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期:风险偏好高度一致的债券市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最近在接触了解债券市场,有了一些对市场的浅薄思考,请各位大佬们指点。

主要观点如下:

参与者为机构投资者的债券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高度一致,由于缺乏高风险偏好投资者,会造成:

1、高风险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2、机构风控规则一致会导致操作行为一致,造成踩踏现象,产生交易性机会。

一、债券市场是一个投资者风险偏好高度一致的市场

投资者构成的行为和偏好对市场的影响毋庸置疑,与散户机构共舞的A股市场不同,债券市场是一个几乎完全由机构参与的市场(除了少量只能买3A的个人合格投资者)。

债券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个人合格投资者。

不同类型投资者对债券久期要求差异较大,但是对风险的要求,尤其是信用风险的要求高度一致。

银行保险公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他们对风险要求较严格,并且风控规则高度一致,这就形成了高度一致的风险偏好。

二、风险偏好高度一致的后果

1、风险收益不匹配——高风险偏好者能获得超额收益

债券参与者中占大头的是银行保险券商公募,他们的风险偏好较低。债券市场中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只有专做高收益债的私募和少数个人投资者,总体占比很小。

这就造成了风险收益分布的不平衡,由于风控约束,绝大多数参与者只关注风险较低的中高等级债,而高收益债的投资者过少。

高等级债的拥挤会进一步降低高等级债的收益,而鲜有关注的低等级债却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

2、投资操作趋同性强

由于主要参与者的风控标准高度一致,市场上极易出现一致行为。

其实,市场各家债券信评水平差不了多少,信用可能出现问题的债券大家基本上都能同时发现同时抛出,而大家的风控要求也差不多,暴跌会触及风控卖出线,机构会因为风控限制不得不被动卖出。

参与者们同时主动卖出+被动卖出就会导致断崖式下跌,市场价达到远低于风险调整后的估值水平。

三、风险偏好高度一致下的机会

无论是风控约束,还是风控导致的踩踏,结果都是买高风险垃圾债有机会获得远高于对应风险匹配的高收益。

比如著名的苏宁七仙女债,距到期不到一年,收益率居然高达40%以上。为了增强市场信心,公司开启20亿购回,然而市场根本不买账,最近几天市场价大幅低于购回价,截至23日收盘,大部分仙女的购回收益仍超过1.5%。

最近转债市场机构占比也逐渐增加,部分债也显露出机构的操作风格,低价转债的暴跌很可能就是由于机构的被动风控要求,这里面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机会。

   $苏宁易购(SZ002024)$    $18苏宁01(SZ112682)$    $18苏宁07(SZ112800)$   

 @今日话题    @持有封基   

全部讨论

2021-11-28 12:37

现在的地产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