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印纪寿终正寝,A股退市潮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深圳财富club】,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10月10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2019年8月15日至2019年9月11日,*ST印纪$股票已经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根据相关规定深交所决定终止*ST印纪股票上市。

10月11日,*ST印纪也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表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10月18日,*ST印纪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为30个交易日。*ST印纪也成为了第四只“面值退市”股,第一只影视退市股。

曾经的影视传媒第一股,如今却败走麦城,真是不禁令人感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有人欢喜有人忧,哪吒引爆国产动漫电影市场,光线传媒受资本追捧

有人欢喜有人忧,这一边*ST印纪被资本市场无情的抛弃,那一边光线传媒$却正在享受着资本市场的猛烈追捧。

2019年7月,《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引爆了沉寂已久的国产动漫电影市场。影片上映第二日斩获2.2亿票房,累计突破4亿,成为中国首部单日票房破2亿的动画电影。猫眼评分也是高达9.6分。

《哪吒》的火爆也让它背后的投资人扬眉吐气了一把。从猫眼数据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哪吒》电影的制作方为可可豆影视公司,出品方为光线影业、彩条屋影业、可可豆影视、十月文化四家影视公司,发行方为光线影业公司。其中最为受益的上市公司无疑是光线传媒

光线传媒于7月30日发布公告称,截至7月29日,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4天,票房已超过8.99亿元,该影片给公司带来的收入约为2.03亿元至2.43亿元。受利好消息影响,7月29日开盘,光线传媒股价也一度暴涨。

根据猫眼专业版上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计票房为49.71亿元。按照同比例预测,截止目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给光线传媒带来的收入约为11.22亿元至13.44亿元。

光线传媒等影视公司的衬托下,*ST印纪就显得愈发黯淡。不过谁能想到,风光时刻*ST印纪的市值一度高达480亿元,力压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影视公司。可如今却落了个退市的下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曾经市值高达480亿的影视公司一步一步走向退市的深渊?

影视股黑马*ST印纪跌落悬崖

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宴宾客,又眼看他楼塌了。曾经的影视股黑马印纪传媒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据公开资料显示,印纪传媒成立于2003年,2009年印纪传媒参与投资《建国大业》,此后公司开始涉足影视行业。《钢铁侠3》、《长安十二时辰》、《北平无战事》、《环形使者》等著名影视剧作品背后都有印纪传媒的身影,它也是国内最早与好莱坞进行深度合作的影视公司。

2014年,印纪传媒借壳高金食品进军A股并开始正式进军影视行业。

根据当时高金食品和印纪传媒股东签订的《利润补偿协议》规定,保证期内,也就是2014年-2016年,印纪传媒三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不得低于4.30亿元、5.58亿元、7.19亿元。若完不成业绩承诺,印纪传媒需按照协议履行利润补偿义务。

不负众望,上市的几年内,印纪传媒向中国引进了多部好莱坞大片,公司业绩爆发,净利润也大幅增长,2014年—2016年这三年印纪传媒的净利润分别是:4.36亿元、5.74亿元和7.31亿元。毫无疑问,印纪传媒连续三年完成了业绩承诺,也到达了它的巅峰。随着印纪传媒的崛起,公司实际控制人肖文革也获得了“川股首富”的称号。值得注意的是,印纪传媒这三年的净利润表现虽然不错,但是从公司这几年的财报数据可以窥测它的回款是比较困难的。

业绩承诺期一到,印纪传媒的各种问题就爆发了出来,从印纪传媒2017年年报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疲态。

公司2017年的营业收入比去年直接减少了12.69%。

而到了2018年印纪传媒直接呈现出了亏损的态势。2018年印纪传媒归属于上过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86亿元,同比减少了332.37%。这是之前几年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情况。这不得不令人怀疑,难道之前的业绩存在造假的嫌疑?

对于业绩的大幅下降,印纪传媒给出的解释是,公司亏损是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影视行业的监管趋于严格,公司投资的部分产品也未能按原计划完成并确认收入,并且由于下游客户资金问题导致公司坏账也在逐渐增多。

影视行业的特殊性在于,一部影视作品前期投入需要大量资金,投资方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可以赚到的钱并不多,大量的资金会被导演、演员、渠道方等分走。*ST印纪虽押中爆款《长安十二时辰》,但《长安十二时辰》收入与投资收益尚未在报告期内予以确认。加上公司本身经营不善且债务缠身,*ST印纪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影视寒冬来袭,印纪传媒的辉煌也止步在2018年。印纪传媒业绩的下滑也造成了公司内部人员严重流失,大量人员离职导致公司许多工作难以有效实施。就这样,印纪传媒陷入了一个缺钱—缺人—缺业绩的死循环中。

公司身陷囹圄,大股东疯狂套现

就在此时印纪传媒的实际控制人肖文革也开始了一系列的骚操作。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月29日,肖文革先将其持有的印纪传媒1.07亿股股份以12.744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安信信托,套现13.6亿元。此次权益变动后,肖文革的持股比例由54.67%减少至48.64%。

此后,2018年5月9日,实际控制人肖文革再次减持套现。这一次肖文革、印纪华城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合计持有的上市公司8850.00万股股份以11.8元/股的价格转让给于晓非,套现10.44亿元。

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却疯狂套现24亿元,不仅如此,肖文革还将自己名下的房产以6600万元的价格卖给公司,并且还频繁的进行股权质押。不过,最终该关联交易被宣布终止。

债务危机导致印纪传媒的信用评级下调,资金链的紧张也让印纪传媒人员大量流失,实际控制人大量减持套现,对于不能抛售的股票实际控制人选择了质押,质押的股份多笔到期违约也让他成为了“老赖”,身陷囹圄。此时的*ST印纪已经深陷在一个泥潭中。

在2019年我们并未看到印纪传媒有过多转变,它的2019年半年报也是疲态尽显,半年报显示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约9200万元,同比跌幅523.9%。

9月12日,因股票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1元,印纪传媒正式停牌。10月1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影视上市公司印纪传媒股票被终止上市。踩雷的除了“接盘侠”安信信托之外,还有*ST印纪的3.45万散户股东。不知此刻的安信信托是否后悔当时做出买下肖文革1.07亿股股份的决定。

A股退市常态化的时代即将来临

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必然是优胜劣汰、有进有出的市场。2001年,A股首次推出退市机制,PT水仙由于连续四年亏损成为了退市第一股。

但由于A股退市效率低,退市标准单一,导致很多上市公司“停而不退”,不能有效的实现优胜劣汰,出现了很多“僵尸股”,从2001年至今,A股退市数量竟不足70家。

为了根治“退市难”这一现象,监管层也在不断地完善退市指标。2018年11月,沪深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的通知。

此举意在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健全资本市场。

2018年以来,退市制度严格,A股的退市潮发展迅猛。2019年5月10日,深交所一夜之间,暂停了7家上市公司的上市交易资格。

根据choice数据、上市公司公告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涉及退市的相关A股公司有21家。其中多只股票涉及股价低于股票面值的情况。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ST大控成为沪市首家因股价连续低于面值而被强制终止上市的公司。从中我们可以窥测,面值退市制度出台之后,A股“退市难”的标签正在逐渐褪去。

算上此前的*ST雏鹰以及*ST华信,*ST印纪是今年内第三只面值退市股,同时也是继“面值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之后第四只面值退市股。

相信在严格退市制度的引导下,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加新鲜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