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辣妹甜妹,还不知道“杭妹”,你就老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从前,最能拨动外地打工仔心弦的slogan,是“来了就是XX人”。

但现在不是了。

北漂、沪漂、广漂、深漂,冷酷的北上广,留给打工人的只有一个略显卑微的标签。

即便是网红明星,有时候也不能幸免。

但当一批辣妹选择从从北上广逃去杭州的时候,情况发生了质变。

一夜之间,西子湖畔生长出了无数的野生“杭妹”。

她们反客为主,把杭州这座城市,从“打工的地方”变成了自己的秀场。

其实世上本没有杭妹,涌向杭州的漂亮妹妹多了,也就被同化成了杭妹。

你总能很轻易地从人群中分辨出哪些姑娘属于这个群体——

她们永远穿着这个季节最流行的单品、染着某音某书上最热门的发色,精致到仿佛连指甲盖都是刚刚在美甲店里打理过的。

感觉下一秒,就会从四面八方涌出无数个隐藏摄影师,对着她们一通狂拍。

再然后,这些照片会出现在各种种草平台,被无数年轻女孩偷偷存下来搜同款。

▲ @七里散人  /  @街拍滚叔 

所以到底什么是杭妹?

事实上,网友们至今仍然没有就这个概念达成共识。

有一种说法是,淘宝网红风=杭里杭气。

两年前,辣妹们在湖滨路上劈叉杂耍的行为艺术,直到现在还让网友啧啧称奇。

她们身穿某宝爆款,走路脚下生风,恨不得把“表演欲”三个字写在脸上。

面对镜头时,肢体动作大胆得像是当年火车上卖军用皮带和扯不烂丝袜的推销员。

这群县城杂技团在逃演员,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代杭妹。

▲土味街拍大赏

要成为一代杭妹,最重要的是拥有不怕丢脸不怕烫的绝缘皮肤。

毕竟,能在40度高温下穿着热裤贴地劈叉的,绝对不是一般人。

(一个烫知识,杭州在2019年荣获国家气象局盖章认定的“新四大火炉城市”称号。)

如果说,过去人们对于网红的认知,还是千篇一律的锥子脸照骗。

那么如今从JPG进化成GIF的一代杭妹,勉强可以算是网红里的创新产品。

▲ @土味街拍大赏 

杭妹一直在迭代。

当年,无脊椎辣妹们虽然凭借惊人的腰功腿功顺利在互联网上打出一片天地。

但由于姿态不大好看,广受“低俗”“博眼球”的批评。

这些人后来逐渐被开除杭籍,二代杭妹揭竿而起。

他们有点像隔壁邻居家刚刚出国留学的闺女,看了一段时间外国的月亮,多少沾了点洋气。

不过因为选错了目的地,没能成为亚洲辣妹,而是在韩国东大门混得风生水起。

某红色软件和某短视频平台上一度流行过一种“江浙沪”滤镜,就是二代杭妹的御用滤镜。

听起来玄乎,实际上“饱和度为负,即为江浙沪”。

这是一类色调主要为灰色调或饱和度极低的冷色调滤镜。

虽然教程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把照片的色温和饱和度往左拖一下就能得到差不多的效果。

追随者们坚持认为,该滤镜是潮人们结合当下流行摸索出的新花样。

但要我说,这明明就是十几年前的非主流文化借尸还魂,灰不拉几的颜色,一看雾霾味儿就很冲。

但不管怎么样,用上它,你在社交网站的形象就能一秒从四线小镇穿着豆豆鞋跳舞的精神小伙,变成在法国香榭丽舍大街上用油画写生的都市丽人

原理大概就是模糊掉了图片里不够精致的细节,又叠加了一种性冷淡的氛围感。

就算图里的丽人们穿的是fake,你也不好意思指出来。

堪称微商最爱的带货滤镜。

有网友曾经分析过,辣妹们之所以这么醉心于这种灰蒙蒙的调色,可能是因为长三角地区多阴雨天气。

阴郁的灰色滤镜,更接近外地朋友想象中的江浙沪气质。

在摸索出稳定的风格之前,杭妹们也曾经走过不少弯路。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要数“人上人穿搭”和“渣女穿搭”两种路子。

前者以疯狂往身上叠加奢侈品buff见长。

巴黎世家、LV、香奈儿、纪梵希……款式是次要,关键是logo越大越好。

上衣和包包必须能让人一眼看出品牌,再配上热裤玩下半身失踪,宗旨就是凸显辣妹们“有钱有身材”。

▲ @一之凡 

后者则是以跟风为核心,以轻奢潮牌为半径打造出的高街风格穿搭。

搭配所谓的江浙沪滤镜,神似夜店气氛组。

这一时期的杭妹们身上还带一点非主流色彩。

网红们的蓝翔和新东方——各种MCN机构——虽然已经在杭州拔地而起,但因为没有输出显著的教学成果,杭妹们大多还是选择抱紧各位头部网红的大腿。

2018年以前,杭州的网红圈基本是按照山头文化分大饼。

以雪梨、张大奕、赵大喜、张超林(LIN)等头部网红为首,培养麾下新人成为第二梯队的网红。

▲经过多年培养,很多二代、三代网红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一旦进了这些老妹儿的圈子, 相当于一只脚踏上了网红工厂的流水线。

