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龙头厂商研判车载IGBT 行业格局

发布于: iPhone转发:10回复:10喜欢:23

Q:2021 年电动车市场总体向好。上汽英飞凌2021 出货量情况?前5 大客户占比情况如何?

A:目前主流客户都是上汽英飞凌的客户。例如小鹏蔚来、理想等。上汽英飞凌无锡工厂的年产能是 60 万+,产能最大化生产 IGBT 模块。常用车模块在中国大陆 330 万辆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25%左右。与市场印象 50%市占率数据差异主要有以下两点:1.很多时候把特斯拉很多部分客户归入英飞凌中。2.最早进入电驱动行业的当地供应商都选用英飞凌,但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变化,例如上汽英飞凌的优质资源的产能有限,只能给有限的大客户。当地供应商只能选择国产代替进口的策略。

Q:芯片限制很大导致客户需求没办法满足。英飞凌去年 9 月、10 月的新投产,对 2022, 2023 出货的贡献如何?

A:芯片供应肯定是有增长的。但供货量正在逐步爬坡,到 2022 上半年左右可以全部爬上来。而目前,爬坡增长还是没有订单增长快,仍处于紧缺状态。上汽英飞凌一条线模块的产能 60 万+。

Q:是否有模块扩产的准备?

A:目前工艺的改善等原因使得产量有上升空间,所以说可以达到 60 万+。而上汽英飞凌已经启动了加强线的工作。预计 2022 年 6 月左右所有全部线完成,达到 120 万+的产能。

Q:芯片的产能是否都来自新投产产能的供应?

可以这么理解。模块目前处于封货状态,芯片也是。最后是新的工厂或老工厂给货是无法判断的。

Q:今年 6、7 月份新产线会投产,从产能上是否新增 30 万的量?

A:正常比 30 万多。产线产能是逐步提升的,设备也是逐步进来。每月会逐步提升。,每月提高一点点。

Q:后续还有其他产能规划?

A:目前没有。第 2 条线完成后会马上开始考虑第三条线。

Q:模块目前看的有翻倍的产能增加。IGBT 定价策略如何?有出现涨价吗?平均愿意加价的程度?

A:在封货阶段,可以合理调配一定数量给不同客户,进行平等均衡分配。部分客户可以通过加价来进行进货,但加价程度较大很难被接受。但目前采用不降价,不调整价格的方式。特殊情况采用加价方式获取大量货。英飞凌希望所有客户都拿到一定货,并不是通过加价来解决。加价是个别情况,代理商可能会存在。

Q:国内新势力占比情况?从供应商决策和占比的角度分析,与国内厂商的对比?

A:合众处于领跑态势,蔚来上汽英菲凌占比 100%。但今年 ET5 和ET7 两款车型有 180 千瓦的碳化硅和 150 千瓦的碳化硅是由安森美提供的。蔚来所有车型都是四驱的,采用的仍 100%是上汽英飞凌提供的模块。小鹏目前只有单管车。P7 用的是英飞凌进口模块。P5 用的是上汽英飞凌的模块。P3 一半用上汽英飞凌的模块,另一半使用是德尔福的模块。理想只有一款车,使用 3 个模块。理想部分后驱车模块变成单管的形式。前驱两个模块部分使用中车的模块作为替代。单管市场可选的余地是很大的,例如安森美、英飞凌等。领跑的是 T03(国内用的是斯达的模块,出口的是上汽英飞凌的模块,650 伏)和C11(上汽英飞凌的模块,750 伏)。

Q:央企客户供应的多吗?例如东风、长城等。

A:很多人认为上汽都会使用上汽英飞凌的模块,但上汽只有几个平台用上汽英飞凌模块,其他用博世的模块。

Q:国产 A 级车导入比较快,其他有没有明确进展较快的厂商?

A:从技术角度进行排序:中车是最好的,其次是斯达、士兰微。当地 IGBT 供应商的擅长点不同。斯达在 650 伏P1 系列在市场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750 伏市场认可度较高的是中车。士兰微的模块测试结果没有斯达好。东风、长安和中车都属于国字头。电驱动大功率级使用上汽英飞凌的模块,小功率使用斯达的模块。目前电驱动入股了斯达,会逐步用斯达的模块。长安系跟电驱动有关,长安、东风、中车有半导体公司,相对使用中车类似模块较多。广汽很多车型都切换到中车的模块上。中车在 750 模块 IGBT 认可度很高,采用高档替换英飞凌中档的策略。

Q:广汽方面有供应吗?还是全部用国产?

A:广汽的大供应商为尼德科,用的德国英飞凌。在尼德科和英飞凌谈好的合同采购量没消耗完前,使不可能采用上汽英飞凌的。

Q:缺芯情况还没有缓解?会不会影响对电动车需求的展望?缺芯对需求端影响如何?

A:2021 年不可否认,半导体生产量决定整车产能的生产量。2022 年目前来看,上半年仍是半导体决定整车产量,IGBT 模块不是整个半导体缺芯的产能瓶颈。进入 2022 下半年以后,可能 IGBT 模块会转变为主要瓶颈,影响整车生产情况。改善可能性:1.优质资源产能有限,例如上汽英飞凌正在逐步提升产能,6 月份可能翻倍;2.德国英飞凌新工厂爬坡到顶点之后,可能会满足产能需求。若 6 月之后仍无法满足订单需求,优质产能 IGBT 仍会影响主要车型生产情况。这也会加速当地 IGBT 供应商切入市场的机会。2023 整个 IGBT 供应链的情况会更好。

Q:英飞凌怎么看待国产厂商迅速发展份额?策略如何?价格方面是否有竞争策略?

