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技术进展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7

1、光伏新技术进展与产线情况

通威公司已经建立了HJT(异质结)技术的产线,并且有计划进一步扩展产能,但目前产线尚未实现全自动量产,仍处于半自动状态:“目前这个设备从实验室移到了一个通威的整个大的研发中心里去了。”

通威的新技术产线使用的是铜电镀技术,而非传统的银包铜技术:“等于通威这个上的是铜电镀,它不是银包铜。”

专家认为,尽管银包铜技术可以将银含量降至30%,但通威选择了铜电镀技术,因为其具有成本低和效率高的优势:“这个同电路是效率高效率高,这个银毛虫效率低。然后这个成本选择了一个比较低成本的这个方案。”

2、效率与成本分析

铜电镀技术的效率大约在26.4%,而银包铜技术效率大约在26.2%:“效率的话,通电铜银铜,铜电镀的应该做到26.4左右,然后银行总的大概26.2。”

目前铜电镀技术的非硅成本大约在0.12元:“回归成本的话,现在目前营销这个电镀的应该在一毛,两个差不多都在0.12元左右。”

3、产能与良率问题

通威的新技术产线目前良率较低,专家估计在20%-30%之间:“良率现在就不好说,很低,因为他没有跑通,难度就很低知道吧?我跟你说百分之二三十知道吧?”

通威的新技术产线目前尚未实现自动化,工序复杂,需要较多的人工操作:“因为工序太长...但是出的片不能卖。”

4、行业竞争与市场前景

光伏行业的新技术发展需要经过长期的研发和市场验证,专家认为至少需要3-5年时间才能实现稳定量产:“任何一个新技术,一任何新设备,你没有新特别电池这种新技术没有个3到5年。”

专家认为,只有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推动新技术的量产,市场才有可能接受:“如果这几家不推,就是外面就爱爱就爱,现在小厂再跳都没用。”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企业可能因为炒概念或股票而进行新技术的研发,但实际效果和持续性存疑:“他们去去搞,你看爱康也是搞退市了,那金刚直接搞破产了,对不对?所以搞的就一直亏的,亏的大。”

5、企业财务状况与市场策略

光伏行业的一些企业可能面临财务压力,特别是那些过度扩张或投资新技术的公司:“你一个工厂找个2000人,你做一片亏一片知道吧?然后你还发工资,那谁家能撑得住?”

专家认为,现金流是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关键,特别是那些有足够现金流的企业将更有竞争力:“生意不好最大的一个成本是什么?人力成本...现金如果现金流出问题就有问题。”

企业在选择技术路线时,需要考虑性价比和市场接受度,而不仅仅是效率:“你还是会选性价比,对吧?不会因为你IDD什么效率高,其实现在HID的效率并没有优势。”

6、技术路线与未来展望

通威公司正在研发包括铜电镀和0BB技术在内的多种电池路线,但专家认为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实现量产:“就是他不能当做一个量产工厂去跑,就不可能的是吧?现在虽然是每个工段手动去弄可以,但是你要把它串起来,对不对?你现在穿不起来,所以我认为还要一年半,最少如果是同电路能起来还需要一年半。”

专家认为,银包铜技术已经实现量产,但成本依然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银包铜已经在量产了,像日升已经是40%几的...但是还是成本高。”

Q&A

Q:通威最新的HJT产线进展情况如何?

A:通威的HJT产线由刘汉元主席投资,自2018年开始,至今已投入近一个亿,占股接近40%。产线主要采用铜电镀技术,而非银包铜,因为铜电镀成本低且效率高。目前,产线还处于半自动状态,尚未实现全自动量产。产线的主要设备包括智融PCVD、PVD以及显影、电镀包边等七个主设备和八个上下料装置。尽管银包铜技术容易量产且良率高,但成本依然较高。目前,铜电镀和银包铜的非硅成本都在0.12元左右。产线的第一条线从去年12月开始陆续交设备,第二条线预计在八月份交。产线目前已能出片,但尚未达到可销售的标准。

Q:通威选择铜电镀而非银包铜的原因是什么?

A:通威选择铜电镀而非银包铜,主要是因为铜电镀成本低且效率高。银包铜技术虽然容易量产且良率高,但成本相对较高,目前量产的银含量比例在50%,目标是降至30%。而铜电镀技术虽然在非硅成本上与银包铜相近,但整体上是一个更低成本的方案。

Q:铜电镀和银包铜技术的效率及成本分别是怎样的?

