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简化版)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第1章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反映或报告的是一个企业过去的财务成果及其质量,以及目前的财务状况。财务报表是为了提供企业4种主要经济活动的信息而设计的,这些信息包括:目标规划、资金筹集、项目投资和日常经营管理。而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为了帮助报表的使用者如何面对庞杂的信息,按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规范、标准进行筛选和评价,读懂、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现状、成果、质量和前景,并利用财务报表所提供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1.1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1.1.1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股份公司开始在英国出现,公司利益的相关者要求公司编制资产负债表。为此,英国的会计学者确立了“财产(资产)=资本”和“资产-负债=净资本(净资产)”的会计等式,创建了英国式资产负债表。在这一时期,人们十分关注资产和资本,不太重视费用和收益,盈利则是根据资产负债表本期净资产与上期净资产的增加额计算得出,资产负债表是当时唯一的财务报表。

1862年,英国《公司法》的颁行,则明确规定了资产负债表的标准格式,将资产列在右侧,权益(资本)列在左侧,并将永久性资产和资本列在最上端,这与现在流行的资产负债表按流动性强弱程度分类的格式正好相反。但这种格式将有关资产负债表科目汇集起来,并将不同资产和权益分别列在对应的两侧,不再是总账余额的简单罗列,而是有分析地对账户资料按其固定性的强弱程度加以排列,显然,这是对当时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一种进步。

1929年,英国修订的公司法首次正式要求企业编制收益表(利润表),从而使收益表成为企业第二个正式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导致到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会计确认、计量的重心开始由偏重资产计价向偏重收益计量转移,财务报表报告的重点也由资产负债表转向财务成果表。财务成果表开始逐渐被认为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报表,它亦称损益表、利润表或经营表。直到今天,国外很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都把收益表放在首位。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一个公司各项资产占用和资金来源的余额,而损益表反映的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基础上,一个公司资产和资金使用后应该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因而迫切需要一份反映一个公司资产和资金使用后,实际发生的收入和支出数额的报表,以使应付(应收)、实付(实收)和余额之间保持一种合乎逻辑的、完整的勾稽关系,故美国的很多公司开始自发地将财务状况变动表(资金表),作为独立的财务报表加以呈报,以平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关系,但不久即被现金流量表取代。

1963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了规范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第3号意见书”,1971年又进一步正式颁布了“第19号意见书”,要求各公司公开呈报的年报中都应包含一份资金表(财务状况变动表)。1987年11月,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第95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95)《现金流量表》,取代了APB(会计原则委员会)的第19号意见书,并要求企业在1988年7月15日以后,必须以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也于1977年10月发布了第7号国际会计准则《财务状况变动表》,并要求企业将财务状况变动表随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同时呈报。1992年12月,该委员会对第7号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并改名为《现金流量表》,要求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至于财务报表分析,一般以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和偿债能力分析。当时,借贷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比例不断增加,银行家需要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调查和分析,借以判断客户的偿债能力。

资本市场形成后则发展出了盈利分析和市场价值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开始由主要为贷款银行服务扩展到为投资人服务。随着社会筹资范围扩大,非银行的贷款人和股权投资人增加,公众开始进入资本市场和债务市场,因而投资人要求的信息更为广泛。财务报表分析开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筹资结构、利润分配、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从而发展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外部指标分析体系。

公司组织发展起来以后,经理人员为改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取得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支持,改善公司内部的管理服务过程,开发了内部指标分析体系,从而使财务报表分析由外部分析扩大到内部分析。内部分析不仅可以使用公开报表的数据,而且可以利用公司内部的数据(预算、成本数据等)进行分析,找出管理行为和报表数据之间的关系,以便通过管理来改善未来的财务报表。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会计是进行财务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系统,财务报告则是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手段,其中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中心内容,是将影响一个企业的事项,或从事的交易对企业影响所作的总体性的表述。财务报告的内涵和范围比财务报表要大,财务报表仅是财务报告系统的一大要素,它是一种载体,负责将已加工生成的财务信息传递给与企业有关的使用者,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所进行的结构性财务描述。通用财务报表的目的,就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股权变动情况的信息。

