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昨天写了个美图公司的分析,其实这一年左右,对AI的题材炒作,软件整体是在降温的。不是因为软件不性感,是因为大模型的一直迭代让软件的未来迷雾重重,能见度一直在降低。

除了上半年因为Kimi的突然出圈,带了一波行情之外,软件板块的表现乏善可陈。而且大部分软件公司,尤其是主业聚焦在信创这个方向的,都有些惨不忍睹。

另一头,硬件尤其是通信设备里和CPO相关的板块整体业绩都不错,一上一下,资金的选择不言而喻。

下半年,openAI有可能会发布GPT5,有可能会引发软件板块新的想象空间。也许还能有一波行情,但是前提是宏观经济相对积极,至少预期相对积极。资金才有意愿去炒作预期,才有风险偏好。

软件的逻辑,是应用/工具/体系能带来乘数放大的裂变效应,一款应用能迅速拥有上亿用户,这个在制造业、消费品行业是无法想象的,但在软件、传媒领域案例非常多。风险偏好高的时候,资金愿意为这种赔率买单。

这里需要两个前提,一是风险偏好整体回升,至少不能再继续收缩;二是要有一定可实现性,至少有一些应用爆款能催化。ChatGPT横空出世的时候,国内套壳大模型纷纷发布,的确给人一种“颠覆”的预期,但现在大家已经看到现有大模型的能力边界,朦胧美已经没有了,需要有更性感的爆款给出想象空间。

现在普遍大家对AI有一种认知:大模型能力进步的用户感知提升已经在钝化,进步更多集中在基础开发层面。因此,虽然感知下降,但算力需求不减,算力和硬件依然长期紧缺。

基于这种认知,现在对AI的炒作更多集中在硬件层面,以及从硬件层面衍生出的终端逻辑,包括AIPC和AIphone等等。大家会觉得,虽然软件的感知力提升不明显,但和硬件结合以后,能提升终端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的附加值,促进终端销售。

$美图公司(01357)$ $联想集团(00992)$ $腾讯控股(00700)$

全部讨论

06-19 09:34

去年的hype过去了,从今年开始软件就是“一直在被颠覆”的预期。另外,美图关于“我们的客户到底是谁、我们服务的场景具体是什么样的”的议题、和市场的公开交流是严重不足的。

06-19 12:13

其实这里有资本考量的 算力和软件 算力容易被复制还是软件容易被复制呢 那么算力最核心技术在于速率和耗电率 芯片成为完胜的那个脑细胞 当然算力的模型也是一个考量点 软件在算力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把算力去掉就等于给你拔网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