A:铜电镀技术的效率大约在26.4%,而银包铜技术的效率大约在26.2%。在非硅成本方面,两者都大约在0.12元左右。尽管银包铜中含有银,但由于铜电镀过程中涉及的板材和其他化学原料,两者的成本相差不大。

Q:通威的HJT产线目前是否已经出片?

A:通威的HJT产线目前已经能够出片,尽管在实验室阶段就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然而,目前产出的电池片还不能进行销售,因为产线尚未实现自动化,电池片的搬运过程仍然需要手工操作。

Q:通威HJT产线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A:通威HJT产线的主要设备包括显影、电镀包边等七个主设备,以及八个上下料装置。这些设备构成了产线的核心部分,但由于工序较长,目前还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

Q:目前光伏新技术的工艺流程有哪些变化?

A:光伏新技术的工艺流程从传统的干膜、曝光、电镀、去膜回刻等步骤,转变为先表面涂布、曝光、显影、电镀、去膜回刻、杜邦处理以及光注入等七个环节。这些步骤都需要上下料,工艺较为复杂。

Q:新技术的设备成本和良率情况如何?

A:新技术的设备成本较高,例如1G瓦的设备成本大约为1.2亿,而迈为的印刷设备1G瓦大约3000万,新技术的成本高出约9000万。至于良率,目前情况并不乐观,因为工艺尚未完全跑通,良率可能只有20%-30%。

Q:新技术的产能提升情况及未来数据预期?

A:新技术的产能有所提升,但具体的提升幅度未明确说明。对于7-8月份是否会有第一条线的详细数据,预期并不会太好,因为目前技术和良率尚未成熟。

Q:为什么在第一条线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还要上第二条线?

A:即使第一条线尚未成熟,上第二条线可能是为了实现一体化生产,这可能是企业的战略布局。

Q:新技术与BC技术相比有哪些差异?

A:BC技术与新技术的主要差异在于精度。BC技术的精度较低,大约是新技术的十分之一。新技术的三线宽度可以做到12微米,而BC技术可能需要做到120微米。这表明新技术在精度上具有优势。

Q:HBC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

A:HBC技术目前还在实验阶段,尚未成熟。由于新技术本身的复杂性,HBC技术的推进可能会更加困难。此外,新技术的研发周期通常较长,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实现稳定量产。

Q:爱旭BC技术的产能和市场情况如何?

A:爱旭BC技术的产能并不高,且目前主要在实验阶段。虽然每月有几百兆瓦的产量,但主要限于公司内部使用,尚未大规模进入市场。爱旭与比亚迪有合作,部分产品用于比亚迪的工厂和4S店。

Q:新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新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良率、效率、成本等。虽然电镀精度问题可以解决,但其他组件和工艺问题仍然存在。新技术的研发和量产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难以实现稳定生产。此外,高成本也是制约新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

Q:下一代技术发展趋势如何?

A:下一代技术可能会采用铜电镀替代银,结合0BB技术,以提高双面率和降低成本。如果能实现85%以上的双面率,同时降低成本,这种技术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目前,包括金科、金澳天和阿特兹等企业都在研究相关技术。

Q:实创能源的叠加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何优势?

A:实创能源的叠加技术据称可以降低成本7%,但这一数据仅为实创能源自身的支持,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与其他企业的迭代技术相比,实创能源的叠加技术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观察。

Q:为什么天河公司之前尝试过某项技术但没有推广?

A:天河公司之前确实尝试过这项技术,但并没有成功推广。原因可能是这项技术尚未成熟或没有通过客户验证。新技术需要经过客户的验证,不能仅仅在自己的小电站上进行试验。此外,新技术的推广也需要时间,需要得到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Q: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哪些挑战?

A: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多个挑战。首先,新技术的量产需要经过大量的认证和客户认可。其次,新技术的生产工艺可能比较复杂,例如需要将156根导电丝通过总支层印到电池表面,这可能导致良品率不高。此外,新技术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如三角导电焊带,这也可能增加生产成本。最后,新技术需要避免电流在传导过程中的损耗,降低电阻,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Q:实创公司在光伏领域的业务布局和发展前景如何?

