润都要叼咋天!公司在行业的垄断地位及国企的资源优势,在产业链里完全有话语权,利润弹性空间非常大!
3.公司作为厦门的大国企,即便财务有压力,地方政府肯定不会处理,即便把公司卖了,以目前的行业地位优势,卖几百亿轻轻松松吧。

2020-05-21 17:04

那岂不是要跑步入场?等着拉高割韭菜

2020-05-21 12:04

感觉这个分析可以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为啥中国上市公司造假不直接退市?国企退市影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