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本质上,全世界的学校是培养雇员而非雇主的、是培养被统治者而非统治者的(驯化工具)
引用:
2013-06-27 17:34
辞职创业第一天回帖,结果说很多
本科一同学女儿幼儿园选班,在qzone上看了忍不住回帖,结果说了很多,变成个人总结了:
小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兴趣、健全的人格最重要,学习未必第一重要,因为很多重要的东西学校教育并没有覆盖到,大陆教育或许在知识灌输方面比较用力,但本质上,全世...

全部讨论

2023-11-16 12:53

可能是国内等级制严重的情况让大家都这样思考问题,如果真得从平等的角度去理解学校教育的话可能就不会这样思考问题了(绝大多数教师没出过国,不知道西方精英教育/优质教育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去教孩子也就根据自身成长的成功经历去教育,也就是经验主义做法,很少有教师去考虑应该培养出来什么样的未来人才)。
如果真的是这种思路的话,那么统治者为何要让孩子去学校上学?统治者的孩子不需要通过学习先人/智者的智慧去提升自我认知水平?统治者的孩子天生就有远优于普通人的认知判断和实干能力?
国内教育以前了解过是当初学习的普鲁士教育模式,并不代表全世界都是这种教育模式。普鲁士教育模式本身就要培养服从性强的人群,对于多数人来讲可能是好事,因为压制了人性中野蛮的那部分。对于少数天赋强的高潜力人才来讲可能是坏事,因为压制了个体创造力的发挥。
所以,我一直都认为优质学校的重点班应该保留,但是要公开选拔标准,要定下远高于优秀人才的标准去选拔出未来能够对社会做出大贡献的高潜力精英人才(选拔维度不应该只是单一的成绩维度,而是全面维度。这几年清北的各种班几乎也是在选拔和培养未来能对社会有较大贡献的精英,从过去的历史来讲,49后清北真没培养出来几个真正的精英人才)。。只不过对于少数特权家庭的父母来讲,自己孩子进不了这种未来精英班感觉不爽罢了。
个人非常反感统治/被统治这种词,当使用这类词汇的时候其实还是按国内的落伍的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好像国内ZZ教材里会使用,似乎英国的一些文章里会使用,其实英国不算是现代化方面优秀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