A:实创公司在光伏领域的业务布局包括材料添加剂、动画设备、电池生产等。他们在2022年建立了2000瓦的电池生产线,希望将材料、装备和工艺整合在一起。然而,这种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可能存在风险,因为光伏行业需要专业化和深耕细作。实创公司目前还没有实现量产,可能需要到年底才能实现,但还需要找到愿意合作的客户。相比之下,一些大厂如阿特斯、金奥金、科隆基等在光伏领域的布局更为深入和专业,他们的新技术更有可能成功推广。

Q:如何看待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

A: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需要时间,新的技术从研发到量产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小厂为了炒概念和股票,可能会尝试一些新技术,但往往因为成本问题而失败。只有大厂有足够的资源和市场影响力,才能推动新技术的批量上市。光伏行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只有不断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光伏行业也需要避免过度炒作概念,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

Q:关于IDT技术合作方的设备数量和量产情况是怎样的?

A:日升与光源、小刘和高德维合作,光源拥有30台设备,小刘有3台,奥特维有2台设备。日升已经实现了量产,大约有5G瓦的电池和组件产能。日升的量产是基于羽毛虫技术,而其他公司尚未实现量产。预计日升会进一步扩展到15G瓦的产能。

Q:深圳光源和相关企业是否上市,以及他们的设备数量和成本是怎样的?

A:深圳光源和小刘均未上市。深圳光源拥有30台设备,而小刘拥有3台。一台设备的产能为7200瓦,成本大约为350万人民币。

Q:与传统技术相比,新技术在成本节约方面的表现如何?

A:新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预计可以节约大约30%的成本。这意味着在营销成本上,新技术可以节省大约50%,而整体成本节约可能在16%到30%之间。

Q:正泰和小刘在光伏技术方面的合作情况及设备产能有何区别?

A:正泰和小刘在光伏技术方面有合作,主要采用的是正泰的方案。小刘前期有5G瓦的规划,但实际产出大约为500兆瓦。奥特维的设备与小刘的不同,奥特维采用的是先点胶后印刷的工艺,而产能相对较低,每台设备的产能只能达到5000瓦。

Q:光伏行业的技术路线和研发情况如何?

A:光伏行业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附膜技术和印刷技术。目前,只有附膜技术实现了量产。农机和通威都处于研发阶段,尚未确定最终的技术方向。通威拥有多家供应商的设备,包括奥特维、先导和沃特维等。

Q:EVA膜在光伏技术中的应用情况及其成本效益如何?

A:EVA膜在光伏技术中主要用于提高电池的效率和性能。然而,由于EVA膜的成本较高,目前并未实现成本节约。尽管如此,EVA膜的应用仍然具有较大的潜力,因为它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

Q:光伏技术的良率和材料通用性如何?

A:光伏技术的良率较好,工艺相对简单,材料也是通用的。这些因素有助于技术的快速量产和推广。

Q:光伏技术的市场接受度和客户反馈如何?

A:目前,光伏技术的市场接受度尚不明确,客户反馈也不确定。一些公司,如正泰,虽然已经开始使用新技术,但主要限于自己的项目,尚未大规模推向市场。这表明新技术的可靠性和市场接受度仍需进一步验证。

Q:光伏技术的单瓦成本和结算考虑因素有哪些?

A:光伏技术的单瓦成本需要考虑节省的银行成本和增加的膜成本。目前,由于膜成本较高,新技术并未实现成本节约。结算时还需要考虑效率提升等因素。

Q:光伏技术的市场推广和客户验证情况如何?

A:光伏技术的市场推广和客户验证仍在进行中。一些公司,如正泰,正在积极推广新技术,但其他厂家尚未大规模采用。这可能是因为新技术的可靠性和客户验证尚未完成,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

Q:贵公司在光伏行业的定位和业务范围是什么?

A:贵公司主要从事光伏行业的后端检测设备业务。公司在光伏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对通威等公司的业务和生产情况有深入了解。

Q:目前光伏行业的主要设备是什么,以及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如何?

A:目前光伏行业的主要设备包括铜铟镓硒(CIGS)设备、RCI设备等。市场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捷佳创等创新类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成本较低。其他几家企业与捷佳创属于不同的竞争梯队,市场上还有昆盛、荆州等企业参与竞争。目前行业第一的企业才能拿到订单,其他企业很难获得订单。

Q:光伏行业的业绩情况和产能扩展情况如何?

A:由于同质化竞争严重,光伏行业的业绩普遍不佳,很多企业希望通过其他业务来平衡业绩。目前市场上只有行业第一的企业能够拿到订单,其他企业很难获得订单。从2022年底开始,行业内陆续进行了大量产能建设,一般需要8-9个月的时间。但是目前很多企业都在亏损,导致部分产能没有开起来。

Q:光伏行业的亏损情况和产能关闭情况如何?

