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财务模型及盈利能力分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26回复:393喜欢:410

长江电力作为我的第二重仓公司,最近连续开建了3座抽水蓄能电站共380万千瓦装机,而且按披露,已经掌握了4000多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资源。抽蓄和水风光一体化已经成了下一阶段很长时间长江电力增长的两台发动机,也是以后很长时间长江电力存留利润和自由现金流的主要去处。下面就按FGW最新两部制电价的政策和最新核定的18座在建、拟建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电价水平,初步按每千瓦概化做一下抽水蓄能电站的财务模型和盈利能力分析。

最近核定的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基本在500多元到600多元一个千瓦,我们简单取600计算。目前抽水蓄能电站造价基本在6000~7000元一个千瓦水平,我们取6600元一个千瓦。考虑30%资本金,即每个千瓦1980元资本金,4620元贷款,贷款利率按4%。每千瓦成本端计算:折旧按平均33年则每年200元;财务费用(利息)185元;运行费用粗估按100元。合计成本485元,容量电价下的净利润=(600-485)*(1-25%)=86元,对应的ROE=86/1980=4.3%。在这里要说一下,很多人把IRR和ROE搞混,IRR实际是净现值为零的时候的折现率,是按项目公司整个生命周期算的,ROE是按年算的。在财务模型里,IRR的数值要比ROE大,所以FGW文件里控制容量电价的IRR为6.5和我们算出来ROE是不矛盾、且匹配的。看着这个ROE实在是不高,但我们把折旧加进去算一个自由现金流ROE就很厉害了 :(86+200)/1980=14.4%。很多人会说,折旧虽然实际没那么大但实际还会是要发生的,但要知道,这些大型工程的水工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标准都要超过100年,即便是机组,按葛洲坝水电站的机组实际使用年限,要在35~40年左右,如果想节省,电机到期矽钢片应该还可以继续用,换漆包线即可。而DCF计算模型也就一般算30年,再多对结果基本没影响,所以对新水电站,折旧基本能算作自由现金流。

电量电价的收益,我们做两个价格模型,分别对应西部和发达地区:抽水1千瓦时0.2元,发电1千瓦时0.4元;抽水1千瓦时0.3元,发电1千瓦时0.6元。抽水蓄能电站年利用小时数一般1500小时,但一般很难满负荷运行,保守大6折按900小时算。抽水4度电换发电3度电。西部:(0.4*3-0.2*4)*900*(1-25%)/3=90元;发达地区:(0.6*3-0.34)900(1-25%)/3=135元。按球友提醒,扣除返回电网的,剩18和27元。

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合计,ROE =(86+18~27)/1980=5.3%~5.7%,一个很一般的收益,不过利用小时数可能还有一些向上空间。

不光要算收益,肯定也要考虑风险,如果选址不合适、利用率一直很低,或当地峰谷电价差距不给力,或工程造价突破概算太多,收益就要大幅打折了。但ROE超过4的容量电价至少保了底,只要政策延续,就没有亏钱的风险。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抽水蓄能电站的最大风险是政策的延续性。

从上面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长江电力的抽水蓄能电站投资收益还可以,但比不上现有水电站,如果按自由现金流考虑,实际和现在水电站差距要小一些,最大的风险是现阶段政策会否延续,会否在储能的产能过剩后搞个减少容量电价,竞价上网之类的东西,所以目前项目的造价成本越低,后期就越主动,而不是指望现在让FGW给核一个高价,选址和造价是核心竞争力。

长江电力的张掖抽水蓄能电站,装机140万千瓦,总投资96.26亿元,合6876元每千瓦,造价要稍高于文中的概化模型。

精彩讨论

学知利行06-11 13:19

这些公司长期不是不增长,最终会负增长,即逐渐萎缩,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不光五粮液,包括贵州茅台,但现在说这个没几个人会相信,只会招骂。

