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氛围、恣意的评价、缺乏内省、深思和看本质,本身就是一种病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股票投资领域,低估自己往往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而高估自己往往会带来灾难!

最经典的是巴菲特评说马斯克,“他梦想完成一些(伟大的)目标,他喜欢接受不可能的目标。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想要的更多,我在寻找简单、确定性高的工作,我不想要那么多的失败。但埃隆·马斯克需要狂热,致力于解决不可能的问题。我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方式,我不喜欢和他在一起,他也不喜欢和我在一起。

这段话敬重马斯克,马斯克特别适合创业,隐含是创业需要自信和狂热。

相反说自己【寻找简单、确定性高的工作】,隐含的是他通过【简单、确定性高的工作】投资【简单,确定性高】的企业。之所以不想复杂、高风险,是因为【我不想要那么多失败】。也就是说要非常理性的看自己,让自己在能力圈范围内投资,否则(高估了自己,超越了自己能力圈)可能会得到很多失败。

在经历了25年的管理与经营各种不同事业的岁月之后,查理跟我还是没能学会如何去解决企业的难题。不过我们倒是学会了如何去有效的避免它们。在这点上我们倒是做的相当成功。在跨越的栅栏时,我们专挑那种低于一英尺的栏杆,而尽量避免跨过那种高于七英尺的栏杆。】这段话更是经典的诠释了低估自己往往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指的投资)。

最近,总是看到普遍的唉声叹气和把所有希望寄托于自己无法掌握的政策上,还幻想直接对股市进行刺激,随意评价各种政策(比如100股起+以1股为单位),好像那些政策技术官僚远不如自己有能力;另外对某个股票总是从国家需要(如芯片、AI)、大众必需并会爆发性需求(比如老龄化)方面说事情,轻易推导出这只股票必火,不火天理不容,自己眼光非常独到,看的非常深刻。连涨三天心潮澎湃,连跌三天骂爹骂娘、撒丫子就跑。

浮躁的氛围、恣意的评价、缺乏内省、深思和看本质,本身就是一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