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评论:“4+7”扩面利好111集团等院外市场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9月24日,国家医保局主导的新一轮药品带量采购扩面正式开标。结果显示,25个“4+7”试点药品扩围采购全部成功,此次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4+7”带量采购扩面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对中国医药行业来说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它将促使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转变,同时集中采购将大大提高支付方议价能力,大幅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全面减轻患者购药负担,真正解决“买药贵”难题。这一政策还将助推医药分开、处方外流步伐,推动医药终端多渠道发展,让广大患者可以在院外更灵活、便捷地获取药品。

首先,从长远来看,“4+7”带量采购扩面对医药企业的发展是一剂良药,它将倒逼医药企业在强化创新、苦练内功的同时,也要抓紧开辟院外市场渠道,从而构建多元化市场营销体系,全方位触达更多终端患者。如今年初,跨国医药巨头礼来就与国内互联网医药新零售领导企业111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第四终端”。

其次,“4+7”带量采购扩面,让大量的优质药品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医保目录,将直接惠及广大患者,会大大减轻患者的看病购药成本,真正解决国人“买药贵”难题。此次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其中最高降幅高达78%。

第三,“4+7”带量采购扩面将推动医药分开、处方外流等医改新政的落地步伐,将加快互联网医药在内的院外多渠道格局发展。本次联盟采购共有77家企业,产生拟中选企业45家,拟中选产品60个。相对数量众多的药企来说,中标的企业或产品还是少数,还有大量优质产品没有中标,但广大患者对这些药品的需求还在,这意味着药企只能在院外市场寻求出路,可以预见,未来处方药院外市场空间将成倍放大。

但是广大药企的市场重心一直在医院,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赛道切换,并建立有效的院外市场渠道体系也不现实。毕竟,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工业制药企业,想覆盖全部的市场终端也是不可能的,要想快速触达院外市场只能借助外力,比如与互联网医药平台合作。

目前大量的药企在大力布局院外市场渠道,特别是互联网医药渠道。据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行业赴美上市第一股111集团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与111集团建立战略合作的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已达124家。111集团旗下拥有B2C医药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医药平台“1药城”,经过多年投入建设,已全面打通线上线下零售终端,可以为药企提供供应链服务、营销、渠道、价格管理、数据服务等全方位赋能。

据公开资料显示,111集团已服务药店19万多家,并计划于2019年年底完成覆盖全国23万家药店的虚拟网络布局,届时将占据中国接近50%的零售药店市场。可见,具有线上线下渠道资源优势的互联网医药平台已成广大药企探索布局院外市场的首选合作对象。

据米内网发布的2019上半年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数据显示,第一终端公立医院端(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两大市场)达6090亿元,同比增长6.9%,报告认为“4+7”带量采购的影响已显现。而第二终端零售药店端(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大市场)达2098亿,同比增长7.4%,其中网上药店市场增长40.6%。

随着“4+7”带量采购扩面的持续影响,未来对两大终端市场的影响将会更明显,同时互联网医药市场的增速还会更高。因为药企可以借助互联网医药企业平台和技术优势快速下沉市场,实现上量。如今年7月,哈药与111集团达成战略合作,111集团将助力哈药覆盖更多公立医院以外的渠道和终端,并提供各种供应链、营销和数据服务来帮助哈药加快推进和提升电商化运营水平,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