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业务对中粮肉食至关重要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回复:11喜欢:6

中粮肉食,正在做正确的事:提升上下游产能匹配度,持续打造全产业链业务模式。猪肉产业链规模过万亿,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饲料、养殖、屠宰、生鲜肉、肉制品。中粮肉食目前显然的业务重心在养殖,但今天我谈谈屠宰业务。

在谈屠宰业务之前,我还是想谈谈双汇发展双汇可以说是中粮肉食的下游,其主要业务是屠宰和肉制品加工。过去5年双汇的屠宰产能巅峰是1500万头,今年由于生猪短缺,今年半年屠宰量下降30%,而中粮肉食更是下降69%,双汇发展作为屠宰龙头下降比中粮小,说明行业集中度还在提升。

屠宰业务为什么对中粮肉食至关重要?首先,作为养殖企业,不可避免的受猪周期的影响,反观双汇,其业绩一直很稳定,对双汇一个完整猪周期分析发现:其屠宰业务营收会随猪价上涨而上涨,但利润却不会增加,而当猪价进入下行周期时,其屠宰业务的利润会显著增加,屠宰行业是个苦生意,毛利极低,主要看规模和产能利用率,猪价下行产能利用率提升,摊销平均减少,利润增加。那么在猪价下行周期,企业出栏意愿增加,出栏量猛增,中粮肉食是可以通过增加自有屠宰产能对抗猪周期下滑的影响的;其次,在之前的文章谈过了,屠宰行业免所得税,同时,由于屠宰行业的低毛利率,可以利用进项税抵扣政策会产生大量增值税抵扣项,这也是利润,这点从财报的所得税得到了佐证,所有屠宰业务并不是表面上那么苦。

前面分析了屠宰业务的巨大价值,那么屠宰业务是否还有成长的空间呢?答案是:有。说到这,就得从竞争格局和空间说起,屠宰行业进入壁垒低,过去屠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全国过万,但产能超过2万头的不足4000家,这与行业情况息息相关:过去上游生猪来源分散,大量散户参与养殖。2015年屠宰CR4市占率不足8%,双汇是龙头市占3%,行业目前处于加速整合的过程中,随着环保、食品安全等外部因素的发展,屠宰行业有望迎来集中率的提升;参考美国,CR3早就占据了60%的市场,最大的30%以上,可见,中粮的屠宰业务有巨大上升空间,从规划数据来看有10倍的上升空间:公司加速屠宰产能建设,湖北黄冈100万头新厂计划于9月投产试运行;吉林、内蒙新屠宰产能正在建设中。总规划1000万头屠宰产能。

屠宰业务到底能给中粮肉食带来多少利润,我们不妨看看双汇2016年的财报,因为双汇在2016年屠宰产能1500万头的巅峰,当年营业额500亿,按照17%的增值税率,对应增值税85亿,加上所得税13亿(主要是肉制品业务,屠宰免税),当年的总税收应该接近100亿,但通过财报发现当年支付的各项税费之和是40亿,而欠税务局的递延所得税不足3亿,那么一来一回省了近50亿,这个可以看做利润。

当然对于中粮,一是要屠宰产能上去,这个有优势,自有生猪,第二是大力发展品牌业务扩大营收规模,与屠宰业务的合理规划税务匹配。

养殖企业在港股很不受待见,原因是把它当周期股对待,但我判断中粮肉食本身肯定会受到猪周期的影响,但影响肯定会慢慢弱化,一方面是上文说的屠宰业务,屠宰业务是走上巨头之路的关键,双汇发展最近定增瞄准产业链上游,它也想去除猪周期的影响,相比双汇,中粮的牌明显好一些,向下游发展,具备很多的天时地利,而向上游发展,双汇很可能增加周期的波动。另一方面,品牌肉业务是中粮成功的重点,这块我认为问题不大,以后有时间详细聊聊。

 总结:中粮的牌很好,关键是坚定不移向产业链下游走,目前管理层意识到了这一点,很好的,一旦成功,将比肩双汇,成为国内肉食全产业链领军者。

全部讨论

2021-03-03 22:29

涨了,不是逻辑验证了,情绪使然。还需要观察。

2020-10-31 13:19

之前的关于屠宰的,从双汇的增长情况和切入生猪养殖来看,屠宰市占率的提升逻辑是认可的,以后可能大型的规模养殖场都自己匹配屠宰,这样双汇的收猪难度提升,加上集中度的提升,以后双汇只能收购小型规模厂和散户的猪。$中粮家佳康(01610)$

2020-08-29 13:22

看了你的分析,更坚定长线持有。关键是在两年后周期低谷时是否还有4块钱利润。

屠宰产能要和生猪产能匹配,所谓匹配就是地域匹配,量匹配,市场匹配。可以预见,中粮肉食如果朝着下游努力发展,千亿市值只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