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40喜欢:12
$网秦(NQ)$ 计划在未来的1个月内择机陆续卖出网秦,可能最终只会保留10%的仓位。卖出不代表我不看好网秦,而是因为1)发现了另外潜在收益更高、更值得投资的标的 2)持有网秦的几个理由在逐渐变弱。

3个月前浑水做空后重仓乃至全仓网秦,是基于这么几个逻辑1)网秦被错杀 2)看好网秦未来的成长性。第一点不用多说了,已经陆续被这段时间披露的商业合作及机构投资人增持的消息所验证,2)的结论则是来自于这么几个价值驱动因素:
a.一流的国际团队以及股权激励下带来的国际市场的成长
b.飞流的游戏业务
c. 2B生意的想象空间如MDM。
对于b,随着阿里介入手游,腾讯全面下调游戏分成比例。未来手机游戏格局可能会出现根本的改变,对于飞流这样的publisher也许是潜在的一大利好。但是,一个需要借助分发商的小团队在随着一款火爆的游戏迅速做大后,完全可能撇开中间环节,直接对接平台。渠道的扁平化未来在手游行业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马太效应和28原则在手游应该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行业大部分的增长会更多来自于那些广受好评的游戏,而中小游戏份额的增长会滞后于大制作。同时,如果publisher存在的理由更多是为中小团队服务,而当这些中小团队一旦表现优异做大后可能不断流失的话,那么在一个市场规模年年翻番的行业里,飞流可能会失去了最大的想象空间。即使这个判断不够准确,但作为我个人来说,A股的掌趣、华谊,都是比网秦的飞流更好的游戏投资标的。

关于c,和过去的认识不同,我现在认为只有对那些可能把移动终端作为生产工具的企业比如物流、餐厅服务员、医护人员以及前些天披露的统计局的信息统计员,MDM才有比较大的生意空间。另外一点是360在企业市场的渗透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会在MDM的barrier to entry上打一个问号。以安全为核心的管理软件一旦占领了桌面端,通过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渗透到MDM这样的niche市场,个人觉得是很容易且符合逻辑的事。与个人用户不同,对于企业来说桌面端才是真正的核心。一旦占领核心,外围移动端的管理,很难与之抗衡,这就如同电信运营商网络中骨干层和接入层的区别。也许MDM在美国和日本可能还会有比较大的市场和增长,但我开始看淡这块业务的前景。

a则是我看好并买入网秦的最大原因。而这个理由今天依然有效。Omar和他从三星带来的团队,放在任何一家最top的互联网公司也称得上star team。而事实上,就未来业务的增长而言,浑水做空后网秦最大的利好实际上是Sprint与网秦的合作,而这绝对归功于网秦的美国团队。这也是我最终决定保留10%头寸的原因。网秦股价未来应该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但上述几方面可能难以形成协同效应,从而低于我自己对公司运营的预期,因此我选择逐渐卖出网秦。希望通过未来的股价的变化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准确,从不准确的判断中进而检讨自己的不成熟。

投资美股始于1.8元抄底诺基亚。1年多以来算是收获了不错的回报。在账户资金增长的同时,我对美国资本市场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开始逐渐培养自己投资美股的逻辑、模式和方法。Vision, guts and dicipline.
Vision需要自己独立思考,用做企业的心态,穷尽分析,看到投资标的生意中别人看不到的地方;guts要求自己不从众,不偏执,敢于作别人不敢作的买入卖出决定,最后用纪律去约束人性中固有的贪婪和恐惧。复盘网秦,10月31日在8.11元的抄底算是比较好地执行了前两者,11月6日在15元上方清掉也算是执行了第三点。但是在11-12月网秦股价的波动中,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操作方法,这是值得在未来的投资中思考的。

以此作为投资网秦的总结和纪念。

全部讨论

2014-01-19 21:36

2014-01-18 19:26

落雁我以为是个爱美的姑娘呢。原来是个男的。

2014-01-18 19:04

看看,聪明的多头开始撤退了。还体面的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与你在网秦上的交流和讨论让我收益良多,在此表示感谢!@落雁 不太理解既然你的买入理由(1)仍然成立,为什么不等到独立调查报告和2013年年报出来以后再减仓呢?是对独立调查报告和年报信心不是特别足还是其它原因?

2014-01-18 14:05

佩服。顺便问一下:有什么更好的投资标的让你不愿意在NQ上等到最后呢?

2014-01-18 09:54

2014-01-18 07:20

2014-01-18 06:32

2014-01-18 06:12

感谢落雁!

2014-01-18 02:31

大哥自选股130多个 能透露下最近发现什么目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