一般地说,通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关键组成部分,而财务报告除了包括“三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有些国家还要求提供“股东权益变动表”)之外,主要还包括“财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附注”主要提供编制“三表”的具体说明和计算依据,包括“公司简介”、“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报表编制方法说明”、“会计报表的项目注释”、“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或有事项”、“承诺事项”、“资产抵押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事项”和“其他事项”等,其为财务报表分析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附加信息,以便使财务报表分析能更加深入、准确、客观和全面。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报表数据主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而不是以现时成本为基础。在多数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都是过去购买该项资产而支付的价值,而不是资产的现在价值;负债通常也以过去所借数额表示,而不是现在清偿债务时所需支付的款项,结果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并不能总是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对于收益表也有类似于资产负债表的缺陷。收入和成本是运用历史数据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计算出来的,这样,累计折旧与更新厂房和设备所需实际支付的款项并不相同。同样,售出货物的成本计算是基于存货的成本,而不是当期的实际成本。总之,账面价值与现金流量并不相等,也与经济收益(股东在持股期间其财富的增加值)不等。

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任务就是促进经济交易,提高资源在不同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效率。公司最经常的交易是筹集财务资本,以及对这些资本加以最合适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会通过发行普通股或债券来吸引额外的财务资源。这时,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减低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判断上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公司的筹资和投资成本。投资者需要有关公司的投资机会和风险的信息,而公司为了以最低的成本筹集资本,他们也希望提供给投资者所需的信息。

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信息的形成过程,运用相应的会计规则和方法,通过使用一定的、合适的分析技巧,对财务报表信息加以分析、解释、评价,以作出最优化的决策。

1.1.2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依据特定规则,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的一种技术。财务报表分析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以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是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公开发布的财务报表。因此,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财务报表,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能力、获现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作出分析和评价,或找出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使用者当中有句熟悉的警告,即,用错误数据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出的结果也是错误的,这就是:进来的是垃圾,出去的也是垃圾。因此,即使是最有经验的财会人员,如果他用不准确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通常也会被误导,并为此可能会付出很高的代价。

财务报表分析是个过程。所谓“分析”,就是把研究对象(一些现象、概念、数据)分解成若干个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认识对象本质的目的。财务报表分析就是把整个财务报表的数据,分解成不同的部分并形成指标,以找出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认识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能力、获现能力、成长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等的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又是个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是分析和综合的统一。综合,就是把分析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最终在综合的基础上从总体分析企业的各项能力和成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财务报表分析也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因为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只能发现问题而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只能作出评价而不能实际改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例如,某企业资产收益率低,通过分析知道原因是资产周转率低,进一步分析知道资产周转率低的原因是存货过高,再进一步分析知道存货过高主要是产成品积压。但如何才算合理地处理积压产品,财务报表分析不能回答。

财务报表分析是检查的手段,如同医疗上的检测设备和程序,能检查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但不能治病。财务报表分析能检查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能力、获现能力、成长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分析越深入越容易对症下药,但诊断不能代替治疗。

财务报表分析虽然不能提供最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它能指明需要详细调查和研究的项目,以及对这些调查研究会涉及的经济、行业、本企业的其他补充信息。

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偿债能力、资产效率,以及风险状况等作出合理的评价;

2.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企业的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以及这些能力的真实性,并对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持续发展能力等作出评价;

3.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收支情况,对企业利润的质量、获现能力、现金的收支分布情况,以及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等作出评价。

总之,人们之所以需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因为分析的结果,能够提供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资源的管理责任等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帮助信息的使用者提高决策质量。

股东、债权人、投资顾问等都要利用财务报表分析信息,以帮助他们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风险、报酬、股利水平和流动性偏好的投资组合。当然,他们也可以自行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但专业分析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以及他们在获取、解释和分析财务报表信息时具有更多的优势。