学知利行2023-10-29 13:31

我并不看好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资,收益很低。我估计有些人现在看抽水蓄能电站,更多是当风口、从投机的角度来看的,大部分人是连概念都没有。按现行政策一直能执行下去,这是个比较好的结果,如果一定阶段过剩后让参与市场竞争,还不如现行政策,不会比现在的火电厂强,所以现行政策就是抽水蓄能电站盈利水平的天花板。在1PB价格水平投资抽水蓄能电站的理论年化收益率也就是6%多一点,散户也不可能拿到理论收益的全部,也很难在1PB的价格水平投,实际收益水平要打折,比这个收益水平好的确定性强的标的目前还是能找到一些的,有几个买抽水蓄能电站的散户满意这个收益水平?我认为长江电力投抽水蓄能电站对长江电力是利好,是因为它以前投的很多项目收益更低、更没现金流、确定性更差,几个水电公司有理论的并表收益,但现金流就那点分红,和散户一样,广州发展、上海电力之类的,理论收益和现金流更差,秘鲁鲁德斯的收益水平,不比还贷款强,投了抽水蓄能电站,收益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还比理论收益还强很多,确定性明显增强了,是个有底线的、不坏的选择,说不上好。

学知利行06-11 16:56

无知的人一般比较狂妄,去查查广蓄是因为什么建的吧,给谁配套的。以后别来这里丢人。

学知利行06-11 12:57

我基本不买制造业的公司。

学知利行06-11 11:12

实际上以前抽水蓄能电站的盈利模式一直很模糊,实际上得电网养着,因为火电、水电机组占比很大,实际对抽蓄电站没多大需求。现在是电源结构变化很大,新能源和核电电源比重增加很快,抽蓄电站的需求就有了,像现在宝泉就基本满负荷,小浪底机组空转调频、调相的任务也很重。加上抽蓄电站的营收盈利模式也有文件明确了,也就出现大干快上的局面了,后期肯定有过剩的时候,而且发改委核价也是三年一次,我理解目前抽蓄的选点很关键,这涉及其在后期有没有稳定可靠的需求,以及成本优势。

全部讨论

2023-07-05 18:21

学大的好文,缕清了抽蓄的模型,整体来讲,理想收益率还是蛮可观的,但存在一定的政策及市场风险

2023-07-05 20:52

发改委都把irr告诉你了,就没必要去算这个账了,毕竟抽蓄是电力用户而不是发电厂。其次,roe在剔除折旧的情况下,不至于才5个点。最后,市场化的情况下,价差和利用小时数决定了收益率,而这两个变量都相对不可控,因此从寿期来看,想算明白irr是不太可能的。

2023-07-05 17:43

不错,算的清清楚楚。我自己估的按净利润算roe只有7-8%,但如果把折旧还原成100年的真实折旧,那现金流比净资产能到13-14%,回报不错。政策风险呢我感觉三年内肯定没有,再往后就难说了。现在长电加快抢占优质抽蓄资源是非常好的动作,占一个就少一个。

2023-07-06 16:00

抽搐就把一些好项目干了得了,没必要追求太多的规模。后面长电把所有利润拿来分红或者回购股票就好了

2023-07-06 09:13

随着逐年还款,财务费用会逐年降低。

外行请教一个问题,现有水电站能不能直接改造成成抽水蓄能电站用?水坝是现成的,当风光电需要吸纳时,用泵把下游的水往上游抽,放电就是水闸开大一点,多发电。

化学储能可能会颠覆抽水蓄能。而且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每辆电动车都成为了一个蓄能设备,电价低谷时充电,也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

2023-07-05 19:31

梦想成真$傻dei(ZH3233647)$

2023-07-05 18:49

🐎

2023-07-05 17:46

年利用小时数其实不用算那么保守的,甚至有增加的可能,目前已经有好几座电站每日都在两抽两放了。另外,效率方面提升的可能性也存在,目前最高的抽蓄电站效率应该有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