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电三巨头的三条路(最终谁会胜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6喜欢:8

$美的集团(SZ000333)$ $格力电器(SZ000651)$ $海尔智家(SH600690)$

- 格力五年营收都没怎么增长,但是因为主营产品的定位比较高端,所以毛利率还可以,在30%以上,也就算是一个现金奶牛。海外业务只占10%。未来格力就是继续吃老本,目前没看到有什么大的战略指向。

2000亿营收,250亿利润,不过手上有1000亿左右的净现金。未来看看有没有大笔的回购或者分红计划。市值目前2150亿,PE8.6,除去现金以后,大概PE不到5。未来回报率大概在10%到20%之间,前提是管理层不出什么大问题的话。

- 美的集团就是大而全,品类很多,性价比高,海外营收目前占比40%,但是毛利率三家最低在25%左右。这个战略在前期国内增量的阶段是最吃香的,目前营收规模也是三家里最大的。美的受到国内房地产影响应该比较大,因为受众人群最多刚需。

3500亿营收,300亿利润,手上有300亿左右的净现金。市值目前4360亿,PE大概是14,但每年增速有6-7%,所以回报率大概也是在13%左右。

- 海尔智家最明智的选择是老早就选择了注重出海战略,目前海外占比超过50%。而且注重高端品牌,毛利率明显比美的高出不少,有30%以上。海外和高端化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感觉是更有增长潜力的两个方向。

2500亿营收,160亿利润,手上有500亿左右的净现金。市值目前2200亿,PE大概是14,但每年增速有10%,所以回报率大概也是在15%以上。

总结一下就是目前三家公司的回报率应该都是在10%以上,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话,我更看好海尔智家。国内家电行业规模8000亿元,全世界6400亿美金,大概45000亿人民币。海尔智家目前的市占率只有5%不到,如果能继续做好出海和高端化,未来发展的空间还是不小的。

我们全球竞争力应该还是很厉害的。

由于美国房屋销售放缓限制了需求,拥有美泰格和阿玛纳家电品牌的惠而浦(Whirlpool)正在全球裁员约1000人,以降低成本。该公司已经完成了第一波办公室员工裁员,并计划很快开始另一轮裁员。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表示将裁员,但没有透露裁员人数。截至2023年底,惠而浦在全球拥有5.9万名员工。

中国家电厂商正在成为日本新生活商战的主角。在大型家电量贩店BicCamera,冰箱等5件套中的7成家电是中国厂商的产品。在家电量贩店,中国厂商显示出了存在感。EDION(爱电王)重点销售与海信、海尔共同开发的自有品牌成套家电。日本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山田控股(Yamada Holdings)的新生活用途自有品牌产品主要委托中国厂商生产。数据显示,在2023年的日本国内家电市场中,中国厂商的冰箱占据28%的份额。在过去10年里增加到了约两倍。

全部讨论

海尔有一个很大的bug,毛利率30.7%,但是净利率只有6.68%,而美的的净利率是9.71%,海尔的销售费用比美的高出几十亿,营业收入却比美的少接近一半,所以,海尔不解决这个销售费用的问题,想变成卓越的企业很难。
这就是海尔净资产收益率远远比不上美的的原因。

净现金就搞错了,现金也不只是货币资金这一项,你远远低估了美的的现金量。而且无息负债也是债,净现金也得除去这部分负债。

03-24 18:36

海尔分红有点低,如果现金大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对于股东来说不是一门好生意。

格力找不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到处乱折腾才是个大问题,,,如果老老实实的只做好空调,市值要比现在高的多,,,

美的只有300亿现金资产?你是认真的吗?

03-24 19:16

干就完了,在那里瞎扯八扯没用

03-24 22:01

美的不能单纯的再认为是一家电公司,从管理层的并购动作看,应该是向科工集团发展

都是家电企业商业模式都一样。三家中谁的商品能卖得起价钱,能为企业创造足够的利润,谁就牛逼。消费者都不是傻子,最终是拿钱投票的。

03-25 10:37

格力

03-25 02:00

格力年会上发出全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