在投资决策中,利用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法分析证券价格是否背离实际价值时,财务报表分析十分关键。基本的分析法就是利用财务报表(包括报表附注),以及行业和宏观经济形势等资料,来预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走向。运用这种分析法的投资者,利用营业收入、净利润、净现金流量、市场占有率和管理业绩等历史信息,去预测这些关系企业成功与失败动因的未来发展趋势。据此,他们便可以对某只或某类股票的市场价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作出评价。

1.2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和目的

1.2.1     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

作为一种人生之常理,做事总有目的,人生总有目标。这里的所谓“做事”和“人生”说明的是一种动作,它是一个包含内容的过程;而所谓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既定过程后希望达成的愿景。显然,愿景的达成取决于过程的完美,即在满足达成愿景要求基础上的对过程的合理控制,这必然导致对过程分析的需要,而过程的内容就成为愿景制定者分析的对象,相应的,分析过程内容的对象就是愿景的制定者,显然,两者互为因果。

财务报表分析的关键是搜寻到足够的、与决策相关的各种财务信息,从中分析并解释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现报表异常的线索,作出确切的判断和分析结论。报告分析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收集与决策相关的各项重要财务资料。包括:定期财务报告、审计报告、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和临时报告,相关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背景、税收政策等。

2.整理并审查所收集的资料,通过一定的分析手段揭示各项信息间隐含的重要关系,发现分析的线索。

3.研究重要的报表线索,结合相关的资讯,分析内在联系,解释现象,推测经济本质,为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外部的分析主体所进行的财务报表分析,基本上局限于企业信息披露制度要求而公布的财务报告,根据目前的企业信息披露渠道,取得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比较容易。可以根据以下网址获取相关信息:上海证券交易所(网页链接),深圳证券交易所(网页链接),美国证监会设立的EDGAR数据库(网页链接),香港证券交易所(www.hkex.com.hk),以及一些相关的证券网站。

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设计的,故称通用财务报表,并不适合特定报表使用人的特定要求。因而特定报表使用人要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重新排列,并研究其相互关系,使之符合特定决策要求。

企业通用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人有七类,他们的分析目的不完全相同。

1.投资人:为决定是否投资,需分析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为决定是否转让股份,需分析盈利状况、股价变动和发展前景;为考查经营者业绩,需分析资产盈利水平、破产风险和竞争能力;为决定股利分配政策,需分析筹资状况等。

2.债权人:为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需分析贷款的报酬和风险;为了解债务人的短期偿债能力,需分析其资源的流动状况;为了解债务人的长期偿债能力,需分析其盈利状况和资本结构;为决定是否出让债权,需评价其整体价值等。

3.经理人员:为改善财务决策而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涉及的内容最为广泛,几乎包括外部使用人员关心的所有问题。企业的经理人员需要通过一系列方法监控企业运营,与企业不断变化的情况保持同步,财务报表分析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经理人员应该能连续全面地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因为他们能够经常地、毫无限制地获取财务信息和其他数据。他们对比率、趋势、经济联系和其他重要因素的分析也应该比较系统,对于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也应非常敏感,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并作出相应反应是他们工作的主要目标。

4.供应商:要通过报表分析,了解企业是否能长期合作,了解其销售信用水平如何,以评价是否应对企业延迟收款期,或扩大信用额等。

5.政府: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遵守政府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职工收入和就业状况等。

6.雇员和工会: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判断企业盈利与雇员收入、保险、福利之间是否相适应等。

7.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咨询人员、经纪人等):注册会计师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确定审计的重点。财务报表分析领域的扩展与咨询业的发展有关,尤其是与证券业的发展有关,在一些国家财务分析师已成为专门职业,他们为各类财务报表使用人提供专业咨询。

1.2.2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财务会计是一门服务性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企业各项活动的资料汇编成有用、明晰和系统化的财务报表,供企业管理者和其他报表信息使用者作为决策参考。