虽然加工技术还没成熟,但最后只要贴上厂里名声最响的网红牌子,大概率不用愁销路。

当年《都市快报》曾经分析,最早投身电商的这批网红都有着类似的成名路径——模特、校花、白富美。

她们的对外形象,往往也是名牌加身、生活优渥,早早就成为了人生赢家。

因而由她们经手培养出来的杭妹,走的也是类似不差钱的“壕气”路线。

▲网红张林超早期主打的就是“海龟白富美”形象,日常穿搭也比较贵气

但千篇一律的“潮奢”风看多了,网友也逐渐开始审美疲劳。

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成为主流之后,网红们的私人生活从幕后被搬到了台前。

于是天空一声巨响,三代杭妹闪亮登场。

她们像是生活在楚门的世界,永远把自己暴露在镜头前,永远透露着一种不经意的精致。

再红的女明星都会结束营业变成蹲在马桶上看八卦的凡人,但网红们把时刻保持带货状态的工作变成了自己的生活。

仿佛就算是下楼丢个垃圾,都要花十分钟录个“出门快手妆”视频。

▲ @ʙᴀᴅɢᴀʟɢɪᴋʏ  / 杭妆+杭头+杭服=标准杭妹

她们在公共平台上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背后可能都有着早就设计好的商业逻辑。

但网友们偏偏就是吃这种跟凡人有壁,又双脚沾地的姿态——

要不是先天条件不足,谁不想像杭妹一样靠脸吃饭呢?

▲没有说大家都想靠脸吃饭的意思

新鲜涌入的网红越来越多,杭妹的内部也逐渐完成了穿搭风格的转变。

虚张声势的土豪风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时尚和日常之间形成微妙平衡的“富养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职场上穿得休闲得体,不会用力过猛cos职场女妖精。

仿佛是偶像剧里被家里人安排进公司的女主,日常以精致美女人设被同事议论;

私下里又酷爱穿那些能显示自己完美身材的衣服,露腰、露肩、露后背都没在怕的。

作为社交达人,有事没事可以邀请到一批靓仔靓女去租来的别墅开个泳池或者后院party。

但不管身处哪里,身上永远有一种强烈地准备好上镜的架势。

无论是直接钻进摄影棚拍产品图,还是掏出相机拍Vlog都毫不违和。

这种风格,既能满足姑娘们展示身材、品味的虚荣心,又不会让大多数普通人在价格、款式上觉得难以承受。

在很大程度上,杭妹就是活体的买家秀。

▲说这是淘宝模特图我也信

一直以来,网红们在网上分享的穿搭、妆容都非常注重实用性。

约会妆、旅行妆、万圣节妆,夜店风、校园风、游乐场风……精细程度直逼安排每周菜谱的食堂大妈。

但穿搭教学这一行越是内卷,越是能看出谁才是网红界真正的“民选”。

纵向比较下来,最接地气的还是杭妹的穿搭风格。

就拿中国公认的三大街拍圣地——杭州湖滨、上海武康路和成都太古里来说。

成都网红注重个性,穿搭往往像是拿钢丝球往路人的眼睛上摩擦。

什么刁钻的剪裁配饰、五颜六色的内搭外套都敢往上叠加;

▲ @熊猫街拍 

上海网红讲究质感,日常出街的穿着总有一种看着不贵实际很讲究的高级感。

仿佛他们不是去上班,而是去看艺术展;

▲ @Shanghai  sights

但杭妹就很不一样。

相比之下,她们更像是你中学时代认识的漂亮女同学。

虽然有时会凭借外貌和身材在女生中鹤立鸡群,但她们的好看很有迷惑性。

女生们会幻想,自己只要剪一样的发型、戴一样的围巾,或许也能好看成差不多的水平。

▲ @杭州街拍 

让普通人有“我上我也行”的遐想,才是杭妹气质的灵魂。

她们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的穿搭,很多时候也跟这种目的密不可分。

前两年杭州奇葩街拍出圈时,就有媒体对此进行过大量采访和报道。

姑娘们煞费苦心地“卖艺”,不过是为了抢夺流量、博关注度。

而如今,所有平台的终点都是带货。

无论是社交平台、分享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杭妹们乐此不疲地分享着自己的OOTD(Outfit of the Day,即今天的穿搭)为普罗大众们种草。

即便不直接留下链接和货号,也会有网友主动索要。

在某红色软件上, #杭州辣妹# 的标签下有无数杭妹正不遗余力地推荐着自家店铺的“宝贝”。


在网红经济的余热依然可观的当下,这种发展路径已经完全不让人意外。

关注杭妹、通过她们无孔不入的带货而甘愿奉献钱包的网友们,就如同多年前帮雪梨们一夜卖出三套房的姑娘们一样。

她们大概是真心希望自己也能通过一件外套、一条裙子体验到同样光鲜亮丽的生活。

这种幻想,本身也是网红们得以收获关注的原因。

这些年,杭妹们因为奇葩街拍、土味短剧广受网友的诟病。

甚至有人觉得,她们的存在会让一个城市的形象变坏。

但只要不为了流量拥堵街道、打扰路人,这说到底也只是一门因时而变的生意。

就像一直以来年轻人笃信“包邮江浙沪,追星北上广”,背后还不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电商、文娱做得风生水起。

当年选秀兴起的时候,网上还流传着一句“帅哥美女看川渝”的调侃。

如今,全国各地的辣妹都快把杭州当成精神故乡了。

未来,这句话会不会变成“帅哥美女看杭州”,还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