A:目前光伏行业普遍面临亏损,每生产一片电池就会亏损。亏损幅度在0.03-0.1元之间,如果按照每片电池亏损0.1元计算,一个月就会亏损1亿元,很多企业难以承受。因此,行业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产能关闭,包括云南、盐城、隆基、天河、金澳等企业都在关闭产能。跨行过来的企业由于成本较高,亏损更加严重。

Q:光伏行业的市场需求和产能过剩情况如何?

A:今年光伏行业的市场需求增长有限,但是产能释放过多,导致产能过剩。因此,行业内会优先关闭POKE电池的产能,预计到8-9月份大部分POKE电池产能将被关闭。原本预计到明年才会关完的POKE电池产能,现在看来会提前关闭。

Q:金科海外订单情况如何?

A:金科海外订单表现不错,预计今年能出货80个G瓦以上。金科在美国市场表现良好,得益于早期建厂,同时在欧洲市场也因价格优势销售情况最佳。金科一直以低价策略保持销售优势。

Q:关于农机和其他几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存在紧张的情况?

A:农机在去年年底已经停止付款,采取预付款方式,且设备合同要求180天后到货时支付30%,验收后支付60%,质保金为10%。农机因激励政策导致运营资金压力较大,员工工资需要发放。相比之下,通威的现金流状况较好,尽管去年投资六七百亿,但银行授信较多,且有其他业务如鱼饲料作为支撑。

Q:通威是否有计划下半年投资近十个G瓦的异质结电池?

A:通威计划投资的是8G瓦的异质结电池,而非10G瓦。虽然具体规划和设备配置已经明确,但是否能顺利投产还需看铜电镀工艺的成熟度。预计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来实现量产,因为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过程存在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Q:农机推出的二代BC产品前景如何?

A:农机推出的二代BC产品,即A型BC产品,据称明年新上产能的决心很大。目前BC电池的效率是最高的,但关键在于成本控制。如果成本能够降低,BC产品将具有市场竞争力。目前P型BC的成本已接近topcon电池,但N型BC尚未量产,具体数据尚不明确。

Q:日升的财务状况和风险如何?

A:日升的财务状况相对较好,因为该公司在这一波投资中并没有大规模扩张,人数增长有限,因此风险不大。日升采取了较为保守的策略,主要通过电池代工和组件代工来应对市场变化,有效控制了人力成本。

Q:光伏新技术中铜电镀BC和零GD工艺的发展前景如何?

A:铜电镀BC和零GD工艺是光伏领域的新技术,铜电镀是一种新工艺,零GD同样也是。这两种技术结合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此外,梯形硅片需要从整个硅片中挑选约10%才能达到所需的效率,目前只有龙鑫一家公司在进行这一工艺。

Q:通威公司在光伏电池技术路线上的选择及其对成本的影响是什么?

A:通威公司规模庞大,包括隆基在内,他们必须研发各种技术路线,因此在10万平米的电视里,各种电池路线的设备都有投入,研发上投入了四五十亿。目前通威坚定地选择了100G路线,但由于IGD成本高,运营复杂,且订单不饱满,因此不太可能投入银保通。光伏行业在选择技术时,即使效率达到25%,如果性价比不是最低,也不会被选用。目前HID的效率并没有优势。

Q:Topcon技术的效率和成本情况如何?

A:Topcon技术在金属化后,通过半片动画和其他工艺,理论效率可达到27%,这已经比其他技术如IGT的效率高。尽管IGT成本高,运营复杂,但Topcon技术由于成本和效率的优势,更有可能被选择。目前银包铜技术已经在量产,例如日升的银包铜技术已经达到40%几的比例,并正朝着3%的目标努力。尽管银包铜的成本仍然较高,但它提供了一定的溢价空间。

Q:银价上涨对光伏行业技术路线选择的影响是什么?

A:如果银价上涨,可能会推动行业更快地采用银包铜方案,因为银包铜在加料成本上比Topcon要低。如果油价再上涨20%,Topcon的单位成本可能会增加,而银包铜的比例如果从50%降到30%,两者的成本将会非常接近,这可能会影响技术路线的选择。

Q:光伏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关注点是什么?

A:光伏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将集中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上。目前,3%的效率目标还未实现,仍在研发中。未来一年,Topcon技术可能仍然是主流。对于新技术如BC和IGT,需要经过大量试验来降低成本。建议投资者关注隆基通威、日升、荆轲和正泰等公司的技术进展,因为它们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

全部讨论

06-20 19:19

谢谢分享。最近也开始关注通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