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南土资产孤注一掷的标的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Q: 贵司大客户包括苹果,后者近一年销量不太理想且伴随一些负面消息,公司是否会受到苹果砍价的压力,今年评标的情况?

A: 苹果是实施一个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策略,除了手机外其他的产品增长还是可以。从我们整体业绩来看还是稳定增长,苹果希望供应商具有竞争力,但也不会出现压价的情况。我们毛利率还是能保持40%以上水平。

Q:苹果就整体来看占公司的营收占比怎么样,明年预计供货量?

A: 占营收80%左右,明年的增长大部分是在山西,我们设立了15%左右的增长率,考虑到控制质量结构更优我们今年想保持相对稳重的增长。

Q: 22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主要贡献体现在哪里?

A: 主要来自苹果3c这一块。

Q: 三季度存货增加较多,是否存在库存压力?

A: 大头是因为应收确认收入,由于这两年整体的义务订单和销售规模增长,我们在发出商品这一块在比较高危的位置上。

Q:想知道新能源设备这块后续毛利走势

A: 新能源毛利率相对消费电子要低,我们随着聚焦一些核心设备会把规模做上去从而提高毛利。我们的供应链也更加成熟,有效降低成本,同时我们积极走向海外去改善资源方面的毛利情况。目前锂电新能源我们达到17、18%占比,目标明年做到1/3左右。

Q: 目前现有的竞争对手为哪些

A: 消费电子当中高端设备的竞争对手基本上是base, 美国环球和韩国海外型d类公司,国内像我们一些非强项的部分可能有一些对手比如大族激光,对于整个系统的集成和一些精密装配上面目前消费电子这块我们有太多竞争对手。锂电这块我们做的专机这一块国内也是有竞争对手的。

Q: 整体来看2023年业绩增长的计划和目标?

A: 计划做到60亿,后年80亿。3C部分44个亿左右,新能源20亿。

Q: 22年24年首发限售股有解禁,这期间是否有减持计划。

A:暂时没有

Q: 今年苹果贡献的收入有多少是手机部分,多少是其他产品?

A: 手机大概50%左右,其他的细分为手表可穿戴20%,笔记本15%,平板5%,和一些细小部分。

Q: 明年增速有哪些产品增量会较多?

A: 柔性生产线较多,大概会有30-50条生产线成长较快

Q: 柔性生产线每条售价多少?

A: 1500万

Q: 未来苹果若有海外战略布局对贵司业务是否有影响?

A: 苹果在印度越南都有布局和转移产品,当然我们相应的也有所布局,所以影响不大。

Q: 苹果是否会直接在海外采购?

A: 那边应该没有供应商

Q: 新增的这些柔性生产线,主要替代的国内现有的一些产线吗?

A: 是的, 替代原来人工的老产线

Q: 产线一般使用期限多少年?

A: 消费电子的时间不长,2~3年,柔性产线长一些,毛利率会更高一些。

Q: 苹果明年有没有一些新的产品对贵司收入有影响?

A: 他们今年在试生产AR/VR,明年小批量生产,这一块我们会有一些供应。

Q: 贵司半导体这块主要的竞争对手?

A:  国内有精测电子,日本有赛腾,其他的没有太多在做kla聚焦

Q: 现在产品已经开始给一些客户供货了?

A: 是的,有提供几家试用单,其中一家已给订单也已经验收。

Q: 公司对未来半导体的预测量不是很大?

A: 我们第二代产品出来后,明年计划是第二代销售20-30台。

Q: 看到目前应收账款较高波动较大,回款周期是多久?未来会不会有一些减值或是回款压力?

A: 刚才提到随着规模增长,应收账款和存货也会有一定增长,我们在苹果这一块的应收账款还是比较优质,我们新能源这块是按照3,3,3,1这样的付款周期,从以往情况来看,坏账几率很小。

Q: 新能源半导体设备毛利分别是多少,明年新能源增速会更大,如果做到20个亿规模,毛利率能到什么水平?

A: 新能源毛利率在25%左右,力争未来做到30左右。

Q: 半导体明年第二代产品的销售单价平均是多少?

