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股市场中长期发展演变趋势的一点思考

发布于: Android转发:81回复:293喜欢:434

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些年A股实际上是一个庞氏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市场,看看新股的发行和炒作就知道了。本质上说,先期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套利者或者投机者,除极少数公司外,盈利的希望基本寄托在后续不断增长的新进资金把股价托起来,而靠公司自身的自由现金流分红支撑股价或者持续回购托起股价者占比很少。随着注册制的实施,上市公司不再是稀缺资源,供给越来越充裕,则物极必反。监管上不管是大美丽式的严刑峻法还是HK式的放任自流,供给肯定是不断增加的,严刑峻法只是来保证拟上市公司既往资料和已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并不能保证公司公司规划前景的落实,也不能保证上市公司长期持续的盈利,而大量上市公司不管是仙股化、低价私有化、还是强制退市,对中小股东都是非常大的伤害。在新的环境下,作为中小投资者,如何生存下来,能够持续盈利,是个能否适应新环境,与时俱进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依靠看市盈率、市净率等的正态分布百分比,指望脉冲式行情低吸高抛的所谓价投盈利模式,有效性会越来越差。因为随着上市公司的供给越来越多,股票供给的增速会远超市场资金的增速,A股换手率会逐渐向成熟市场靠拢,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几年被大家诟病的、缺乏流动性的港股市场,换手率虽然比不上美股,但要好于大部分成熟市场。再结合国内经济增速的降低和模式转型,结果就是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会大幅降低并向成熟市场靠拢,也就是说,靠流动性泛滥来赚钱的时代要过去了,股价的流动性溢价会大幅缩水。

在这种新的环境里,大概率有较好流动性的公司,不会超过10%。这些有较好流动性的公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由现金流充裕、稳定、可持续、并有中低速成长性,且愿意和中小股东分享的大蓝筹公司,吸引稳健投资者长期投资;另一类是创业板和科创板中极少数能给人爆发性成长想象的公司,被天使投资人、VC投资人和各路打算做猫鼠游戏的投机资金拥抱,当然,这极少数里也只有极少数的极少数会成长成为大蓝筹,极少数的大部分还是会归于尘土。至于剩余的90%➕公司,会随着流动性的萎缩、而公司自身只能提供很少的流动性或就提供不了流动性,市值长期会下行。即便是已经成为大蓝筹的公司,也会或迟或早会业务萎缩,甚至被颠覆,只是一般其生命周期会远较一般公司长。当然,市场也不断给大家补充新鲜血液公司,供市场新陈代谢。

在市场逐渐向成熟市场过渡过程中,可能以前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有效性会越来越差,在自己认为底部的市场一直苦熬就能咸鱼翻身,可能在很多标的不再灵验。作为个人投资者,选择很重要,我认为,选择的核心,是选择自己能够驾驭的模式,这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也就是你能理解和正确判断自己的主要投资标的,有很好的容错性,适合自己就好。即便价值投资,也有格氏、巴氏之分,聂夫的买入就是为了卖出,邓普顿的逆向,卡拉曼的周期理论,都需要驾驭的能力,对人的认知和心理素质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我个人从来不认为价值投资是唯一长期盈利的保证,实际上如果你没有驾驭你投资模式的能力,什么投资都会赔钱。而且就像索罗斯就不是价值投资,搞了一辈子,安全上岸了,关键是他对他那套东西有驾驭能力,我看《金融炼金术》,很多东西是理解不了的,就属于我理解不了的,更别说驾驭。所以,作为个人投资者,选择某种类型的价值投资,或者去当天使、风投,甚至去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关键还是要看在不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另外还要看能否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而我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还是紧盯那些自由现金流持续增长的蓝筹公司,不断寻找低估的机会买入、持有收息,并在合理估值和高估时逐渐减持兑现收益,警惕进入夕阳的蓝筹公司,保持账户的持仓多样性和流动性,以应对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发生。但说实在的,这些年理想的标的寻找难度越来越大,在指数屡创新低的情况下,这类标的比过去难找多了,这也说明,市场在两极分化,在旁氏标的大行其道的同时,理性投资者也越来越多。

精彩讨论

学知利行02-18 13:41

我一直不太理解很多人很关心的成本为负,或者把初始投入(劳务性收入积累的资金)要抽回来,给我的感觉就是从骨子里还是把资本市场的收益当意外之财,彩票心态,而不是一个正常的收入。在我的观念里钱都是一样的,都是正常的收入,后面亏了前面赚的钱,还是亏,不是说资本性收入就不是正常的收入。

