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上海国资管理怎么了?涉融资性贸易爆雷 上实发展子公司约26亿应收款或难收回,股价一度跌近8%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2022年1月12日,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发展”,600748 .SH)开盘后股价大跌近8%;截至收盘,其跌幅为5.23%。

1月11日晚,上实发展公告表示,下属控股子公司上海上实龙创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龙创”)未经审计的约人民币26.15亿元应收类账款存在不可收回的风险。

1月12日,上实发展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还在自查中,近期可能会发一个新的公告,对于融资性贸易业务等具体情况会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或涉及融资性贸易

对于应收类账款风险的解释,上实发展披露,近期,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有关情况的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上实龙创的应收类款项的相关业务性质与风险进行自查核实,并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公司根据前述监管工作函的要求,就上实龙创应收账款事项开展自查工作,目前上述核查工作正在进行中。结合初步自查结果,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实龙创未经审计的应收类款项合计约人民币26.15亿元,其中部分业务可能及融资性贸易,该类业务模式存在重大经营风险。

上海国资委对于管辖企业开展融资性贸易的合规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

2021年5月6日,上海国资委在《市国资委关于推动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及,加强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严格防范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股票质押、融资性贸易各类经营风险。

2021年11月23日,上市国资委在《市国资委关于做好监管企业2022年度预算报告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及,要突出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预算安排中严格控制非主业资产和非优势业务和主业中低效贸易业务的资源投入,禁止安排融资性贸易业务,严格控制超能力的代垫资业务预算,坚决退出亏损的高风险业务。

对于融资性贸易合规的监管,上述上实发展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士也表示,收到过相关的监管文件,也会在自查中把融资性贸易的业务来龙去脉做详细的说明。

上实发展也表示,公司将继续尽全力尽快查明上述事项,并审慎评估上述事项对公司2021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应收账款“黑洞”

凤凰网风财讯发现,上实发展2020年年报披露,上实龙创当年陷入了多起合同诉讼案件。

其中,上实龙创与南京酷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南京酷亨”)签署的三笔合同,涉及预付南京酷亨8837万元。

但因该等供应商涉诉,无法按期履约,上实龙创将该等供应商的款项列至其他应收款。直到2021年半年报,仍未按期履约。

此时,南京酷亨和上实龙创都正“深陷泥潭”。

2021年,上海电气子公司86亿应收款计提损失的惊雷,牵引出了以隋田力等人物为中心的一系列专网通信融资性贸易案件。在该系列案件中,南京酷亨就是其中的参与方之一。

在有关此案的法院文书中,出现了上实龙创的身影。

风财讯查看《谭剑波受贿一审刑事判决书》发现:

2016年-2019年,被告人谭剑波为虞某1在空转贸易中提供帮助、获取利益,并多次收受虞某1人民币共计530万元。

虞某1便是南京酷亨的实控人虞洋,由于谭剑波与虞洋的合作,上实龙创发生了多笔“空转贸易”。(注:谭剑波、虞洋均为专网通信系列案件中的关键人物)

(截自:《谭剑波受贿一审刑事判决书》)

一位法律人士告诉风财讯,此类贸易其实就是“名为贸易,实为借贷”。

由于国家对这类空转贸易、融资性贸易是“坚决禁止”的,因而伴随上海电气事件被查,背后系列公司的违规交易,也被牵出水面。

上述法律人士表示,目前“隋田力”案件仍在调查审理中,上实龙创这笔26亿元的应收款大概率要打水漂了。这也触发2022年上实发展发布公告。

根据上实发展官网介绍,公司上实发展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经营模式以中高端住宅开发为主,兼顾商业地产的开发及运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关于上实龙创的业绩,上实发展披露,2021年上半年,上实龙创亏损约1.5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为-5.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