A:首先,模块级别英飞凌在欧美市场占大比例,竞争激烈程度没有中国内这么大。目前英飞凌中国、上汽英飞凌很难影响英飞凌德国对 IGBT 模块进行价格调整。若国内价格变动, 折合欧洲价格也在变动,利润率下降。2.公司刨析在新能源 IGBT 供应链中的角色。优质产能急缺的情况下,安森美 50 万产能并没有完全发挥。绝大多数高档车型还是选择英飞凌等厂商,价格比较稳定。2023 年下半年 IGBT 可能会成为最有瓶颈的产品,价格会进行策略调整。2022 年目前使没有调整的,也不担心被接入。

Q:2021 价格有上调吗?

A:没有上调。都是直接客户,无法调价格,只能说不做年降。这两年价格是维持的。原材料价格在涨,只能做到没有给客户涨价。

Q:今年部分厂商成本压力会涨价?目前还没有传导成本是吗?

A:不可能涨价,对客户影响过大。

Q:2023 年开始 IGBT 成为电动车瓶颈,全球新增 300 万电影,一辆对应 0.1 片,新增需求 30 万片。为什么中车、斯达等增加已经超过 30 万的需求?

A:目前使优质产能却反,而不是总产能缺乏。绝大多数新能源品牌,封装模块中的芯片都来自英飞凌。优质模块的资源聚集在英飞凌、安森美等客户。而转化为其他品牌的速度跟不上汽车产能增加的速度。2023 年以后,中车、斯达等当地品牌的产能会逐步发挥,填补需求的空缺。

Q:理想和小鹏里,中车会占到多少份额?

A:上汽英飞凌和英飞凌不采取行动的话,可能由其他品牌占据 80%。但理想的驱动和逆变器是汇川提供的,种类较多。采用组合战略和价格调整情况下会保持在一定份额,保证客户订单可以满足的,不能满足的部分给到中车等供应商。2022 年中车可能供理想 5-6 万只模块(注:口径偏保守,汇川给指引理想和小鹏合计中车模块用量会达到 40 万个)。小鹏目前采用的都是英飞凌,而理想可能会有其他厂家抢占份额。供应原因在于理想都是四驱车具有 3 个模块,单只模块损坏不会对车造成特别大的问题。而小鹏 P5、P7、P3 都是后驱, 只放 1 个模块,对质量要求更高。中车替代机会非常小,小鹏只有在无法维持需求量等不得已的情况才会上中车。目前公司对整车都有具体估算。蔚来估算模块在 15-16 万左右,可以满足。小鹏同理 18-19 万辆,可以满足供应。

Q:英飞凌优质产能会什么不能大幅扩张?

A:欧美公司不因为市场描述好而增加产能。欧系供应商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另外,欧洲公司做决定而不是中国人做决定,我们的意见仅供参考,更多还是立足欧洲来做决策。目前只有光伏逆变器由于 90%产能在中国,光伏逆变器可以实现快速国产化,快速上产能。

Q:目前车规IGBT 方面是否还没有对中车等品牌的进入感受到压力?

A:车规 IGBT 方面目前还没有紧张的压力。但 SiC 市场是有的。SiC 是个不健全市场,产品、测试方式、客户需求都不健全。对秉承传统方式的欧系公司来说并不占优势。美系、日系公司可以做到快速切入。目前只有小鹏 G9 某种型号采用英飞凌的 SiC(注:斯达购买 wolf 封装的模块也有供应小鹏)。

Q:21 年英飞凌车载 IGBT 供应量如何?预计供应产能?

A:2021 年上汽英飞凌在国内占 25%的市场份额。目前只有一条产线 60 万+。2022 年 6月份左右投产第 2 条产线,会有 120 万+的产能。新投产工厂现在正在爬坡,没有想象中好。产能在等芯片供应。希望 2022 上半年爬坡完成,产能和芯片供应都完成。不给中车、斯达等厂商更多介入的机会。

Q:1-7 月份都在产能爬坡?

A:对,设备陆续增加。

Q:国内模块都是上汽英飞凌提供吗?

A:大方向是英飞凌不会再出口模块给中国客户。但中国有很多 global 客户,跟国外英飞凌签署,特殊情况下可以由英飞凌提供。

Q:22 年英飞凌给国内客户供货量是多少?特殊情况客户占比?

A:尼德科为广汽等项目的供货量较好。

Q:安森美部分产能转去 IGBT,在国内市场是否会成为较大的竞争对手?

A:安森美一致被定义为主要竞争对手。安森美和英飞凌价格构成差距在 100 块钱左右。客户在测试条件下,安森美基本能够与上汽英飞凌模块进行竞争的。但安森美只有少量新能源用过该品牌模块。没有足够市场容量和案例来证明它质量可靠性。而争取蔚来等造车新势力项目,品牌打造很重要,调整的选择也会非常慎重。传统 OEM 厂商如长安和东风的供应链体系中供应商很多,电驱动 IGBT 供应商可能有两三个,这些厂商安森美和中车切入较快。

Q:安森美 2022 产能预估如何?

A:产能很难确定。客户在未来项目并没有把很多客户锁定给英飞凌。目前安森美 50 万车载 IGBT 产能是较大的。

全部讨论

2022-02-13 07:40

这才是真真的干货!!

2023-07-27 10:03

301499 维科精密直接供货上汽英飞凌,小鹏全部采用的上汽英飞凌的模块。

2022-02-13 11:30

今年看好IGBT、SiC MOS方向。

2022-02-13 10:19

这些内容去年就爆出来

2022-02-13 10:01

2022-02-13 09:36

如果你是海外龙头厂家,非正式场合会如何褒贬对手和市场呢

2022-02-13 09:19

海外龙头厂商研判车载IGBT 行业格局

2022-02-13 08:32

没有tsl byd