学知利行03-20 10:27

小盘股的边缘化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几个月的事,而且是个长期不断动态分化的过程,极少数会成长为大盘股,大部分边缘化。A股过去是个流动性极端泛滥的地方,但不会一直泛滥,因为经济增速降下来了,整体的资产负债表膨胀太厉害了、杠杆太大了。根本就没必要神化量化,它本身也是被市场猎杀的对象。如果一个人的眼界就是看着几个月的市场行为在作总结,他的思路和行为和投资无关,是被短期市场牵着鼻子走的博弈者,可能极少数水平高的能从别人碗里挖点饭,大部分就是别家的菜。

学知利行02-18 11:46

对我来说,美股已经远远超过我的理解范围了,还是老老实实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呆着吧,在A股这种赚钱比较容易的新兴经济体能赚到钱就不错了,和世界上最成熟市场的投资者比眼力,自认没这个水平。虽然在国人中算接触海外业务多的,护照也贴满几本了,书架上英文原版书也不少。

学知利行02-17 16:57

不太认同,因为宽基指数在有些时间段,可能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是下行或者不能创新高的,国内外都一样。

学知利行03-20 19:13

我对藏格矿业2023年的业绩毫无兴趣,我关心的是他2028年的利润能不能超过100亿。

全部讨论

截至今天,国证2000基本收复今年1月开始的大坑;沪深300还差一点收复2023年8月开始的大坑。
我看了下研报的解释,年初一致预期的小盘股港股化边缘化为何没发生,他们的解释是量化并没有被削弱,毕竟量化这种策略在国外也算主流,监管层封杀可能性不大。 年初一致预期的红利股会在上半年拉升出泡沫,目前也没实现。
走一步看一步了。

其实看起来投资A股头部的极限思维就是不如投美股头部,网页链接

其实对于广大散户来说,宽基指数可能是一个终极选择,自带新陈代谢,确定性,永续。。。

学大,三峡能源是否算一个具成长的资源股,一直耐心等待建仓的位置。

依靠看市盈率、市净率等的正态分布百分比,指望脉冲式行情低吸高抛的所谓价投盈利模式,有效性会越来越差。
在市场逐渐向成熟市场过渡过程中,可能以前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有效性会越来越差,在自己认为底部的市场一直苦熬就能咸鱼翻身,可能在很多标的不再灵验。
紧盯那些自由现金流持续增长的蓝筹公司,不断寻找低估的机会买入、持有收息,并在合理估值和高估时逐渐减持兑现收益,警惕进入夕阳的蓝筹公司,保持账户的持仓多样性和流动性,以应对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发生。
感谢学大,前两条解释了,我的类指数投资基金仓费了很大努力但这几年业绩也不好的原因,同感第三条,明明看指数底部区域,但便宜且好标的真的貌似越来越少的感觉。

“紧盯那些自由现金流持续增长的蓝筹公司,不断寻找低估的机会买入、持有收息,并在合理估值和高估时逐渐减持兑现收益,警惕进入夕阳的蓝筹公司,保持账户的持仓多样性和流动性,以应对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发生。”
感谢学大分享未来少买、买精,确定性放第一位。

02-18 15:28

实际一直在这样运作,庞氏偶尔有效且不可事前预判,扭曲的手操纵经营现金流并鼓励融资。有自由现金流的盐铁生意,股东行为如果不过关,也肉烂在锅里面。金融行业用统计学分位营销拉新,整个行业是拉新驱动。所以有人选茅台+可转债,赚公司的钱和赌徒的钱。就算幸运制度套利做大以后,如果是自己的钱,一般都会皈依在分红里面。

02-17 18:15

【学大理性】:
简单说,注册制后,A股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巨量股票上市,壳资源不再稀缺,以往那种靠借壳借尸还魂、炒作题材大涨、死守必然能够涨回来等模式,已经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的有效模式是“守正出奇”:买进低估值、高股息、未大涨的股票,再结合行业和公司的周期,买进未来几年利润大概率持续增长的股票即可。较好的应对方法是既有仓位又有现金。

最近几年煤炭企业的现金流大多都很好,神华、陕煤、山煤国际之类的更是稳定。看着未来5-10年煤炭还会是我国的能源支柱,现金流和分红应该都稳定。虽然股价涨了一波,但股息率依然不低。学大不配置的考虑是什么呢?

学老师您好,本人初期才开始投资港股通,对于港股通分红不甚明了,想请教一下,假设我在短期内通过沪港通买入了10万股中国海油h,请问我需要在下个月的除权日之前逃权吗,如果需要逃权,那何时逃权比较适合,过往海油h除权前的走势有规律吗,如不需要逃权,请问理由是什么呢,沪港通需要扣除28%红利税,相当于实质上亏损了1个多点?我港股通交易手续费是万1,请您有空帮忙回答一下,感谢@学知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