财务报表是会计人员根据公认会计原则、经系统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对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进而汇总编制出能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报告载体,主要以两种方法提供包含以下要求的内容。

1.根据各个利益关系群体对财务信息的不同要求,编制不同的财务报表,提供给不同的利益关系群体。

2.依据相关规则编制一般目的的财务报表(通用报表),以满足社会各界对财务信息的共同需要,而对各个利益关系群体的特殊需要,则以补充资料的方式予以提供。

包括我国在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第二种方法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我国会计法、证券法、会计准则所要求的财务报表都是为达成一般目的财务信息源的报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在“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基本框架”中也说道:世界上许多企业都编制并且向外部使用者呈报财务报表。虽然这些财务报表在国与国之间看上去可能相同,但实际上却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可能是由于各种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的不同所引起的,同时也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在制定国家级标准时,考虑到财务报表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所引起的。

这些不同的环境,导致了对财务报表要素,亦即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不同定义的使用,同时还导致了使用不同的标准确认财务报表中的项目,以及对不同计量基础的取舍。财务报表的范围和财务报表中项目的揭示内容,亦因此受到影响。

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与企业利益悠关的各个群体,根据各自的目的,使用各种技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所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解释,据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评价。由于不同利益群体关心企业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为了从一般目的(通用目的)的财务报表分析中得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他们往往需要根据自己的目的,使用各种技术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加工分析。

当决策者面临如何选择一项最佳投资方案,或决定是否授信给某个借款人、购货人时,必须参考广泛的财务信息。可参考的财务信息很多,包括财务报表本身提供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外,也包括一些表外信息,如产品品质、营销能力、市场占有率、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创新观念、行业发展态势、经济环境、政策支持等。在各项可供利用的信息中,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因其客观、具体和可数量化等特性占据重要地位;而且财务报表信息显示了企业已经发生的事实,极具预测价值,若能与其他各项信息结合,相辅相成,互为应用,将对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大有帮助。其分析信息的贡献价值大致如下:

1,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明确显示企业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特定时期的财务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数量和质量,使决策者可据以预测未来,并制定相应的经营方针。

2,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能显示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有助于各部门分工协作,明确方向,协调发展。

3,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能及时提供有助于决策者决策所需的分析数据,以帮助达成决策者的目标。

4,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指标,还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评价经营管理业绩,调整产业政策,以及帮助所有者评价管理者的能力。

另外,财务报表所包含的信息还能帮助分析师推测企业的基本市场价值。当然,分析师必须了解财务报表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及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他必须知道在财务报表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合适的信息,他也必须明白财务报表的缺陷,了解报表中哪里不能作为提供定价依据的必要信息。

因此,可以将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目的概括为: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分析的具体目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分为:流动性分析;盈利性分析;资产及利润效益和质量分析;经营和财务风险分析;专题分析,如破产预测,注册会计师的分析性检查程序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三条,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中规定: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1997年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公告《财务报表列报》的第五条“财务报表的目的”中规定:

5.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业务的结构性财务描述。通用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部门对受托资源保管工作的结果。为达到该目的,财务报表应提供有关企业下列方面的信息:

(1)资产;

(2)负债;

(3)权益;

(4)收益和费用,包括利得和损失;

(5)现金流量。

这些信息,连同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其他信息,有助于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尤其是产生现金等价物的时间和确定性。

1.3      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

所谓程序,就是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而所谓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就是指从财务数据取得,到最终分析目标达成的一系列步骤。若要满足这点,需要从了解会计定义开始。

1.3.1    会计是什么

经常会听到不同的会计定义,会遇到会计到底是艺术还是科学的争议,很多人对会计的作用至今感到迷惑不解。

由美国三个资深会计学教授和专家合著的《会计学——数字意味着什么》一书,它的封面上印着一幅中国麻将的图片,特别有意思的是其中并排着两个“红中”。该教材的作者认为,玩麻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既定牌序的组合来积累点数,每一张牌都是独立的,只有被放在一个有意义的序列或环境中才会相互关联。会计账户也一样,虽然每一个账户都有各自的意义和作用,但只有将这些账户放在一起形成会计报表时,决策者才能有效地了解它们的重要性,并最终对它们所包含的信息加以运用。

