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车行业】政策解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开源(绝对底部推荐)

观点:我们底部推荐两轮车,逻辑逐步兑现:(1)二季度销量/单车盈利拐点。(2)政策大年,后面还有锂电新规、新国标修订、各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3)继续推九号公司雅迪控股爱玛科技。(更多机构调研关注:股市调研)

总结:《规范条件》出台利好行业头部、中小企业成本端压力明显增加;后续预计新国标修订及锂电池技术标准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文件出台后行业价格战概率将进一步降低

《》整体解读

1、产品规范方面:目前全行业销量中约55%为电动自行车,约45%为电轻摩和电摩,之前低线品牌更多依靠低质低价零部件生产低价产品来抢夺低端市场份额,此次行业规范出台以后,#在源头上要求企业重视产品出厂前的电池、充电器检测(比原本的3C认证更为严格)。

2、政策执行端:虽然此次行业规范是自愿性加入,#但从执行层面来看、会逐渐演变成强制性的标准。目前行业中活跃的两轮车企业约30-40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和研发实力的不到20家,其余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行业规范出台以后只能选择大幅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以及产品设备投入(以达到行业规范标准)或者面临行业出清。

3、企业规范方面:“集团公司旗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需要单独申请规范公告;同一企业拥有多个位于不同地址的生产厂区的,每个生产厂区也需要单独申请。”#该政策断绝了中小企业通过挂靠方式来规避技术门槛限制的渠道。

其他相关行业政策出台情况

1、4月25日,工信部公告拟禁用车载充电器,以及完善永久性标识内容。

2、预计2024年内将出台电动自行车的锂电池技术标准:原本的新国标版本中没有对锂电池做出明确的产品参数等相关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锂电池采购成本,具体细节来看,是否禁用三元锂电还没有定论,#目前在穿刺、跌落、进水、短路等方面提出了要求(需要有相关报警以及BMS自动断电措施)

3、新国标修订版本出台:预计2024年8-9月将出台征求意见稿,2025年4月15日之前将正式出台,本次修订版会更多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对已经达标的企业不会产生太大影响(TOP10企业都能够符合新国标规范)。

4、电动自行车限速相关政策:之前在国检中发现超速问题,政府部门有意向制定限速规定,但是后来经过讨论后发现问题的根源还是中小企业没有规范经营,后来就没有出台相关限速规定,但最终的政策都会在新国标修订版中直接体现。

《》出台对行业整体销量影响

以23年5500万台的销量计算,前五大品牌量大约为4000万,top6-top10品牌总量大概是500-600万台的规模,top10之外的规模是700-800万,大多为30-40万规模企业。其中再细拆,一部分30-40万的企业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综合来看,#预计标准出台后强制淘汰掉企业总计销量在300-400万。

《》提出企业每年自主开发车型不少于10款影响

1、top10之外的企业都会面临研发成本的压力:电动自行车一款的模具成本在300-400万,电摩及电轻摩的成本在500-600万。10款自主车型的模具研发成本就在3000万左右,给中小厂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中小厂可以通过修改公模车模具规避自主车型研发的规定,但是:(1)需要以企业的名义去进行,有一定的风险;(2)修改模具的成本不会少太多,相当于企业支付购买模具+修改模具的钱;

2、自主研发会进一步拉大龙头的成本优势:自主研发对雅迪、爱玛的影响是比较少的,因为他们一款车随便的销量都在10-20万,以每款车售卖2年测算,每台车分摊的模具成本大多在百元内,如果两年销量达到40万台,单车的模具成本就非常低了。

3、中小企业生存情况会更艰难:目前top10以外的品牌基本没有研发能力,以公模车为主,企业最热门车型的总销售量也不会很大,售卖2-3年的单车模具成本也基本超过100元,需要售卖到15万台能够达到该款车的盈亏平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延长单车的售卖年限去摊薄成本,但是现在市场的产品迭代是很快的,基本卖到第三年就卖不动了,目前中小厂还是通过其他零部件去降本。

《》提出企业每年自主开发车型不少于10款影响

1、top10之外的企业都会面临研发成本的压力:电动自行车一款的模具成本在300-400万,电摩及电轻摩的成本在500-600万。10款自主车型的模具研发成本就在3000万左右,给中小厂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中小厂可以通过修改公模车模具规避自主车型研发的规定,但是:(1)需要以企业的名义去进行,有一定的风险;(2)修改模具的成本不会少太多,相当于企业支付购买模具+修改模具的钱;

2、自主研发会进一步拉大龙头的成本优势:自主研发对雅迪、爱玛的影响是比较少的,因为他们一款车随便的销量都在10-20万,以每款车售卖2年测算,每台车分摊的模具成本大多在百元内,如果两年销量达到40万台,单车的模具成本就非常低了。

3、中小企业生存情况会更艰难:目前top10以外的品牌基本没有研发能力,以公模车为主,企业最热门车型的总销售量也不会很大,售卖2-3年的单车模具成本也基本超过100元,需要售卖到15万台能够达到该款车的盈亏平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延长单车的售卖年限去摊薄成本,但是现在市场的产品迭代是很快的,基本卖到第三年就卖不动了,目前中小厂还是通过其他零部件去降本。

《》对行业量价影响判断:

1、对行业量的影响:top5企业量增长预计会比较明显

因为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大概是接近85%,看下来尾部出清的占比不算非常非常大,但是落实到top5企业量增长上,因为top5企业一定是能够凭借渠道和品牌超额享受红利的,同时也会去继续蚕食top5-top10品牌市场(top5-top10品牌成本压力也会比较明显增加),所以top5企业量增长预计是会比较明显的,但不会短期爆发体现。

2、对行业价的影响:价格战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之前中小品牌的低价产品对行业整体价格没有太大扰动,但对区域市场(尤其是县城、乡镇市场)价格扰动是明显的,这些企业被清退后,这些区域的低价竞争也不存在了,对行业价格是利好,未来行业价格战的可能进一步减小。

$爱玛科技(SH603529)$ $九号公司-WD(SH689009)$ $亿纬锂能(SZ3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