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集流体观点更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3

继续跟踪

复合集流体是我们团队重点跟踪的一个子板块,我们对头部的一些设备和制造公司进行了紧密的调研和跟踪。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个行业近期确实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首先是关于技术路线和行业卡点的问题。之前在电芯制造环节存在熔断和容量问题,但头部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基本上技术问题接近解决。

其次是复合集流体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和产品品质问题。去年以来,产品品质在结合力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目前产业链已经从产品品质的迭代进入到成本迭代阶段。尤其在制造工艺方面,行业内现在主要采用两步法技术路线,即职工建设加水渡。水渡工艺的卡点主要在幅宽、成本和设备效率上。传统的水渡工艺幅宽约为1.1米,双面涂布工艺未来可能被单面涂布工艺替代,幅宽可达2米多,将大幅降低成本。因此,复合集流体不仅在产品安全性和品质上有优势,未来在成本上也会建立优势。

第二个方面是产业进展。这个行业从主题炒作到现在已经有两三年了,目前头部公司逐步进入定点和订单落地阶段。今年与往年不同,行业从0到1的阶段已经完成,成本和产品品质问题基本解决,预计今年下半年行业将迎来爆发。我们也非常关注头部公司的供应链确定和定点问题。根据我们的跟踪情况,这方面很快会有重大进展,建议大家关注这个赛道的近期变化。复合集流体在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量大,虽然以前因成本较高渗透率增长缓慢,但如果产品成本降低,渗透率增长曲线将远超预期。

因此,今年这个赛道将从主题炒作迈入真正兑现订单和业绩的阶段,预计下半年是行业的一个重要拐点。我们今天开这个会议,也是因为预计行业后续会有较大变化。

由于C公司规模较大,单一渠道的信息可能不全面或不准确,我们通过调研、专家和其他渠道资源进行了交叉验证,确保信息更加客观全面。

2、复合铜箔产业化进展

我这边先介绍一下,因为宁德这边两家C公司在体系验证上大概需要四个流程。比如说宁德想导入一个新材料,会通过商务部门初步对接供应商,评估其能力,进行初步询价。如果价格合适,商务部门会将供应商资源引入研发部门进行测试。研发部门测试完成后,通常是A/B/R和软包等小规模测试,然后进入CPD部门或进行三方会审。三方会审包括量产测试、质量部门的稳定生产能力评估和采购部门的价格对接。量产测试完成后,再回到商务部门谈最终价格。

如果三方会审没有问题,供应商就成为宁德的定点供应商。谈妥价格后,宁德会给出具体项目。这一流程中,金美已经通过了所有步骤。金美在2022年完成了全部量产测试工作。今年四月上旬,金美通过与C公司的价格谈判,最终拿到了定点。定点模式是:如果C公司下单量在50万平以下,复合铜箔价格比传统贵10%到15%;50到100万平的订单,价格持平;100万平以上,价格比传统低5%到7%。

除了金美,还有四家公司进展较快,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即商务初步对接和研发测试。这四家公司是宝明、英联、远东和艾迈特,属于行业的第二梯队。

我们跟踪的情况是,未来三到四季度,C公司会逐步推进从研发到量产测试的步骤。预计四季度会有一些成熟结果,部分公司可能在三季度末有成熟结果。从产业化节奏来看,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完成交叉验证。宁德要求中国厂商批量供货,最终份额和定价是供应商之间博弈的结果。预计明年二季度实现动力装车。从目前阶段来看,未来1到2个季度行业推进相对清晰。

第二点,从供应链角度看,ATL和新能源链条也值得关注。地理位置上,ATL和宁德相邻,研发体系协同。如果ATL完成检查验证,导入CATL时无需重复流程,研发体系可以共用。因此,ATL进展较快的新能源项目也值得关注。

总体来看,未来1到2个季度产业化进展持续推进。尽管5月7日行业率先出现边际变化,股价有较大涨幅,但6、7月份可能会调整。新技术在信息真空期股价波动较大,但产业化进展持续推进,预计三季度末到四季度会有关键变化释放。从行业趋势看,尽管铜价最近1到2个月有所波动,从高点87000跌到77000,但明年铜价预计达到9万。今年高点87000对应传统铜箔价格约5.6到5.7元每平米,如果涨到9万,价格约5.9元每平米。复合铜箔目前报价约5.3元每平米,良率仅六七成,仍有较大降本空间。中长期来看,复合铜箔降本逻辑未变,且安全性未来也会发酵。C公司安全部门认为复合铜箔应用场景广泛,中长期非周期性较强。这就是我这边的汇报情况。徐老师。

3、集流体赛道前景展望

好的,谢谢云峰。云峰一直在我们团队中紧密跟踪集流体的情况。从我们团队的跟踪来看,我们不仅关注基层,还跟踪业务线和高层,几乎所有相关公司都进行了深度跟踪,所以我们的观点是非常客观的。

我补充一下刚才云峰提到的关于ATL和CTL研发体系协同的问题。可能有些投资者不太了解,ATL和CTL是合资公司。CTL主要负责动力部分,而ATL主要负责消费部分。新能源公司主要涉及储能、无人机、低空飞行器等领域,这些领域对能量密度和新技术的接受度较高。因此,新能源的推进速度可能会更快,因为它的需求更强。

在动力方面,除了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本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一旦集流体行业的铜价上涨,或者工艺迭代(如湿度效率提升)导致成本下降到低于普通铜箔的水平,负极的应用渗透率将会快速增长。这不仅适用于储能和动力领域,还包括对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飞行器等领域。

两三年前,复合集流体行业有三十多家公司在做,现在仍在持续跟进并有很大进展的公司只有四五家上市公司。因此,未来谁能进入您的体系,进行最紧密的合作并拿到最大份额,是值得关注的。我们预计未来会有很大的变化。

总体来说,集流体这个赛道技术迭代非常快速,前几年主要卡在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成本上,这些问题现在已经接近解决。因此,产业化速度将会加速。大家一定要关注这个赛道的变化。展望未来一年,集流体应该是电子产业链中新技术兑现度最高的赛道。

全部讨论

06-28 21:38

一派胡言!胡言乱语!塑料铜皮被吹成宇宙无敌了!缺点一大堆!绝口不提!年年都说爆发!去年说是今年!今年说是明年!等到明年说是后年!一个鬼故事无休无止的讲下去!

06-28 20:46

宁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