因此,本书首先认为,会计是一门技术(科学),因为会计核算有其固有的程序和方法,其成果可以得到验证,其技术的运用也可以被大量复制;其次,本书认为会计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很多会计规则的使用特别强调个人的判断,并不完全是一种机械的行为,从而导致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很难被复制。就像一般都认为利润表中所体现的利润是挣(经营)出来的,其实不然,利润只是收支的差额,是由会计算出来的,其中包含很多会计师对各项会计信息的艺术性处理。也就是说,企业所创造的是其实际的经营成果,而利润表体现的利润是会计师算出来的,实际的经营成果与会计师算出来的利润,可能是一致的,但大多数时候并不完全一致。

所以综合地说,会计既是一项技术,又是一种艺术,很多人将会计的艺术性称之为会计玄术,实际上,会计有如魔术,高明的魔术师并不需要蒙住观众白勺的双眼以产生幻觉效果,只要动作迅速,或用一系列扰人眼目的手段,即可达到魔术效果,会计也一样。好的会计师其实并不需要用虚假的数据去蒙骗报表的使用者,只要对会计数据加以适当的安排和组合,即可达到所需的效果,而对会计原则进行适当的选择,对会计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会计准则进行合理的判断和组合,即可产生某种特定的效果,因为这些原则、方法、准则通常允许用多于一种的方法或概念来处理某一给定的财务信息。正是这种灵活性给了会计以充分的判断空间,使会计在计算公司的盈余,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以及处理某些特定收入或成本的分配时有了很大的自由空间。

1.3.2    财务报告分析的一般程序

由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其过去的财务业绩和目前财务状况的至关重要的信息源,它们集中反映了公司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因此,对于报表分析者而言,若没有公司的财务报表,也就不可能客观地评价这家公司。这种对财务报表的依赖性使得报表分析者特别看重报表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当然同样重要的是,报表分析者在分析报表时所采用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必须适应报表分析结论的使用者的用途。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在将专门的分析思路、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通用目的的财务报表和相关数据后,应能得出对企业决策有用的预测和推论。因此,所选择的分析方法应能成为搜寻投资机会及兼并对象的审查工具,成为评价未来财务状况和结果的预测工具。同时,它也是评价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业绩的判断工具,是管理和其他企业决策的评价工具。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应能减少使用者对预感、猜测和直觉的依赖,并进而减少决策的盲目性。虽然它并没有减轻对专家判断的需要,但仍为企业制定决策建立了一个有效和系统的基础。

但由于以往所采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是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和程序太过单一,比较粗糙.通常不能让使用者有一个对庞杂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以便深入了解一个公司的现状和前景。而财务报表分析本应能帮助使用者筛选和评价信息,以集中精力在那些对使用者的经营决策最有用的可靠信息上。因此,需要对现行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程序作出拓展,以满足这一需要。

本书介绍并发展了一套从外部角度用以分析和评价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括4个分析阶段:商业战略分析;会计项目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和前景预测分析。当然,每一分析阶段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分析的目的。这种外部分析框架可以适用于许多决策背景,包括证券分析、信贷分析,以及兼并与收购分析等。

1.商业战略分析

商业战略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首要步骤,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分析者提升对目标公司、竞争者,及其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基本面状况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保证具体的财务报表分析都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商业战略分析希望通过辩明关键的资产、利润动因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帮助报表分析者因目标公司所采取的不同商业战略,从而对报表的编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作出客观的评价和预测。

商业战略分析要求,财务报表的分析者不能仅仅着眼于所掌握的报表数据,而忽视报表数据与公司商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身的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所选择的商业战略,因此,若站在公司的立场,公司通过会计活动所提供的财务报表的数据,有时候更像是一场“秀”,是一场为实现公司商业战略目标而选择的会计“秀”。