A: 300万左右

Q: 明年研发投入预期怎样?

A: 控制在今年水平之上,研发比例会再下来一点。

Q: 未来对半导体设备跟新能源和传统苹果产业链这块有没有规划,未来希望营收占比多少?

A: 半导体我们有规划,现在先改出明年第一款产品,还在研发的产品-晶圆端的AR设备,后年能贡献营收,长远概念来看这一块是核心,但收入可能要慢慢起来,后年看能不能到5%。

Q: 公司半导体设备这块目前在前道量测有没有涉及?

A: 前端这块我们在研发当中,因为现在封测端相对要求更低,所以从后端做起。

Q: 公司目前在叠片机这块的进展情况?三季度是否有新订单,在叠片机环节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公司目标市场份额?

A: 进展较好,蜂巢这边在招标,南宁拿下了大概六七亿左右的订单,第二批拿到了50%以上。今年内还有可能一次招标,大概能拿到1个亿左右,所以今年应该能拿到3-4亿左右。明年这款目标10亿以上,这款设备我们效率还是非常高,且我们在地坪速度、张力控制等技术指标上都有优势,所以竞争态势还是比较好的。蜂巢公告了他们未来会沿技术路线走下去,我们觉得这可能是未来的方向,我们整体的目标就是拿到市场整个份额20~30%份额。

Q: 新能源换电这块业务进展前,这块业务盈利水平如何?

A: 换电这块接单在1.6亿,这块目前处于市场进度预期,整个市场换电站不到1200家,未来换电站第一代都是我们做的了,第二代目前他们跟山东威达成立合资公司自己做,意味着剩下厂家只能做百个左右份额。市场布局预期可能跟我们判断底层标准没有统一也有关系,以及上游车企这一块,基于今年整个的环境,与他们资本开支这块比较谨慎也有关系,所以加上因为短期内我们还是想保留我们独立第三方地位,我们没有跟任何一家车企做绑定策略。短期之内我们可能会牺牲一些业务增速,但长期来看因为换电市场的机遇还是在,只要市场风口来临,我们作为自供率比较高的独立第三方,我们肯定是有一番作为的。这块的整个换电站的毛利还是高于我们锂电这一块设备,接近于我们三c那一块的水平。

Q: 明年我们对新能源这部分20亿收入能做大概的拆解吗

A: 大头就是作业机和TD一体机,后者大概10个亿,作业机大概5~6亿,还包括换电站和其他一些部分。

Q: 半导体客户能否透露?

A: 试用的有东莞的udg,华天

Q: 换电设备在竞争格局这块,另外版本还有哪些玩家?

A: 比较大的就是汉川和我们。

Q: 1.6亿在手订单,真正能落地的大概多少?

A: 我们已经有部分陆续在落地了,大部分近期都可落地,具体还要取决整个车企资本开支实际情况。

Q: 在汽车电子这块有布局吗?

A: 有的,我们一直就有一个单位一直在做,今年大概营收在两个亿出头,客户基本上也是头部客户,像蒂森、克虏伯、李耳电桩,就这些客户,新能源客户,其实新能源也会用到他们的一些汽车部件,所以说我们这块其实还是把它看得蛮重的。

Q: 公司现在业务规划里边,汽车电子这部分收入还是花在了消费电子较多?

A: 汽车电子里头其实还有一些是我们跟三c合在一起的一些汽车电子那一块,但是我们没把它切分出来,因为跟消费类电子的设备差不多。单纯零部件自动化是切出来了,我们有个单独的事业单位在做,里头还包含电机那块生产线,客户有方正电机。这块未来增长应该至少可达到5亿销售,需求量大。

Q: 三c这块明年40亿收入主要在苹果吗?今年订单都交付完了吗

A: 大部分都是苹果,大部分已交付完,陆续还有一些。

Q: 公司每年Q3,Q4 收入都比较多,苹果就占到80%份额,如果Q3苹果的订单都已交付完,Q4的收入主要来自哪里?

A: 交付在Q3, 确认在Q4,我们存货里有很多发出商品,就是这个原因。

Q: 苹果现在在手还未确认的订单有多少?

A:大概30多亿,确认周期预计到明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