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7回复:4喜欢:22
#奢侈品提价#

2015年Chanel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是:欧洲区提价大约20%,中国区降价约20%,从而使得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的价差缩小,保持在15%左右。

Chanel做出这个决定是发现中国代购威胁到了欧洲本土门店的销售,中国代购的体量已经接近中国国内奢侈品销售总额的一半。比如法国门店成了中国代购的重灾区,来门店的不是品牌想要服务的消费者,而是为了赚价差的代购,这不符合Chanel的价值观。按照Chanel总裁的说法是,“我们希望将心思放在那些被我们的品牌、创意吸引,知道我们的作品的客户身上,而不是那些仅仅被低价吸引的人。”

这一决定对奢侈品市场造成了轩然大波,类似于茅台降价20%,对其他白酒品牌的影响。

而LVMH当时业绩发布会也不得不对Chanel统一全球价差的行为给出应对措施。当时LVMH是非常嘴硬,否认会跟随Chanel进行全球统一价格。但是LVMH2015-2018年的变化是,虽然中国市场并没有直接降价,但是通过后续每年的涨价幅度和次数进行暗中调整,比如中国市场在这几年减少提价次数和幅度。

二线奢侈品牌,比如Burberry和Prada,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的价差仍然很大,在35%左右。

去年开始的奢侈品涨价潮,LV涨价了5次,Dior涨价了4次,原因可能是lvmh作为上市公司有业绩压力,同时中国受疫情影响,境内奢侈品销售额高涨,通过中国市场的涨价来进一步弥补欧洲市场的下滑。但是这造成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和欧洲的价差又加大了。

奢侈品的提价主要是根据销售额决定的,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奢侈品如果某个产品售罄,说明定价是失败的”。所以奢侈品公司的经典大单品每年提价,是通过涨价来控制稀缺性,同时还赚取了更多的利润。比如Chanel的CF包,从2020年初到现在,已经涨价超过30%。

LV,Dior,Chanel等频繁涨价,又给了消费者品牌信心,敢于提价本身就是品牌力的体现,所以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涨价后的品牌。

相比之下,爱马仕仍然是保持每年年初提价的习惯,没有跟随其他品牌频繁提价。但是爱马仕本身复杂的配货规则,严格控制包包的销量,反而又是一种变相提价。当然按照爱马仕的说法是,“希望消费者爱的是爱马仕的全线产品,而不是只有包包”。

$LVMH MOET HENN(LVMHF)$ $HERMES INTL(HESAY)$ $PRADA SPA(PRDSY)$

全部讨论

2021-11-14 22:36

这些生意模式真好

2021-11-14 22:26

“奢侈品如果某个产品售罄,说明定价是失败的”

2021-11-15 00:04

拼多多百亿补贴

2021-11-15 14:17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奢侈品如果某个产品售罄,说明定价是失败的,这句话深有体会,如果一个奢侈品可以人人拥有,那他就失去了作为奢侈品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