当然,要想较好地识别这种“秀”并非易事,因为首先,在很多情况下,商业战略的分析者可能缺乏有关宏观经济发展、工业条件和所分析的公司的可信赖的信息;其次,这也是分析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前提,你必须能读懂财务报表。

2.会计项目分析

会计项目分析的目的就是在商业战略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公司各项会计数据所反映的经济现实的真实程度。为此,分析者需要评价公司的会计政策、估计、方法,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评价公司会计灵活性(艺术性)的性质和程度。为了得出可靠的结论,分析者还可能需要调整报表的会计数据,来消除由于采用了分析者认为不恰当的会计规则而导致的信息扭曲。

由于公司通常会允许它们的经理人员做出许多与会计活动有关的判断,因为公司认为他们最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情况,由这些经理人员所选择使用的会计方法和估计对公司来说是最为恰当的。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经理人员都会有使用会计抉择来操纵报告利润的驱动,因为利润通常被用来评价他们的管理业绩。

因此,可以按照以下程序来评价一个公司的会计质量:

(1).辩明关键的会计规则改变;

(2).评价会计政策灵活性使用的合规性;

(3).评价会计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4).通过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来评价其质量;

(5).调整潜在亏损;

(6).消除会计扭曲。

对在国际背景下进行会计分析的人来说,他们面临着两件事:第一是各国间会计计量要求和质量、披露要求和质量和审计要求和质量的差异;第二是关于取得进行会计分析所需要的信息的难度。

3.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指标分析的目的是评价公司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判断其业绩是否能够持续,其中的单项指标分析和综合指标分析是财务指标分析中的重要工具。指标分析包括在同一行业内的公司之间的指标对比,某一公司在各个年度或各个会计期间的指标对比,或把财务指标与一些独立的基准对比。通过指标分析可以理解财务报表中各项目的可比性,以及对一些相对重要项目的深入了解,指标分析还有助于评价经理人员的政策在以下几方面的有效性:经营管理,投资管理,财务战略,股利政策等。

单个的指标分析往往会受分析者所处不同角度的影响,比如资产负债率的高或低就很难说一定是好或是坏,这取决于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取决于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分析者是站在银行的立场还是站在公司股东的立场等;而销售净利率的高或低也并非一定能将之运用于不同公司之间的比较评价,因为这又取决于公司资产投入的高低,即公司规模,取决于公司所处的不同行业类别,取决于公司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等。所以,最终的财务评价还需要从公司整体的角度,通过综合的财务指标分析,比如杜邦分析、雷达图分析等,来探讨诸如公司的业绩、资产质量、现金流量、风险和管理上的许多相关问题,以便获得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价。

4.前景预测分析

前景预测分析是对公司未来的愿景分析,是商业分析框架的最后一步。预测和估值则是前景预测分析的两个主要步骤:

第一是预测。分析者可以做出明确的预测来表达他们对公司前景的评价。预测不是一项单独的活动,而是一种总括公司商业战略分析、会计项目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结果的方法。例如,公司经营战略的变化是怎样影响未来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最近公司采取了新的会计政策了吗?这种政策将使当年盈利显得更为“强劲”,但可能是以未来年度的低盈利为代价的。在财务指标分析中,认定的财务指标趋势会持续到未来期间吗?

在前景分析的第二步骤中,分析者需要把量化的预测转变为对公司价值的估计。在大多数公司的经营决策中,都会含蓄地或明确地运用估值,例如,估值是对权益分析者的投资建议的依据,因为在分析一项可能的合并时,潜在的收购者会估计被收购公司的价值。在实务中会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估值方法,从复杂的方法,象折现现金流量分析,到以“价格基础倍数”为依据的比较简单的技术。

当然,就像做其他事情一样,分析财务报表也特别强调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报表分析思路规律的培养,并最终取决于分析者的开悟。万事皆有规律,而寻找规律的过程有赖于科学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